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中日围棋擂台大幕内外(7)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Dec 26 12:15:54 1999) WWW-POST
聂卫平八次捧杯
“新体育杯”围棋赛一年一度,愈办规格愈高。为了推动各个地方的围棋活动,“新
体育杯”赛的一大特色是将比赛尽量安排在不同的城市举行。
从1979年开始到1992年,“新体育杯”共举行了14届。比赛的地点有北京、成都、
杭州、福州、广州、桂林、安庆、深圳、重庆、贵阳、衡阳、信阳、承德、天台、仪征、
吉林、淮阴、银川、西安、丹江口、上海等地。我作为比赛的主办者,常常前往。开幕
会上往往先由各地的领导人讲话,其次是我讲。我仿佛成了一个围棋活动的推销员,每
到一地都要鼓吹一番。
由于是全国围棋精英参加的大赛,“新体育杯”赛受到了各地党政和体委领导的热
情接待,并为当地的棋迷们所欢迎。每次比赛的挂盘讲解,观众都十分踊跃。1990年第
12届“新体育杯”聂卫平与曹大元的一盘决赛,应邀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市举行
。
挂盘讲解安排在体育馆,观众有两千多人。当地同志说这是宁夏历史上空前的围棋盛会,
有些人闻讯专程从很远的山区跑来观看。
在举办“新体育杯”赛的省、市,我遇到不少爱好并热心围棋的领导同志。像浙江
省原人大主任邢子陶,在他的支持下,美丽的西子湖畔建立了一座杭州棋院。四川省人
大主任何郝矩、省人大副主任李克光,都是老资格的棋迷,后者还是一位业余高手,曾
夺过全国教授名人赛的冠军。还有广州市原副市长孙乐宜,广东省原体委主任陈远高,
陕西省原副省长张斌,上海市原书记胡立教、安徽省原体委主任仰柱等,各地围棋事业
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些老同志的支持。
不少地方企业,积极支持地方棋协,承办“新体育杯”围棋赛,像安庆石油化工厂、
仪征石油化工厂、杭州民生药厂、重庆钢铁厂、丹江口水电厂、上海化工公司等等。有
些企业负责人就是围棋爱好者,甚至是业余高手,如当时深圳蛇口招商局的企业管理负
责人余昌民、湖南建湘柴油机厂厂长胡海洋、岳阳石油化工厂负责干部丁之丹等。
有趣的是1987年杭州有名的百年老中药店胡庆余堂赞助“新体育杯”循环赛在该堂
举行,在这药香四溢的雕梁画栋的古老大厅里赛围棋,恐怕还是第一次。但第二天一家
大报的报道中,却误报为“新体育杯”围棋赛在杭州的“湖清渔塘”举行,令人看了啼
笑皆非,大概是记者电话报道,被人听错了。这次误报,如果能使读者感到“新体育杯”
围棋赛真是随遇而安,无孔不入,渔塘之上能赛棋,也未必是坏事吧?
“新体育杯”赛的主要作用,是为围棋国手们提供磨砺与锻炼的场合。体委办的全
国比赛,有其重要作用,但参加的人多,以地区为单位,水平不一,且赛程密集,往往
是对棋手的“疲劳轰炸”,尤其使体弱者和中年棋手不堪重负,这种赛制有待改革。“新
体育杯”赛不断吸收国手们的意见改进赛制。最初几届采取双败淘汰制。有些人认为千
里迢迢而来,下一两盘棋便淘汰,未免不合算。后改为11轮积分循环。经过实践,又认
为这种赛制的结果不尽准确。从第9届开始将比赛分为预选赛、循环圈和决赛三个阶段。
时间拉开了,使参赛棋手得以从容应对,提高对局质量。
“新体育杯”是我国第一个由新闻单位举办的围棋大赛,也是水平最高的专业棋战。
开始办的时候,段位制尚未恢复。邀请的32名棋手,主要看其国内外比赛的成绩。段位
制恢复后,则规定只有六段(后提高为七段)以上或获得全国比赛男子前六名、女子前两
名的棋手有资格参加。为此,“新体育杯”赛成了全国围棋精英每年竞相角逐的一场大比
武。
聂卫平九段在第一届比赛中击败陈祖德九段获冠军。第二届比赛则在参赛的棋手中
经过激烈争夺选拔出一人,成为挑战者,与上届冠军进行五盘三胜的决赛,胜者为本届
冠军。下届的比赛依此类推。捧杯最多者为聂卫平九段,他开始便蝉联五届冠军。后又
连夺第10届、11届、12届三届冠军。其次为马晓春九段,连夺第6届、7届两届冠军。
俞斌九段夺得第9届、14届两届冠军。曹大元九段和陈临新九段分获第8届和第13届
冠军。
每届的冠军最光彩,但击败群雄出人头地的挑战者亦是佼佼者,曹大元九段是第3
届、7届、9届、12届的四次挑战者,三次挑战均失利,第四次终于成功。其他未成功
的挑战者还有吴淞笙九段、程晓流六段、钱宇平九段等。有意思的是,棋风强悍的力战
型棋手刘小光九段,在“新体育杯”赛中一直无声无息。有次他解嘲说:“这大概也是缘
分吧”,后来他获得四次“天元战”的冠军,得到补偿。
国内竞技是国际竞技的基础。任何竞技项目,凡是国内有了群雄并立,激烈竞争,
且有各种流派、风格的切磋,必然有望在世界竞技舞台上崭露头角。看看聂卫平在“新
体育杯”赛中的赫赫战果,就不会对他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超群表演感到奇怪了。
陈毅元帅曾建议围棋手们有机会可以爬黄山,借以接受大自然的陶冶,开阔胸襟。
为此,1980年的全国围棋赛在黄山脚下的屯溪市举行。这个主意极有见地。我们的围
棋国手们很年轻,集中训练时朝夕相处,与社会隔绝,不免眼界狭窄,长此下去不利
身心全面发展,也会影响下棋的境界。为此,办“新体育杯”围棋赛,也是尽量让棋
手们各处走走。接触社会和大众,有便也可领略名山大川的风光。在历届“新体育杯”
赛中,国手们曾到过皖南九华山、四川青城山、贵州黄果树瀑布、南岳衡山、湖北武
当山等。
“新体育杯”赛的龙争虎斗逐渐引起海外棋界人士瞩目。“新体育杯”的决赛,先
后被邀请到过香港、美国洛杉矶、新加坡等地举行。欧洲围棋协会也曾邀请赴法国巴
黎举行,后因时间等问题未能成行。
“新体育杯”围棋赛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办起来的。最初
没有对局费,奖金也很低。曾有人认为“新体育杯”这个名称不如“名人”等比赛,可
以作为夺魁者的头衔称号,有的老同志还曾想出一个名字“棋帅战”。但聂卫平等棋手不
赞成改名,因而一直未改。到1993年,对局费和奖金越来越高,新体育杂志社不得不寻
求其他企业的赞助。经过与棋手们和有关企业商量,最后将“新体育杯”赛易名为“大
国手战”。
“新体育杯”在社会办围棋赛方面开了先河,对于繁荣职业围棋赛事,起了促进作
用。可以说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