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楔子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Jan  7 12:48:39 2000) WWW-POST


                            楔子
    在我依稀的记忆中,这是个难忘的日子。
    1955年4月10日,上海文化俱乐部大厅里人头簇簇,聚集着数以百
计的围棋爱好者,他们纷纷前来观看“上海围棋友谊赛”优胜者魏海鸿、
刘棣怀的对局表演,由著名棋手顾水如现场解说。在解放初期,这可算是
难得的围棋盛会。
    就在那一天,我初次见到了被棋界誉为“大将”的刘棣怀先生。此时
他已年近花甲,两鬓稍许斑白,但身体硕壮,显得举止稳重,精神抖擞。
刘先生的棋素来以力量强大闻名,而刘先生其人,似乎在举动之中也给人
一种浑厚充实的力感。
    由布局进入中盘以后,双方争夺加剧,逐渐形成犬牙交错、群龙见首
的格斗局面。刘先生强韧无比的战斗力也渐渐地显示了出来。只见他及时
抓住战机,在对方薄弱处猛烈地一击,一瞬间便占了上风。顿时全场哄动。
    “真不愧是刘大将!”在当时上海棋界,真不知有多少棋迷为刘先生的
棋艺所倾倒,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初入此道的少年了。
    从那一天起,自“品芳茶楼”到黄陂北路“304棋室”我经常接受刘
先生的热情指点。其实,又何止我们这一代人,凡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十
年代在大小比赛中一显身手的棋手,谁没有受过刘先生的指点?他是那样
的平易近人,那样地坦诚和蔼,把自己的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一代又一
代新人....
    刘先生早生于我四、五十年,这时间差距无疑是巨大的。今天想了解
走过曲折道路的刘先生的一生,显然具有难度。我翻阅了自20年代以来多
种报刊、杂志、书籍、油印件及手抄记录中的记载;刘先生的生前挚友如
陆茂斋、朱剑秋、林勉、陈舜年诸先生先后向我讲述了很多可贵的轶闻,
刘先生的女儿惠卿同志还提供了刘先生的亲笔自述....面对这些犹如一盘
散珠般的大量资料,我终于鼓起了勇气,去追寻这位具有代表性的前辈国
手的生平足迹....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