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andy),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日本争棋故事(二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l 14 16:46:39 1999), 转信

纷争再起

天保10年(1839年),丈和把掌门权传给了学生丈策,自己告老
隐退了。与此同时,立秀和为丈策的后嗣。丈策是位书呆子,技
量不值一提。然而,秀和却是一位刚满19岁就高居七段位的杰出
青年。

幻庵因硕似乎早就等待着丈和退位,他马上提出当名人棋所的要
求。丈和事前料到这一招,并准备好了对策-让秀才丈策去与外界
交涉,在战场上则把秀和使出。围绕着名人棋所,本因坊同井上两
门派再次展开角逐。

关于事情的经过,在《围棋见闻志》中作了详细记载。笔者为阅
读方便整理过,现引用如下:

“丈和隐退移居到本所相生町的住宿不久,十一世井上因硕便提
出了当棋所的要求。原则上天下只能有一位名人,如果隐居也没
有什么关系。丈和预见到上述情况,等到因硕提出名人要求时,
只需让嗣子秀和向其争棋挑战就能加以阻止。据说丈和隐退是基
于这种考虑的,去官府与官员交涉这类事情,一概交给丈策去完
成。丈策雄辨善书,具有冠之棋界的博学多识,必定会万无一失
的。”

“秀和这时21岁(天保11年,虚岁)执黑棋的话极少落后于对
手,正等待着比赛的机会。因硕清楚地知道秀和的棋力,明白争
棋是不易获胜的,因而,他想设法不战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幕府
掌权已久,规章松驰,正是贿赂奏效的时候。因硕是位老谋深算
的人物,在这方面轻车熟路,从棋界同行到官府官员,他都送去
了很多钱财。”

世态如此,就算丈策这样的人,在交涉中也难于取得预期效果。
官员游说丈策说,不需再争棋什么的,要和平解决,先让因硕当
名人棋所怎么样?协助是同行应有的道义吧。争棋啦、和解吧!
双方抬死杠,事情毫无进展,这对本因坊家来讲是生命悠关的大
事,绝对不能善罢甘休。据说,最后丈策加强了语气,一下栽倒
在地上,不答应这个请求就不起身。官员无可耐何,便把他的要
求转达给长官,根据古例批准了“争棋10局”。关于这件事,
《坐隐谈丛》也作了大致相同的叙述,但《谈丛》写道:“根据古
例,命令要弈20盘争棋....”。具体局数有出入。

《见闻志》说是10盘,《谈丛》说是20盘,然而,似乎双方都搞
错了。当事人丈策在手记中这样叙述道:

“天保10年末,对于因硕提出的棋所要求,本因坊家以及其他派
别都想申请与因硕较量技艺。但是到11年6月,各派又要我推选
一人来进行对局,我就和林元美、林柏荣商量后,指名秀和为代
表。然而,因硕采取不战而获名人棋所的行动,我时常被叫到寺
院官员稻叶丹后守的官宿,对我又是询问又是劝说。当然,我认
为承认因硕的升级违反了先例,即便从服务于国家的角度出发,
也要恳请他们让秀和来下棋。另一方面,与因硕结盟的安井算知
(俊哲)却说,应该让掌门人丈策而不是秀和来比赛;因硕则主
张要下的话就应该授秀和定先。”

“难于回答的问题接踵而来,我陷入极度苦恼之中,引起了疝气,
终于在11月8日闭居家中了。可是,同月16日上午10点钟左右,
因硕和秀和突然被传到小川町的官府,并对他们说道:“我们请示
了朝臣水野越前守阁下,决定让你们进行比赛。局数为4盘,限
两个月内弈完;应该及早地在自宅(官宿)开始比赛。””

这就是说,不是10局也并非20局,而是4盘决胜负。不过,这次
争棋是几盘决胜并没有什么关系,因硕只下了第一盘就中止争棋,
并收回了棋所要求。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