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聂卫平的围棋人生(19)——聂卫平时代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Oct 27 12:31:20 1999) WWW-POST



  从1975年到1979年,可以说是我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我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优秀
棋手们的挑战,把全国冠军的桂冠死死地抓在手中。
  1976年可谓是个“多事之秋”,随着唐山大地震,中国的政治生活也发生了一系列强
烈“地震”:毛泽东去世、“四人帮”倒台……
  毛泽东去世时我正在郑州参加全国围棋赛的预赛。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对围棋很支持
,河南围棋能搞起来,出了刘小光,就是因为他把罗建文等人弄到河南,培养出了这些人
。当时他也想把我调去,我也很想去,河南总比黑龙江离家近,再说刘建勋和我们家是世
交,同我的关系也不错。可惜没有办成。
  由于毛泽东的去世,1976年的全国比赛也终止了。
  1977年我仍然代表黑龙江队参加全国比赛,在个人赛中我再次获得冠军。陈祖德因被
抽调去参与清查“四人帮”的活动,没有参赛。在团体赛中却出了问题,有人指责我们黑
龙江队作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由于比赛是在哈尔滨举行,所以组委会的主要负责人
是由黑龙江省体委主任担任的,许多具体工作也由黑龙江体委组织落实。当时王加良负责
编排比赛程序,据说他在这方面很有一套。在抽签之前他曾问我,把哪个队排在你们一个
组里最有希望。我说福建队。这次团体赛一共只有十二支代表队,分六个小组进行预赛,
只要小组出线,即可进入前六名。按我们黑龙江队的水平来说,除了我之外,其他四名选
手很差,根本进不了前六名,这我心里是非常清楚的,除非我们和比我们还弱的福建队分
在一个组。
  抽签结果真的就和福建队分到一个组,开始我自己还觉得挺幸运。可是没想到这一下
引起全国围棋界的意见,都来找我说,你怎么作弊呀!凭良心讲,我没有作弊,抽签仪式
我都没去,根本就不在场,而且我平生最讨厌作弊。可是抽签前我确实说过福建队是我们
最想碰到的对手,怎么会这么巧?真是有嘴也说不清了。
  这件事后来闹得很大,全国各代表队都指责我们,甚至还刷了大字报,当然矛头不是
指的我,而是黑龙江省体委的负责人。后因查无实据,不了了之,我们也如愿获得了第六
名。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就像吃了只苍蝇,让人心里特别扭。1978年的全国比赛是在郑州
举行的,这次陈祖德参赛,我输给他了。但他输给别人几盘,最后我以总分第一获得冠军
,他得第二名。这个时期只有陈祖德对我构成威胁,其他人都差了一截。但这年马晓春参
加比赛,我看他不错,收他做了徒弟,那时叫“一帮一,一对红”。他那年刚满14岁。另
外还有一名年仅10岁的女孩张璇,我也注意到了。如今她已是八段棋手,成为女棋手中的
佼佼者。
  1979年赶上第四届全运会,围棋赛也列入全运会。这年我仍然代表黑龙江出战。在个
人赛中我一盘没输,获得全胜冠军。团体赛我们获得亚军,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从1975年到1979年,可以说是我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我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优秀
棋手们的挑战,把全国冠军的桂冠死死地抓在手中。在国家围棋集训队的内部训练赛中,
我创造过二十三连胜的出色纪录。
  在对日本棋手的比赛上,亦有突出表现。于是,棋界人士把这五年称作“聂卫平时代
”。
  然而在这期间,有一个对手最让我头疼,他就是四川队的黄德勋。从1975年到1980年
的全国团体赛上,我连输他6盘,这也是创了纪录的,所以有人称他为“聂卫平的克星”

  黄德勋年纪与我相仿,但资格比我老得多。他的棋凶猛好杀,极善计算,是“力战型
”的代表人物之一。按说1975年时他的实力和我已有一些差距,平时训练比赛他几乎赢不
了我,可是一在全国比赛中相遇,我就会糊里糊涂地输给他。头两次失利,我心里十分恼
火,因为都是在优势很大的情况下输掉的。尤其是1977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比赛我对他
的那局,简直使我哭笑不得。
  当时我决心报1976年的“一箭之仇”,所以执黑棋也下得非常谨慎,很快就把他逼入
绝境。白棋一个大角被“点死”,胜负已成定局。可他紧锁双眉,抱头苦思,就是不肯认
输。难道他还有什么高着不成?
  我疑惑地又把局势仔细地分析了一遍,确信他已“难逃法网”,就满心欢喜地等他停
钟认输了。就在这时,他忽然走了一步谁也没料到的怪着,居然把这个角走成一个“后手
死”,然后拼命缠绕攻击我外围的两块黑棋。其实这种怪诞的下法,对他来说是出于无奈
,我还有不少胜机,但急躁之下,我到底还是昏头昏脑地败下阵来。以后每逢全国比赛遇
到他,我心里就打鼓,越想赢越赢不了。以致在后来的比赛时,如果第二天是黄德勋,便
会有人来给我打气:“明天对黄德勋,你可得留神啊!”并且当天晚上的话题也全是围绕
着这件事,反而弄得我心里更发毛。第二天果然又输了。
  对于我总是输给黄德勋,棋界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我轻敌,有的人说黄德勋运气好,
还有的人说是棋风的关系,认为黄德勋的棋专克我的棋,换句话就是一物降一物。对此我
也甚感不解。后来黄德勋在《围棋》月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上,一语道破真情。他写道:
“聂卫平确实比我棋高一筹,但他背着冠军的包袱,一方面急于求成,想很快取得优势,
另一方面,想利用技术全面的优势,稳中取胜,这原是两种互不相容的心理,撞在一起,
枪法就有些乱了。而我没有任何包袱,一上来就竭力拼杀,所以常能乱中取胜。”细想一
下,此话果真有道理,我确实是输在心理上。
  另外我还有一件输给他的事,不为外人所知。1973年刚集训时,有一次食堂吃饺子,
我那时刚从农场回来,饭量特别大,而且我从小就喜欢吃饺子,所以一下子吃了七十个。
这时黄德勋也说他吃了七十个。
  于是旁边有人撺掇我们比赛看谁吃得多,先吃到一百个。我当时也是年轻气盛,看黄
德勋个子比我小,肚子肯定没我大,就答应了。我们吃一个,旁边的人就给数一个,我吃
到第九十四个时,他连吃了两个,我实在吃不动了,当场认输。事后我觉得很奇怪,他怎
么能吃九十六个呢?肯定是前七十个有水分。
  这件事当时过去也就完了,可是十五年之后,1988年,方毅副总理在一次全国发奖大
会上,开始还表扬我,说着说着突然之间对我提出严肃的批评。他说他在报纸上看到我跟
人赌吃饺子,这怎么可以呢?!
  他说:“你不能因自己的兴趣就可以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你的身体并不单纯属于你个
人,国家培养你不容易,你应该对国家负责。”方毅的话对我感触很深,使我明白我自己
不能随心所欲地乱来。后来我很自律,比如我从来不赌博,凡是赌钱的东西我绝对不沾,
包括打麻将,玩可以,但只要带钱,哪怕是一角钱,我也不打。再比如喝酒,你比我厉害
就厉害,我也不比。一是自己注意身体保养,二是不要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我和黄德勋的关系不错,他赢我非常得意,而且正是在我“独往独来”之时。我真正翻过
身来是1981年,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彻底击败了他,以后再也没输过他。这件事给了我一
个教训,切不可小看心理因素对棋局胜负的影响。

(摘自新民体育报,感谢网友方方的转贴)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dbpc8.csc.neu.e]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