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andy),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日本争棋故事(二五)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l 14 16:47:53 1999), 转信

秀和挫败幻庵

对局在稻叶丹后守宅进行,从天保11年11月29日开始初次交战,
规定每天上午10点开始,下午6点封盘。

比赛是个长期战,经过如下:

第一日(11月29日)弈到第31手;
第二日(11月30日)弈到第45手;
第三日(12月1日)弈到第71手;
第四日(12月2日)弈到第91手;
第五日(12月3日)弈到第99手;

至此,由于因硕患病而暂停。

第六日(12月9日)弈到第105手;
第七日(12月10日)弈到第117手;

由于因硕患病而再次暂停。

第八日(12月12日)弈到第264手终局。

最后一天中途未停彻夜鏖战,直到翌日上午10点才下完,共花费
了九天一夜!第五日下八步棋,第六日仅下六步棋,双方都极为
慎重,其苦心程度可见一斑。

在赛程中,幻庵因硕竭尽全力,甚至因此两度病发而暂停,然而
秀和的黑棋无懈可击,终以4目优势获胜。仅一个回合因硕便中
止争棋,暂时对名人棋所不要求了。他感到再继续下这种损伤元
气的比赛,身体将会吃不消。

据说,赛程中因硕曾两度吐血,不过他身体却很健壮,从他在此
之后又活了二十年来看,并不是象因彻由于肺结核吐血,而是因
强度的紧张所造成的吧。

因硕虽然收回了争棋请求,但他对棋所仍没有死心。随着时间的
推移,健康状态一旦恢复,他还要寻找与秀和再度交战的机会。

再据《见闻治》记载:“光阴似箭,转瞬之间到了天保13年,崇
拜因硕的人会合起来,商议要设法使因硕先生当上名人....总之,要
让秀和出来对局,还必需打败秀和的黑棋才行。在战胜秀和的前提
下,再次提出棋所申请....”他们得出这种结论后,便对因硕说起,
因硕对此当然很感兴趣,急忙恳切地向秀和请求道:“我想下一盘
表演棋,希望来观战的人很多,请无论如何答应吧!”

秀和没有识破因硕的意图,然而,受人挑战而不出击,这是畏缩
的表现。秀和同意他的要求,准备竭尽全力与之较量。

对局于5月16日在矶田某的家中进行,17、18日共花三天弈完,
结果秀和执黑棋以6目获胜。据说因硕及其吹捧者们都唉叹不已。

连失两城,因硕仍没有绝望。《见闻治》接着叙道:“那年秋去
冬来,传统的御城棋赛即将举行,围棋和将棋都预先弈毕。御
城棋赛当天,11月17日早晨六点打鼓城门开是,围、将棋手
们搭伴登上城楼,来到御黑书院旁边的绿草坪,传言人宣布对
局开始。这是自宽永年代以来的惯例。”

御城棋的记录里虽有“在御城君前”的记载,但将军是极少出席
观看的,据说只摆设了他的褥垫、刀鞘和火盘。对局只是重新摆
一遍早已弈毕的棋局,不一会儿就结束了。

这天,除了正式安排的三盘棋外,御城棋记录还提到--以将军
的嗜好为由另外还有三盘棋,其中有因硕同秀和(黑棋)的一盘
比赛。然而,很熟悉御城棋赛的人士说,不大可能会有这种事情,
这也是因硕的策略,他预先给有关人员打过预防针,从而编造出
来的情节吧。

嗜好对局由于没有事前弈过,到时间就封盘,翌日在寺院官宿继
续对局。这盘棋秀和又以4目获胜。

因硕是八段,而秀和是七段,对局规则是先相先。秀和执黑已下
完两盘,第三盘因硕当然应该执黑对弈。虽说是什么“嗜好棋”,
但因硕硬要执白棋,人家说他收买了官员也是没有办法的。因硕
接连三次输给秀和,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因硕争夺名人棋所的战斗结束了。遭到秀和这块铁壁的阻挡,梦
幻破灭了。关于这次因硕、秀和之间的较量,《谈丛》评论道:“因
硕同只不过是本因坊家的嗣子秀和对阵,这很难以理解。自古以来,
从未有过嗣子下争棋的先例。从前的算知、道悦之间争棋时尽管嗣
子道策的棋力已在其上,但仍由掌门人道悦披甲上阵。为什么呢?
因为嗣子没有争棋的资格。况且秀和虽是七段,其实力公认足有八
段。回避此人正是于因硕有利的,他却不但不这么做,反而在连败
两局之后执拗地第三次交手,结果再遭败绩,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很
令人怀疑。在事关天下的棋所的争棋中,因硕与无资格之人对阵,
其所作所为完全是在耍儿戏。”这是符合情理的说法。不过,还是
有反对意见-因为是嗣子就回避秀和的话,那么本因坊家就会让掌
门人丈策隐退,直接把秀和推为一家之主,那时秀和必定要升为八
段;如与掌门人秀和八段争棋角逐,因硕败阵就有让秀和当上名人
棋所之虞,因硕大概是担心这个吧?况且,战败一场并不能说明就
斗不过秀和,作为靠胜负而活着的人,一定要战胜秀和才当棋所!
因硕的这种心情理应引起人们的共鸣。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