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中日围棋擂台大幕内外(2)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Dec 26 12:12:02 1999) WWW-POST
悦心殿的震撼
1961年秋天,一件深深吸引我的事,使围棋在我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即是
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的比赛。
那时我国与日本尚未恢复邦交,爱好围棋的陈毅元帅与日本著名政界人士松村谦三
先生共同倡议进行围棋友好交流。1960年由日本围棋界元老濑越宪作九段为首率团第一
次访华。1961年来的是第二次,由曲励起八段(当时)率领,包括小山靖男七段(当时)、
伊藤友惠五段(女),还有两名业余棋手菊池康郎和安藤英雄。
我国上场对阵的棋手,依次是刘棣怀、黄永吉、王幼宸、过惕生、陈祖德。按照陈
毅元帅的要求,每人要与对方下五盘棋,以利看看差距,并学习研究。
比赛在北海公园的一座幽静院落举行。院子有前后两进,后面的楼房名庆霄楼,一
楼大厅名悦心殿,中日五对棋手便在这里对座交锋。前面的房间则是研究室。
这是我生平首次观看正式的围棋比赛,也是首次观看中日两国的棋手比赛。首先,
这特殊的、庄重而肃静的对局氛围就使人倾心。悦心殿上窗明几净,对局者衣着整齐,
正襟危坐。这里除了轻脆的落子声,一切静悄悄。然而,纹枰之上的两军对垒,却是万
般诡谲,杀机四伏,风云变幻,寸土必争。
我几乎是每场必到。那时是我的一段比较轻松自由的非常时期。在1959年的反右倾
运动中,我是国家体委系统的重点批判对象,最终戴上了“反党分子”帽子,受到留党
察看处分,1960年到安徽省萧县农村下放劳动一年。到1961年,中央关于甄别平反的
精神传来,我被临时安排在《新体育》的一个部门打杂,领导的态度已开始好转,允许
我去观看中日围棋比赛。
比赛的结果是我方全部失利。成绩较好的是陈祖德,以二比三败于安藤英雄,其他
人都是以一比四或零比五败北。当时陈祖德不过17岁,英气勃勃,斗志旺盛。我在一旁
观战,能感到他有一股强烈的不服之气。老一辈革命家李立三同志,与陈毅元帅早年留
法时就是棋友,他也前来观看。我看见他紧紧握着陈祖德的手,说:“这次就数你的成绩
好,
将来希望在你们身上。”
使人最受刺激的是后来刘棣怀对伊藤友惠的一局棋。当年的我国棋坛尖子有南刘(棣
怀)北过(惕生)之称,刘更有“一子不舍刘大将”的称谓。刘老此时六十多岁,伊藤友惠
则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
这盘棋,我一直坐在旁边观战,刘的一条贯穿全盘的大龙竟被这位日本老太太毫不
留情地吃掉。刘老满面通红,一直红到耳根。我当时的心情难受之极。乒乓球赛,一局
若打成21比0,吃了鸭蛋,是奇耻大辱。而围棋的大龙被歼,其沉痛感则有过之,使人
更难以忍受。
这次比赛,我方全军覆没,再加上如此惨不忍睹之局,在我心里引起了震撼。我国
与日本围棋水平的差距,确如鸿沟相隔。最明显的是基本功差,每每未到中盘,就已感
到局面落后。看这样的比赛,常有一种压抑感。
这段往事,我曾给年轻的国家围棋队员们讲过多次。有次芮乃伟笑着说:“我们听
你讲这些,耳朵都起茧子了”。是的,我深深铭记着这落后难受的场景,并渴望着迎头
赶上之日。
当时,感怀之余,写了四首七绝,刊于《新体育》上,抄录于后:
以棋会友荐香茶, 东海客来北海家。
艺种千年情谊重, 今看古树又生花。
黑白分明势错繁, 徐徐妙子投兵盘。
飞围断反惊心魄, 几处峥嵘几处宽。
攻守争先变异多, 沉吟算计苦寻磨。
莫愁小失从全好, 但见轻烟袅袅波。
局终握手尽欣然, 把子交评复细研。
壁上人归谈有得, 精严亦赖本基坚。
中日围棋赛期间,在研究室里我得以认识那时北京的一些中老年棋手,像金亚贤、
崔云趾、齐曾矩、张福田等。尤其是金亚贤给人印象突出。他是旗人,年届古稀,他
还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讲话声音宏亮、精神矍铄。我向他请教棋局中的问题,他
总是亲切地给予解释。
我有时到什刹海的北京棋艺研究会去,这是他们常聚会的地方。在此我还认识了一
位卓越的围棋指导者竹可羽,他是《文艺报》的编辑,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挨了整。后
被下放到河北怀安县。我清楚地记得他对我讲过一个十分准确而形象的比喻。他说,象
棋像是一个连队的战斗,而围棋则是千军万马的几个大兵团的战役。后来,我遇见两位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大学教授棋友,他们以西方人的价值观比较围棋与国际象棋,得出相
似的结论。他们认为国际象棋是一种战术游戏,而围棋则是更广阔更复杂的战略游戏。
竹可羽对围棋的研究颇有深度。80年代中期,他在《围棋天地》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认为围棋盘的纵横19道最合理,多一道或少一道都不能体现边角与中腹占地的大体平衡。
他是通过科学的计算解释这一问题的。
竹可羽在怀安县从儿童抓起,培养小棋手,几十年矢志不渝,含辛茹苦,使怀安县
的围棋水平在河北省名列前茅,普及的程度也可观,后被评为全国五大围棋之乡之一。
竹可羽病逝后,被怀安县的广大围棋爱好者尊为“怀安围棋之父”。像竹可羽这样长期默
默埋头基层为振兴我国围棋而奋斗的人,永远值得敬重。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4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