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中日围棋擂台大幕内外(44)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Dec 27 10:24:00 1999) WWW-POST
反败为胜的强烈共鸣
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随即开始,5月2日我方女先锋杨晖七段执黑在日本棋
院中盘胜日本小川诚子四段;但5月4日执白中盘败于日方宫泽吾朗七段。杨晖曾
告我,她作为一名女棋手,能担当我方的先锋与日本棋手打擂台,是她一生难得的
光荣。她一定要下好这盘棋。她的身体较弱,在胜了小川诚子的第二天即胃部不适,
一天没有怎么吃东西。但她还是坚持与宫泽比赛。
有次杨晖对我讲了一句话,曾在我心里引起震动。她说:“我真羡慕你们这些业
余棋手”。我想,我们这些臭棋,有什么可羡慕的。她说;“你们下棋,输了,哈哈
一笑,可我们呢?”是啊,职业棋手以棋为生命,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是局外人往往
难以想像的。
5月4日晚,章曙大使在使馆宴请我围棋代表团。他非常高兴,说两届中日围
棋擂台赛,我方获胜,影响很大,尤其是本届比赛,聂卫平最后连闯五关,最为鼓
舞人心。次日晚,我们回到北京,没有想到在机场上受到极为隆重的欢迎。
来迎接我们的有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方毅副总理,金明、廖井丹、李梦
华、唐克、袁伟民以及北京市体委的领导人,清华和武汉大学的代表等一百余人。
少先队员向聂卫平和我献了花。回来后,收到很多海内外棋迷的来信,许多来信称
小聂为“民族英雄”。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留学生6人建议塑立聂卫平雕像,以发扬
聂氏在困难环境下的奋发有为精神。小聂告我,他回来后见到邓小平同志。小平同
志很高兴,说在聂与大竹决战那天下午,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等候比赛的结果。小平
同志请他吃饭,向他敬酒祝贺,说:“擂台赛打得好。”
李梦华找我商量要给小聂一个荣誉称号,当时国家体委给予打破世界纪录或获
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的最高荣誉是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梦华同志说最好有围棋特点
的。他说有的同志建议给予“棋圣”称号,我表示赞成。
我国历史上曾有多人被称为“棋圣”,如三国时的严子卿,西晋时的马绥明,清
代的黄龙士、范西屏、施定庵。他们当时在国内拔尖,人们可以称“棋圣”。聂卫平
现在不仅是全国冠军,而且连胜日本的超一流棋手,为何不能称棋圣呢?梦华同志
说征求一些同志意见后再定。
下棋得胜,棋手之功。我这个办比赛的,带队的,跟着沾光。5月8日,国家
体委在人民大会堂辽宁厅举行庆功会。阿沛·阿旺晋美、方毅、吕正操、金明、荣
高棠、李梦华等许多老同志和围棋界人士欢聚一堂。体委的老领导荣高棠同我握手
说:“你督战有功”,我说:“我只是一名服务员。”荣老说:“服务赢了也好嘛!”李
云川对我说:“你是个热心人。”年逾80岁的我国围棋大师过惕生老人高兴地对我开
玩笑说:“你每次带小聂去,都能克住他们。我看日本人有点怕你。”
那几天,我到附近的银行储蓄所取钱,到洗衣店洗衣服,在柜台上的工作人员
看见我写下的名字,都不无惊异地说:“你就是郝克强,是围棋代表团的团长吗?”
真没想到,有如此广泛的公众关注中日围棋擂台赛。5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解放
前办的学运刊物《交大生活》出版社的一些老同学聚会回忆当年史实,大家都让我先
讲讲擂台赛的情况。一位老学长说:“眼看要输,聂卫平硬是连破五关,太鼓舞人心
了。”我觉得中日围棋擂台赛以第二届的影响为最大,可以说是达到一个戏剧性的高
潮。最为拨动人们心弦的是在极其危急困难的逆境,聂卫平能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尤其对手是日本人。我们曾经又穷又弱被人欺负,抬不起头,连日本的围棋手与中
国棋手下棋也要让子,如今打败了强大的围棋王国,有一种压抑太久的翻身感。
我曾收到一些素不相识的老人来信,他们抚今思昔,都感到扬眉吐气。诚然,
围棋只是围棋,但它如同其他体育竞技一样,能体现出不甘落后等种种精神,反映
出民心民气,是不能否认的。
有人片面崇拜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对体育运动中弘扬爱国主义颇有非议。
其实,体育竞技为国争光的功能,为全世界认同。奥运会为夺魁者升国旗,奏国歌
是明显例证。我们这方面所为,恐怕还有不足之处。譬如,我看很多场的美国职业
篮球赛前,都有歌手高唱国歌,全场起立。我们的全国球赛,似乎未见过这场面。
一位美国教授对聂卫平打败日本所有超一流棋手后在我国各地受到热烈欢迎的
情况丝毫不以为怪。他告诉我,在美国,一位国际象棋选手曾击败苏联的世界冠军,
同样受到公众对待英雄般的盛大欢迎。
5月14日,广播电视部团委请小聂和我去与该部的青年见面,小聂做了“我心
中的祖国”报告,我稍作补充。该部团委负责人向大家介绍我时说,看到聂卫平是
与郝克强一起去比赛,我们都有点信心,因为好力克强敌嘛!大家都笑起来。我说
我的名字能带来吉祥,那可是无尚光荣。
不少老同志也对我常开这个玩笑,说:克强这个名字好,什么强手都能克。其
实,按正规的汉语解释,克强的本意并不是力克强敌。这使我想起一件往事。
那是抗日战争初期,我在陕南城固县由北平师大附中迁来的初中读书。国文老
师是位颇有国学根底的老先生,在一次课堂上,他让每个同学讲讲自己名字的意思。
问到我时,我站起来说:“克强就是力克强敌。”他笑了笑,说:“你的解释不是正解。
正解应当是‘能强’,克者能也。譬如说:克勤、克俭、克明,就是能勤、能俭、能
明。”他又说:“现在抗战,大敌当前,你的解释也说得通。”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