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中日围棋擂台大幕内外(50)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Dec 27 10:26:45 1999) WWW-POST


两岸联手,创新世纪

  从1985年与吴清源大师相识,直到最近,十多年来,吴大师心中燃烧的那一
团火始终感染着我。他曾是日本棋院的客座棋士,但他热望围棋能从日本棋院狭小
的圈子里走出来,走向国际化,走向全世界。
  他认为国际围棋比赛要趋向规则统一,日本的现行规则问题较多,需要改革。
比较起来,他认为中国的规则比较合理,应氏计点制规则也值得在实践中研究。
  吴大师最热望的是海峡两岸携起手来推动围棋。几乎每次相见,他都要谈及。
50年代初期,他曾经到过台湾,林海峰九段就是他从台湾带到日本的弟子。而中
国大陆,是他魂梦萦绕的故土。
  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围棋开始有了合作与交往。1988年第一届“应氏杯”
世界职业围棋赛在北京开幕,我在机场上迎接他时,他特别高兴。他说两岸这样团
结起来,联起手来,力量太大了。后来第二届“应氏杯”赛,中国棋手没有参加,
他见我时说,这样世界性比赛,没有中国棋手参加,就没有什么意义,有些小问题
可以多商量解决嘛。1996年4月第三届“应氏杯”世界围棋赛在上海举行时,他担
任了大赛的裁判长,高兴地对我说:“这样大家重新联起手来,太好了,没有解决
不了的问题。”
  30年代,吴清源大师在日本与木谷实共同开创新布局,棋坛传为佳话。如今,
他已年逾80,早已引退,但仍然心系纹枰,着力求新,孜孜不倦地研究“21世纪
的围棋”。
  我问他:什么是21世纪的围棋?他说:“日本人在围棋的开局中,爱下小目,
总在角上做文章,创造了不少定式。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改改,在中央走棋”。这是
极为大胆的、极有魅力的想法。
  自古以来,棋谚“金角银边草包肚”,棋手们起手都先占角侵边。很少有先在
中央打主意的,但《棋经》上亦有“高者在腹”的话。武宫正树的“宇宙流”好围
中腹大空,使人们开了眼界,推动了棋艺发展。吴大师说他的想法与武宫的“宇宙
流”有点相似,但却不同。听说,旅日的我国棋手芮乃伟和陈嘉锐正在跟吴大师学,
已有初步收获。
  在棋艺上,我这个业余爱好者没什么发言权。但棋艺的不断推陈出新,总是一
种难能可贵的创造,令人鼓舞。我预祝这“21世纪的围棋”早日面世,显示威力。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