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andy),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黑白世界预言家:曹志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20 14:51:25 1999), 转信

在当今中国,关心体育事业的人中间,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聂卫
平的,甚至在海外的华人世界里,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晓得聂卫平是
一位围棋界的“抗日英雄”。
在目前我国广大棋迷和关心围棋事业的人们里,不知道围棋评
论家曹志林大名的,恐怕也不多。曹志林是我国最有影响的报刊之
一《新民晚报》体育版的著名围棋评论员,他对一些重要国际围棋
大赛的预测文章总是让广大棋迷们有先睹为快之感。他的文章观点
鲜明,论据确凿,且生动流畅、文采斐然,其影响之大,无人能出
其左。因此,说曹志林是当今黑白世界的著名评论家恐怕亦不为溢
美之词。
但现在还知道曹志林少年时曾拥有过“曹高目”美称的人就为
数不多了。“曹高目”得名于曹志林少年时每局一律以高目起手。在
缁铢必较的现代围棋里,开局以高目起手是要有一定魄力和胸怀的,
由此可见曹志林年少时的一斑风采。说起“曹高目”的大名,他和
他少年时代的棋友、同学们是可以开怀一笑的。当时他在市青少年
体校围棋训练班,同学中有现上海围棋队教练邱鑫、现任职于中国
棋院的华以刚八段等。那时上海的《围棋》杂志每期都搞死活题征
答,获奖者可得20本《围棋》杂志,而上海地区则规定不得超过
5本。于是“曹高目”们便利用学校订阅的《围棋》,集体研究出答
案,又得到老师的首肯,自然百发百中。但这帮小棋手又生怕每次
都获奖会引起编辑部前辈们的不满,这就需要一些化名,于是如“
林福钊”等名字便应运而生。这些名字可谓是集体征答班子,“林”
取自于曹志林和潘秋荣里的两根“木”;“福”则是从邱礼加和宋连
富中借出的零件;“钊”则取自于邱鑫和华以刚。“林福昭”获奖了,
大家便一起欢呼雀跃,弄过几次以后就渐渐得意忘形了,小伙伴们
的绰号便堂而皇之地署在应征稿上寄往编辑部了,终于,“曹高目”
使得编辑部警觉起来,其实只需要看一下应征稿末的通讯地址就
可以知道这些都是青少年体校学生们的杰作了,一宗连环案就此
破获。
有趣的是曹志林先生现在就供职于这家围棋杂志,不过这家
改由上海市体委和《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杂志已更名为《新
民围棋》了,曹志林任副主编。这真是历史给曹志林开的一个小
玩笑。又象是围棋里的“扑子”,“曹高目”从《围棋》杂志里提
了一子,《新民围棋》却把“曹高目”从《围棋》整个儿反提过
来了!
谈到他是如何走上围棋之路的,曹志林先生很有一番感慨:“
任何人走上一条道路,机遇都是很重要的。”
曹志林小时候爱演戏。他的父亲是上海越剧院的编剧,父亲
不仅自己非常热爱剧作家这一行,而且希望曹志林长大之后能接
他的班。出于曹志林自己的喜好和父亲的热望,曹志林小时候就
在杨浦区少年宫演话剧。一天有人送给他家一副围棋,父亲就教
会了他,围棋乃文人之雅技嘛。当时他家对面住着长他几岁的、
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罗达成,罗是曹志林的朋友,自己在学国际
象棋,见到曹志林在摆弄围棋,自作主张地为曹志林在围棋班报
了名。那年是1962年,曹志林已经读初中,14岁了,按现有观
点看,起步已经是很迟了。但是曹志林就此迷上了围棋,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曹志林在围棋班上进步很快,学了10个月就代表
上海参加当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十省市少年围棋赛,并且
一举夺得大赛的第七名,曹志林的辉煌就此打开扉页--
  1963年,崭露头角的曹志林被选送到市青少年体校围棋班;
  1964年,锋芒渐露的曹志林被选入上海队,成为专业棋手;
  1965年,头角峥嵘的曹志林入选国家队。
“文革”后的1973年,专业棋手恢复训练;1974年,在成
都举行的全国围棋比赛中,曹志林一举夺得亚军(冠军为陈祖德、
第三名为聂卫平);
1975年,曹志林代表上海出战全运会围棋团体赛,陈祖德为
第一台,曹志林为第二台,华以刚为第三台;三人合力荣获团体
冠军。
1976年参加中国围棋代表团出访日本,在对日本棋手的7盘
棋里,取得4胜3负的好成绩,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曾战胜日
本九段棋手宫本义久;
1977年的全国围棋个人赛上,曹志林再次过关斩将,夺得亚
军(聂卫平为冠军)。
鉴于曹志林的赫赫战绩,国家体委授给他八段资格,当时我
国一共有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三个九段,和曹志林、王汝南、
华以刚三个八段。
在此之后,曹志林退出了专业棋手的行列,他以人生的大局
观将自己置于一个全新的世界--围棋评论。
在《新民围棋》编辑部里,曹志林先生回首往事,慨叹于“
机遇”二字。在他初学围棋的时候,在上海拍摄的电影《英雄小
八路》已经选定他担任小明这一角色,后来因为他突然失声才中
途放弃。假如无此变卦,也许曹志林早已是一位电影明星也未可
知。如果领略过曹志林在中央电视台围棋赛直播现场讲棋风采的
人,一定不会对此“假如”有所怀疑。因为曹志林完全是一位潇
洒小生的气派,他眉目英俊,倜傥风流,指点黑白大战,口若悬
河,且幽默风趣,出语生动,善于把博大精深的棋战讲得深入浅
出,善于在流畅的表述中恰到好处地卖个关子,操纵棋迷情绪如
在股掌之上,极富煽动力。
是啊,假如没人当初给曹家送那副围棋,假如罗达成没有自
作主张地为曹志林在围棋班报名……
不,假如曹志林早几年学棋,假如曹志林的围棋生涯里没有
“文化大革命”,事情又当如何?
现实是这些“假如”都不存在,现实是曹志林在这些“假如”
都没有来临时就抓住了机遇,现实是曹志林审慎而果断地急流勇
退、从黑白厮杀的行列中将自己人生的棋子投入到那黑白世界的
另一张棋盘上--大赛预测、围棋评论,那却真的是一个“假如”
的天地呵!
围棋巨擎吴清源曾以四字评说围棋:深不可测。然而曹志林
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偏偏要去预测“不可测”的东
西,是不是不知围棋之“深浅”呢?当然不是,曹志林是从围棋
之海泅渡过来的人,自然清楚那浩瀚大海的风浪险恶艰辛莫测,
但他更明白其壮丽无比的风光是多么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曹志
林退出专业棋手行列时,一是自己年岁已大,二是他看到以马晓
春、刘小光、曹大元、江铸久等为代表的年轻棋手已经锐气十足
地崛起于棋坛了,另一方面,我国的围棋评论事业却比较薄弱,
这对于专业队伍的提高和群众围棋事业的普及都是不利的。事实
上搞围棋评论需要评论者具有相当的围棋水平和文字水平,还要十
分谙熟中外棋界的人事,不是随便请一个人就可以顶上去的,曹
志林选择的这一条路,也可以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今曹志林已经记不起自己究竟写了多少篇围棋大赛的预测
文章了,反正他作为一位围棋评论家而声名鹊起、大名流播海内
外,是与牵动人心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同步发生的。当时聂卫平精
神抖擞、屡战屡胜,连下十余城;曹志林为其摇旗助威,他凭借
自己对中日棋手和棋战形势的透彻了解,在胜负预测上总是投聂
卫平的票,他投一次聂卫平的票,聂卫平就胜一次,一时搅得周
天鼎沸、人心消融,在举国上下一股围棋热中,造成了极为广泛
的影响。以我的棋艺,不敢妄评曹志林弈棋的特点,但我却敢于
说一说曹志林围棋预测文章的特点。他的文章观点鲜明,自有一
种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英雄本色。他甚至干脆就将文章的
题目写为“我投某某某一票”、“某某某凶多吉少”、这一类结论性
的语言,没有余地、不留退路。与那种“胜负五五开,临场看发
挥”式的模棱两可的文章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看这样的文章对
于迫切希望了解大赛前景的读者和棋迷来说,无疑是相当过瘾的。
我曾经问曹志林:“围棋的本质是不可测的,你这么做不是风
险太大了么?”
曹志林笑着安慰我:“风险是有一点,但不象你想象的那么大。
我在写预测文章时,并没有把预测得准不准看得太重。只要我讲
得有道理,我的观点就会成为读者的观点,预测对了,读者会很
高兴;预测错了,读者会为自己辩护。”曹志林认为好的预测文章
有两个条件,一是观点鲜明,你躲躲闪闪的,还成什么预测?二
是当比赛过去了你再会过头看看,觉得还是写得有道理,即使稍
有出入,大的方面对了,读者是可以谅解的。曹志林还告诉我,
有人曾经对他写的预测文章进行过统计,结论是百分之七十强预
测对了,错的还不到百分之三十。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
谓先知先觉的圣人,大约也不过如此吧!
曹志林最得意的一次预测是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聂卫平
与武宫正树的一局棋,他写的文章竟有洋洋洒洒一千余字。在详
尽地分析了双方的棋风和技术之后,曹志林下结论说:“这局棋
的序盘争夺决定优劣,五十步内可见胜负”,结果是聂卫平战略
得当,武宫正树第21手又下得不好,下到第48手战斗告一段落
时,聂卫平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并且将优势一直保持到最后
胜利。局后聂卫平对曹志林说:“比赛前我根本没有自信在五十步
内击败对方,真没有想到给你猜对了。”以后回忆这段经历时曹志
林讲:“当时我真是得意极了!”是啊,这种来自于对自己辛勤耕
耘之肯定的高兴,谁人不能理解呢?
当然,曹志林也有失败,最使他难忘的一次失败是预测第三
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曹大元对山城宏的一局棋。在曹大元上场之前,
曹志林对王群、钱宇平、芮乃伟、江铸久都不能阻挡住山城宏的
预测四的皆中,“故文章写得极为自信,认为能当此重任的非曹大
元莫属,结果却偏偏是曹大元输了。”于是曹志林遇到的熟人几乎
没有一个不对他开个善意的玩笑的:“怎么这次'豁边'了?”还有
人说:“这种预测纯粹是'搏眼子',哪有不失败的道理?”连国家
队的棋手也大都为曹志林的失败而高兴,因为如果曹志林真的成
了百发百中的“铁嘴”,那棋手们还怎么下棋呢?面对自己预测的
失败,曹志林心里也不好受。他在《文汇报》上撰文谈预测的甘
和苦时说:“天有不测风云,而体育预测远比天气难测。因为天气
变化一般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而体育竞赛,除了技术高低、风
格相克等因素外,还有棋手的竞技状态、心理变化、外界影响等
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千变万化,我又有什么特别的功能万无一失
呢?而写那种不担风险的预测文章,既非我所长,又非我所愿,
因此一度我几乎已决定今后不再写预测文章了。”也有不“幸灾乐
祸”的人,有的内行朋友劝他:“贝利那么有权威,预测足球也是
屡测屡错,你还有什么把握?不如写得圆滑点,少担点风险。”还
有位朋友诙谐地说:“你的预测还是不准一点好,否则,全国围棋
赛也不用比了,到时只要请你去分析一通,然后就排定坐次岂不
更好?”在来自正反两个方面的反响中,曹志林忽有所悟,他笑
了,豁达地笑了:“如果连自己也觉得自己的预测非准不可的话,
你又怎么能苛求别人谅解自己的失误呢?”于是他再次坚定了自
己的选择,“我想,我还是保持我的风格继续预测吧,因为这也是
预测风格的一种,至于结果是不是准,只要准的比不准多一些,
我便可以聊以自慰了。”曹志林不仅关心着各项国内外围棋大赛,
他还关心着我国青年棋手的成长--当一直不顺当的曹大元在中
日围棋擂台赛上连挫日方山城宏、片岗聪两员大将,曹志林异常
兴奋,当即写下题为《变得让人刮目相看》的文章对其大加赞赏,
他这样写到:”在棋风上,以前的曹大元就象他总是笑嘻嘻的脸
盘一样,'善良'有余,凶猛不足。他现在的风格引进了许多'韩国
流'的新下法。韩国棋风向来以'野性'和主动出击为基本特点,现
在曹大元有意识地借鉴韩国的风格,这就使曹大元本来棉花般柔
软的棋风中融进了一根根钢针般的锐利……面对成绩,曹大元
非但没有在心态上有丝毫的骄纵,在神情上没有丝毫的狂喜,
却反而有一种成熟男子的深沉,有一种常人不及的'淡泊',这是
让人感到意外和钦佩的。曹大元确确实实变了!”亲切、衷肯、
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关心着我国围棋事业的发展--在
前不久“名人”赛马晓春和罗洗河师徒相争时,两人心态不稳、
水准大失,曹志林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了其中“现实与观念的尴尬”,
《“师徒之争”的难堪》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文从分析他们
俩的心态入手,结合棋局的进程、和我国传统的“师徒观”,以及
日本、韩国的“内弟子”现象和其“恩返观”,一针见血地指出“
师徒之争”的难题已在第七届名人赛上投下“第一个不成功的阴
影”,其忧其患不由人不动容。他还关注着世界围棋发展的动态--
在我采访他时,他对韩国围棋的长足进步赞不绝口,他强调我国赛
制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在他对我提出的问题侃侃而谈时,我望
着他微胖的脸忽发奇想:假如没有这个健谈而又肯谈的人,我们
的围棋热会逊色几分呢?
曹志林,请你记住:在每一次围棋大赛来临前,棋迷们都在
聆听着来自你的声音!

*注:本文摘自《围棋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