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enius (黑侠),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南朝帝王迷恋围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08日19:00:5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东晋灭亡后,中国长期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方经历了宋(公元420-479年)、
齐(公元479-502年)、梁(公元502-557年)、陈(公元557-589年),史称南朝。南
朝时,统治阶级不思统一中国,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们大讲所谓“名士”风度,沉
醉琴棋书画、美酒佳肴。当时下围棋的人很多,皆因皇帝热衷此道。据史籍记载这一时
期喜欢下围棋的皇帝有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宋明帝刘或、齐高帝肖道成,齐武
帝肖赜,梁武帝肖衍,梁简文帝肖纲,梁宣帝肖(祭去掉下面的示然后再加上言),陈
武帝陈霸先,陈后主陈叔宝。这一时期是中国围棋发展的黄金时期,据说围棋盘从十七
道发展到十九道就是在这个时期。
这些帝王中特别是宋文帝、宋明帝、齐高帝、齐武帝、梁武帝,他们喜爱围棋达到
了迷恋的程度,演绎出了一幕幕有关围棋的悲喜剧。
宋文帝下棋喜欢赌,曾以宣城太守的官爵与三品棋士羊玄保作赌,结果羊玄保胜棋
获得这个职位。文帝说:“人当官不见得全靠才能,还需要运气。一旦有好位置空缺,
我总是想到羊玄保。”因为时刻惦记着羊玄保这位“棋友”,文帝竟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由此可见文帝的棋瘾非常大,达到了“爱屋及乌”的程度。但另一位下棋的大臣颜延
之的命运却与羊玄保不同,令人对文帝摸不透。
宋明帝刘或非常喜欢下围棋,他别出心裁设立了围棋州邑,命十二子建安王刘休仁
为大中正,国手王抗等为小中正。这“中正”是什么意思呢?本意是“大公至正”。魏
文帝时,朝廷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宋明帝参照此制将围棋也列为九个等级,据邯
郸淳所著《艺经》,这九品分为入神、坐照、具体、通幽、小巧、用智、斗力、若愚、
守拙,以一品入神为最高。宋明帝设置围棋州邑,开了围棋“专业管理”的先河,为选
拔棋手、整理棋谱、提高棋艺创造了条件。但他却是一位昏庸的皇帝,做了不少荒唐事
。
齐高帝和齐武帝这对父子还算不错。一次齐武帝肖赜与司徒王子良对弈,出手“狠
毒”,招招致命,只杀得对方丢盔弃甲,狼狈而败。有人对他说:“你和司徒对弈,不
应该如此凶狠,稍微平和一些,少赢一点,给他一个面子,这样对自己不是更有利吗?
”肖赜说:“我与人交往做事,从来没有打过妄语。”这里可以看出肖赜为人处事的率
真。的确,一盘棋输赢事小,如果弄虚作假就有损自己的人格。
梁武帝肖衍琴棋书画无不通,阴阳、纬侯、卜筮、占决无所不晓,可他在治理国家
大事上却是一个“低能儿”,最后竟被叛军所困,落了个身亡国灭的下场。肖衍的命运
不知道是他自己的个性决定的,还是封建君主制度的牺牲品。其实,肖衍是不愿意当皇
帝的,如果能完全按他自己的意愿选择,他会是一位“艺术大师”。肖衍曾经三番五次
想出家当和尚,但在那时,他哪里能够“得逞?”肖衍的围棋下得非常出色,对围棋的
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公元502-519年,肖衍命柳恽“品定棋谱”,根据棋手留下的棋谱评定品级,当时
有278人有资格列入品级,分别为一至九品。柳恽本人为第二品,肖衍的“逸品”就是那
时评定的,应该说这是一个“荣誉称号”,不代表实际水平,但据闻肖衍的实际水平也
属第二品。公元545年,肖衍又命陆云公对以往的品级进行审核,名曰“核定棋品”,真
正做到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肖衍不但命人品评棋谱,定立品级,还写了不少围棋著作,主要有《棋法》、《棋
评》、《围棋赋》、其中《围棋赋》被列为围棋“五赋三论”之中,可见其影响之大。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4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4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