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中日围棋擂台大幕内外(30)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Dec 26 12:31:37 1999) WWW-POST


可敬的藤泽秀行老师

  8月29日,小聂战胜加藤的当晚,在NEC宾馆大厅举行的联欢酒会上,最有趣
的讲话者是日方主将藤泽秀行名誉棋圣。
  此时,藤泽先生正满六十周岁。他讲话时笑着对日本棋士们说:“看来你们都不
行,还得靠我老将出马。”这句似真似谚的话,他是完全有资格以这样居高临下的口
气讲的。藤泽在日本棋坛的成就极为辉煌,曾连获日本最大的职业围棋赛“棋圣战”
6届冠军,获名誉棋圣称号。他积极支持中日围棋擂台赛,自告奋勇担任日方总监和
主将。他还与两位副帅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立下必胜的誓言,如果失败,他们三人将
一起削发(即推光头)。在联欢酒会上,他说已与理发馆说好,作了削发的准备,引得
满场大笑。
  这场中日双方主将的决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尽管我国有的报纸舆论持过分的
乐观态度,但日本的行家却评论谨慎,并稍看好于藤泽。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刊
载了日本棋院8位人士的预测,4人认为藤泽将获胜,3人认为聂将获胜,还有1人认
为双方的机会各半。
  12月18日我到机场迎接日本围棋代表团,一眼就看见藤泽先生似乎变了样。他染
了一头黑发,显得年轻多了。但看上去精神似乎有些疲惫。主将登擂台,藤泽先生老当
益壮,看来是作了充分准备的。
  12月20日上午10时,在北京体育馆南三楼大厅决战对局开始。方毅提前于9时
就来了,他带来了一幅他画的松树图,题为“根深叶茂”,预祝我方取得这次中日擂台
赛的胜利。这天来观棋的领导人还有阿沛·阿旺晋美、张劲夫、王鹤寿、金明、廖井
丹、李梦华等,他们在赛前接见了藤泽先生和小聂,与他们亲切握手致意。
  对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决战之局,我方安排了最高规格的裁判阵容。由中国围棋协
会副主席陈祖德九段担任主裁判。女棋手杨晖六段担任记录,女棋手芮乃伟担任计时。
在日后的国际围棋赛事中,像这样由职业高段棋手担任裁判和记录、计时,大概是绝无
仅有的了。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围棋界对这局棋的重视。
  两位主将均穿着整齐的西服,打了领带,正襟危坐。藤泽先生往日穿着随便,不拘
小节,甚至使人有种落拓不羁的感觉。今日他一头黑发,一身盛装,这是一个精神状态
问题,是他在鼓励自己斗志昂扬地对待这局棋,下好这局棋。
  小聂执黑先行,准备了打持久战的方针。这局棋对他太重要了,从老山前线到海外
的留学生纷纷来信鼓励他拿下此局。藤泽往日开局多占星位。此局他第一手却走“三、
三”先占小角,反映出他完全是有备而来,针锋相对。两人落子均极为审慎,中盘时聂
的实地略领先,藤泽也不失时机地抢占要点。一度相差极细,我简直点不清目数。在日
本的九段棋手中,嗜烟者不多,而藤泽是抽烟最厉害的一位,他面前的烟灰缸里满是烟
头。小聂平时不大抽烟,下棋时抽,此局棋也抽得不少。
  这日北京体育馆颇热闹。中央电视台虽有实况转播,但到比赛馆大厅听挂盘讲棋的
仍有近2000人,双方的研究室和记者室,小型观战室里热气腾腾,人满为患。到下午4
时50分终盘,小聂胜了3/4子。这时比赛馆大厅里响起的掌声足有一分钟,体育馆外
传来祝捷的鞭炮声。
  次日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式。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在围棋的较
量中战胜日本。从方毅、阿沛·阿旺晋美等领导人到我国体育界、围棋界人士都非常高
兴。日本棋院的朋友显得心情沉重,日本《围棋惧乐部》杂志总编辑酒卷忠雄,作为这
次擂台赛的日方发起人,与我紧紧握手。我们一起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留念,他一句话也
没说。但日本NEC电气公司的代表则表情活跃,该公司来的专务董事高兴地说他昨天在
王府井各电器商店都看到电视里在转播擂台赛,他认为NEC赞助这个比赛很成功,还要
继续赞助下去。
  闭幕式上主要颁的奖是由NEC公司颁给我方优胜奖,颁给日方敢斗奖。我方主办单
位颁给我方棋士聂卫平、江铸久特别奖,颁给日方棋士小林光一、藤泽秀行特别奖。
  聂卫平早在日本的联欢酒会中就对藤泽先生说道:“这局棋,无论胜负,你都是我
的老师。”中国棋手们一直很尊敬藤泽先生,把他当作自己的一位既慈祥又严格的老师。

从1981年开始,藤泽先生多次率领日本优秀青少年棋手自费组成“秀行军团”到中国访
问,与中国棋手切磋棋艺。他对两国棋手的教诲一视同仁。有人劝他还是有所保留为好,

他说:“我不以为棋艺是如此狭隘的东西。”他认为,只有在中国棋士真正十分强大的前

提下,日本围棋的强盛才有意义。在本届擂台赛中,他甚至指教江铸久如何对付日本棋
手小林觉。
  藤泽先生献身棋艺敬业不懈的精神实为棋手的楷模。1982年他身患胃癌大出血经手
术治疗后,仍然矢志不渝于纹抨。后胃癌扩散到淋巴结,又动了手术,进行放射性治疗。

1988年,64岁的藤泽先生不顾身体虚弱,毅然来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应氏杯”世界职业
围棋锦标赛,并战胜了加藤正夫九段和我国的马晓春九段。1992年,他在67岁之年夺
得日本王座战冠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纪录。这个奇迹被称为“秀行现象”。
  藤泽秀行先生特别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在来北京的时候,随身带着一本《三国演
义》。在机场等着取行李时还不时翻看。他喜欢中国书法,写的字颇有自己的风格。他早

年为了勤学苦钻棋艺,对中国古代“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颇为仰慕。1985年,他写
了“膝锥之志”的条幅。他在中国的古都西安访问后,曾吟诵着“日暮途远,思驰云端,

夕阳下雁山”的诗句。
  我多次与藤泽先生接触,总为他那样执着地追求棋艺佳境的大家风范所倾倒。他对
中国年轻棋手寄予厚望,一腔热诚,有时甚至毫不客气。1984年他应我们邀请到桂林参
观“新体育”杯比赛,我看到他与马晓春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说:“你最近的进步不大啊

要用功啊!”
  “桂林山水甲天下”,藤泽先生对此是了解的。我们请他去阳朔游览。他没有去,
而是要与中国棋手们一起摆棋,议棋,一坐就是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
  他作为一个长者,一位棋坛大师,毫无架子,有的中国业余棋手慕名请他指导下棋,

只要有点时间他概不拒绝。他在离开桂林的时候,索要了第七届新体育杯循环赛的比赛
棋谱,后来他随今村来上海时,又把这些棋谱交给我。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有他的评点,
如同修改学生作业—样。
  我国何以没有“秀行现象”?在大棋战中,四十多岁的棋手已属老的,有的棋手三
十多岁就改了行或准备改行。我国围棋的职业化刚刚起步,如何树立和发扬敬业风尚,
尚须从主客观多方面努力。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