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中日围棋擂台大幕内外(66)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Dec 27 10:39:07 1999) WWW-POST


自家买爆竹岂能他人放

  “应氏杯”世界大赛的筹备工作加紧进行,6月21日应昌期邀请孔庆隆、陈
祖德和我在香港会晤,商讨“应氏杯”大赛的地点、时间等问题。
  我们到达当天即在文华酒店应先生的套房中会谈。开始,沈君山提出先预定
在香港举行,至于北京、台北,可再观望一下。应昌期主张可定在北京。台北较
困难,因为台湾当局尚未同意大陆棋手入境。应夫人神情激动地力主在北京,她
说:“自己花钱买的爆竹,岂能让别人放!”
  应夫人唐平尘,年纪与应先生差不多,30年代曾在上海东南体育专科学校毕
业。说起来,还是现代我国体育工作者的一位前辈呢。应老后来给我们讲过笑话,
说应夫人早年在宁波大街上因穿短裙而被宁波的警察局传讯。所以可以说她在宁
波警察局是有前科的人,大家为之大笑。看来,应夫人比较开放、爽快,她的发
言直截了当,起了一锤定音的作用。我们均表支持。
  孔庆隆是应昌期在香港的一位棋友,50年代曾代表广东参加过全国性围棋赛,
后来到香港创办金凤公司,并积极支持香港的围棋活动,是一位热心提倡围棋的
人士。此时,他提出了一个颇有成效的建议。
  他说在北京举行,可以由香港泛太平洋围棋会接受台北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
会的委托而出面承办,有点类似间接转口贸易的形式。沈君山说这个办法好,估
计台湾当局也不好反对,可能会不鼓励,不干涉。于是,大家均表赞成,说孔先
生这个办法想得好。
  第二天,香港泛太平洋围棋会会长、著名企业家叶谋遵立即表示同意接受这
个方案,并愿意届时前往北京主持赛会。叶谋遵先生也是位热心的围棋爱好者,
他说在香港这地方,业务事情较忙,下棋的时间不多。但他很喜欢围棋,并常看
围棋的书。他说他的棋力与金庸差不多,两人互有胜负。
  开幕的时间,大家均认为夜长梦多,事不宜迟。考虑到种种情况和准备工作,
最后应昌期提出定在8月20日,大家均表同意。此时到开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
但两岸有关人士齐心合力,什么事情都比较好办。
  沈君山仍在担心林海峰能否到北京来。应昌期说不必顾虑太多,否则什么事也
办不成。还说如果林海峰不来,则换芮乃伟,她是世界第一个女九段,也够资格。
  “应氏杯”定在北京开幕的消息马上传到台北。台湾的《民生报》、《中央日报》
以显著版面刊出。对台北放弃承办,“拱手让人”均为不满。《中央日报》的文章说,
“不能让北京抢尽风头”,主张应在台北办。台湾的有些“立法委员”质询台当局为
何不让大陆棋手入境。对于此事,美联社亦从台北发出报道。台北《民生报》报道
说,日本有关人士称“应氏杯”世界围棋赛在北京举行是“台北一次失败”。最后,
应昌期说台北办的可能性甚小,但还留一个机会,以7月15日为限。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3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