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中日围棋擂台大幕内外(67)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Dec 27 10:39:38 1999) WWW-POST
北京的世界围棋盛会
一等再等,我大陆棋手到台湾的问题,仍未得到台湾当局同意。第一届“应
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终于如期于8月20日在北京开幕。
8月16日,我和祖德、小聂以及我围棋手数十人到首都机场欢迎应昌期先生
和夫人。在机场贵宾室里,应先生即席发表讲话。他对在场的棋界人士,称为同
志,说今天是他“生平最高兴的一天”。他认为“应氏杯”赛事能在北京办成,是
大家的支持,也是他“心诚则灵”。
次日,我陪应老夫妇到小聂家中,孔祥明做了一桌家常菜,请远道而来的贵
宾吃便饭。我看应老对一盘煮毛豆角特别感兴趣,一连吃了不少。这纯粹是一次
中国大陆最普通的家宴,气氛非常随便,愉悦。当时小聂的家房间狭小,这间过
厅摆张饭桌已是拥挤不堪。小有小的好处,那就是使人更感觉亲切、热闹。
应昌期先生显得很愉快,谈兴很浓。他说他一辈子搞银行,做生意,下围棋。
他认为围棋下得好最难,至少比做生意难多了。他对中国大陆能自己培养、锻炼
出像聂卫平这样的人才很佩服,并说以后台湾发现有前途的小棋手,可以送到大
陆来训练,不必再送到日本去学棋了。
次日,应昌期到中日友好围棋会馆大厅讲解应氏计点制规则。这位大赛的创
办人亲自担任裁判长。全体裁判人员和棋界人士一百余人到会。应昌期创造计点
制规则,可谓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不断研究改进,其钻研精神令人钦佩。我觉
得计点制规则至少有三点可取,是比较合理而严密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一,填满计点。每方各180子,局终后将己方盘外的子都填入己方所围的
空中。如此计算很快,很清楚,也不打扰双方棋形。据一些地方反映,学棋的少
年儿童对填满计点来计算胜负很感兴趣,也最易掌握。最后计算棋局的胜负,客
观而公正地说,计点制要比数子法和比目法都优越。但问题在于双方必须都有180
个子,少一个或多一个都不行。这就有一定的麻烦,赛前要仔细检查一番。在正规
的职业棋手大赛中,如此要求,是应该而且可以做到的。
第二,解决三劫、四劫连环和长生劫问题。棋局中出现这样奇特而有趣的劫
形极为少见,但若干年来在日本和我国的大赛中已有多次出现。按日本和我国现
行规则,发生此种情况,即判无胜负或和棋,似乎出于无奈。计点制试图解决这
难题是好的,有一定道理,尚须不断实践。
规则应当合理解决所有问题,不应当由于出现少而随着判无胜负或和棋。日
本棋手在规则上多较保守,总认为比目法好。但随着棋赛的国际化,对规则的看
法也在变化中。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总编辑酒卷忠雄对我说,他认为严格地
讲,应氏“计点制”规则比较合理。日本工藤纪夫九段也持这种看法。我国棋手
中亦有赞成计点制规则的。我想,规则问题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围棋在发展,
其规则也应当不断改进。
第三,贴子(或目)数较合理。目前围棋比赛执黑先行一方局终要贴2又3/4
子(日本规则贴5目半),仍然明显对黑方有利。因为最好的证据就是猜先时猜中
者都选执黑棋,没有选白的,应氏计点制规定黑方贴8点(即贴3又3/4子,日
本规则贴6目半,即黑方最后占得185个交叉点为胜,白方占得177个交叉点为
胜,不足者为败)。经过大量实战观察,如果贴8点,猜先猜中者,多数选执白,
也有少量选执黑,还有一些棋手表示不知道选什么好。这就是说,先走者与后走
者的机会比较接近均等了。
开幕前一天,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的杨佑家先生就规则主要是贴8点的问
题征求参赛棋手们的意见。日本棋手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不赞成,桥本昌二、武
宫正树、赵治勋和我国棋手认为可以试试。吴清源大师也认为既然应昌期花那么
多钱办这次大赛,又花了这么多年研究规则,不妨一试,好作比较。
8月2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方毅接见了应昌期和夫人以及各国参赛
的棋手和来宾,并举行了盛大的开幕酒会,到会者400余人。这是围棋故乡空前
的一次世界著名职业棋士的盛大赛事,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海
峡两岸的棋坛精英第一次聚集北京。各国围棋组织发来了贺电,旅居海外的著名
人士、围棋爱好者杨振宁、查良镛等来电祝贺。
两岸合作联手办成这样的弘扬炎黄文化的世界大赛,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为之
欢欣。台湾的一家报纸说,这是应昌期带着围棋到大陆来探亲的。笔者赞赏这样
富有乡情人情的评论。应昌期说他久仰陈毅元帅在中国大陆提倡围棋,并对方毅
继续推动围棋事业表示钦佩。方毅笑着对应昌期说:“你的名字就注定你要一生提
倡围棋,很感谢你。”海峡两岸都有这样的说法。台北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的门
口,挂着一位书法家张佛千写的对联:“昌兮所好技乃进道,期之必胜化而通神”。
“应氏杯”赛的各国棋手住在北京当时设备最现代化的香格里拉饭店,比赛亦
在饭店二楼大厅举行。接待比较周到,为棋手们提供了极大方便。我国棋手聂卫平
先后战胜美国棋手迈克·雷蒙五段、韩国棋手赵治勋九段,获得参加半决赛权。江
铸久胜武宫正树九段,但负于林海峰九段。马晓春负于藤泽秀行九段,刘小光负于
加藤正夫九段。我国旅澳的吴淞笙九段,以半目之差负于赵治勋九段。他移居澳洲
后,多是在当地下指导棋,没有机会与高段棋手切磋。“艺海行舟,不进则退。”他
这次比赛能下到这样的水平,已是难能可贵了。
赛前,金明带了河北深县大蜜桃来看望聂卫平与江铸久。我还是按照小聂的习
惯,买了两个西瓜。他这次的硬仗是对赵治勋,下得很漂亮,过惕生老人观战时说,
聂有80多目,赵只有60多目。他最后被判超时负,不过是挽回一点面子。观战室
里熙熙攘攘,有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以及香港、台湾的来宾。
16名棋手经过两轮淘汰,剩下聂卫平、曹薰铉、林海峰、藤泽秀行4人,有两
个中国人。下轮比赛将由聂卫平对藤泽秀行,林海峰对曹薰铉,这个结果太理想了。
应昌期和我们皆大欢喜,都希望聂与林能双双出线,这个世界围棋的决赛在中国人
之间进行,何等风光!在台北举行大概也不会有问题了。
“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赛在北京举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从哪方面说,
都比较圆满,应昌期极为满意。他是第一次到北京,时值初秋佳季。当我陪他乘车
在市区宽阔的街道行进时,他高兴地说:“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城市,我觉得北京最
好。”他在我面前评价北京,不必客气恭维,应是这位中国老人遍走东西洋都市后
的一番感受,至少反映了他在北京诸事如意的愉快心情。
8月24日上午,应昌期在他的房间召开“应氏杯”比赛委员会,商定半决赛
的地点在台北,以汉城为后补。韩国比赛委员尹奇铉力主在汉城举行。下午祖德
和画家黄胄以及王铭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应昌期夫妇。饭前在庭院的树荫下,应
昌期与张劲夫、金明等下了棋。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4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