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hynot (父亲那双破草鞋),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 高川格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1 13:07:48 2000), 转信
发信人: eggs (铁蛋), 信区: go
发信站: BBS 曙光站 (Sun Dec 26 16:19:51 1999)
昭和27年(1952年),高川格成为本因坊挑战者,舆论皆认
为“无力的高川”难敌桥本宇太郎。
当时高川的耳朵里不断涌进两个声音,一个高喊:你必须将
本因坊从关西棋院夺回来!另一个嘲笑:高川还嫩得狠,能赢1局
就不错了。作为日本棋院的一员主将,高川深感责任重大,不禁
心潮翻滚,难以平静。就在他总也静不下心来的时候,一封来自
中学母校校长之手的鼓励信使他一下子坚定了排除杂念、以平常
之心去挑战的信念。那封信写道:“本因坊并非好战者的战利品。
当你具备了荣膺此冕的实力时,上天就会赐给你。”读了此信,高
川心里顿时铭刻了4个大字:胜败在天。
严酷的现实终于否定了大多数人的猜想,没想到桥本以1比4
遭到惨败,被高川夺走了本因坊的桂冠。而且,事实好像仍在继
续与人们开顽笑——高川夺得本因坊不仅是偶然的一两次,此后
他连续9期独霸本因坊的宝座。人们终于被奇迹折服了,并且开始
对“天力的高川”和他的“撒豆棋”另眼相看。
记得在与高川较量的第2局之后,桥本抱怨道:“和高川下棋,
就好象身心泡在温水里,斗志怎么也沸腾不起来……”
对此有人则评论得更加玄妙——桥本是坂田的克星,而高
川则是桥本的克星。
知弟子者莫如师——濑越师傅在论及桥本与高川时说过,桥
本及吴清源都是“有特色之人”,而且是难以模仿的,而高川,从
其无甚癖好的棋风来看,可谓“无特色之人”。不过,尽管无特色,
综观其人,那才是“平凡的不凡之人”。
桥本与高川迥然不同的棋风及其带来的殊荣大辱使人们又联
想起二者不同的处境。显然,桥本的身后是关西那乱事如麻的形
势,而且据说他当时的竞技状况的确有些异常。高川隔枰相对,看
得最真切:“真怪呀,桥本先生与以往简直是判若两人,现在就是
不派木谷或坂田出场,随便找个日本棋院的七段也能与他一争高
低。”
除了上述的推理之外,笔者感到还有一点应当指出。前1年,
面临坂田七段的挑战7番胜负之际,笔者曾问到:“先生研究过坂
田的棋吗?”
“没研究过。”先生答道。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何不提前了解一下对手的
下法呢?
“也许你说的有理。不过,研究了坂田的棋,若得出强的结论,
心理上就已经输给他了;若得出弱的推断,思想上就会出现破绽。
不论怎么样都不好,倒不如不去研究为好。”
这无疑是桥本流的理论。当桥本与坂田奕完第2局时,长谷川
章评道;“桥本先生对坂田仍然在试探和适应阶段。”
试探之后,知其“不过如此”的情绪难免出现,再者,藤泽
(库)、坂田、高川3人都是“少食10年盐”的小字辈,如今也跻
身棋坛第1线来了。不知不觉之中,桥本的情绪开始松动,甚至露
出缝隙。面对高川的挑战,不能否认出现上述缝隙的可能性。
与坂田大战7番胜负暂时落后时,“绝不能这样混下去!”桥本
猛然鞭打自己,奋起直追。然而,与高川的对局却是稀里糊涂地
败退,直到被击倒在地才为时晚矣地“猛醒”过来。
总之,桥本与吴清源、木谷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无暇傍
鹜、只顾猛跑的类型,而桥本则自幼开始就因体弱等顾虑而一边
跑一边看,这无疑是一个坏毛病,且后患无穷。被高川以4比l轻
取了本因坊之后,桥本接着又有几次跌倒,原因仍然不外乎上述
两点--竞技状态异常与边跑边顾及旁边的毛病。桥本毕
竟是桥本,怎能甘心忍受厄运的摆布?于是,他以惊人的速度,重
振旗鼓,跃马扬鞭,向新战场疾驰而去。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otwhy.bbs@diamond.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