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enius (黑侠),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王积薪观婆媳下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08日19:05:1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王积薪是唐代棋坛上的第一国手,生于武则天时期,家庭出生贫寒,父母早亡,从
小以砍柴谋生。他十分勤劳,砍下的柴草,堆积如山,故以“积薪”为名。
  那时佛教盛行,山林中寺庙颇多;庙中僧人也常下围棋。王积薪上山砍柴,每遇僧
人下棋, 在一旁观摩,兴趣盎然。很快学会了下棋,并和僧人对弈起来。僧人见他聪明
好学,进步很 快,便赠予棋图和《弈棋经》,鼓励他继续努力,一定大有希望。从此王
积薪棋艺更进一步,乡里全无敌手。僧人大喜,又赠予他马匹和路费,叫他到城里去找
高手较量。
  王积薪听说太原尉李九言府上正在举行围棋擂台赛,国手冯汪所向无敌。他决心要
去同冯汪较量一番,他骑着僧人送给他的马,带了棋盘棋子,沿途休息时遇到会下围棋
的人,就要手谈数局。一路上未有敌手。因此,《云仙杂记》中说:“王积薪每出游,
必携围棋短具,画纸为局,与棋子并盛竹筒中,系于车辕马鬣之间,道上虽遇匹夫,亦
与对手。胜则徵饼饵牛酒,取饱而去。”
  到了李九言府上,王积薪便与冯汪在府中金谷园对阵,连下九局,王积薪先以二比
四负于对方,但接着又连胜三局,以五比四取得最后胜利。后来王积薪将这九局棋加以
评注,成棋史上有名的《金谷园九局图》,流传与世。这九局棋下得非常激烈,惊险迭
起,唐代诗人韩屋以“眼病休看九局棋”的诗句加以形容。可想而知,双方扭杀的古棋
风,在王积薪对局中体现得非常突出。 王积薪战胜国手冯汪后,名声大振。中书令燕国
公张说便召他到家里当了一名棋客;后来又推荐他进入翰林院,做皇帝唐玄宗的棋待诏
,封为九品官,在宫中陪皇帝和亲王们下棋;并用空余时间研究棋艺理论,总结了前人
和他自己的对局经验,撰写了不少棋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围棋《十诀》。这《十诀》
词精意深而又通俗易懂,概括了围棋的基本原理。
  以后历代棋手,都奉为金科玉律。 除《十诀》和《金谷九局图》外,王积薪还著有
《棋诀》三卷、《凤池图》一卷。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因安禄山造反,逃往四川。王积薪也跟了去。在途中,一天夜
晚,王积薪借宿在一位老妇人家的屋檐下,听得屋内老妇人和她的媳妇躺在床上对话:
 “夜很长,一时也睡不着,咱们来下盘围棋吧!”老妇人说。 “好的。”媳妇回答。
 王积薪好不奇怪,心想:“屋里没有灯,躺在床上怎样下围棋呢?”便侧耳谛听着。 
“起东五南九放一子。”媳妇说。 “东五南十二放一子”老妇人回答。 “起西八南十
放一子。” “西九南十放一子。” …… 两人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总共下了三十六着棋
。忽听老妇人说:“你输了。我胜了九路。” 王积薪惊异不止,在乡村里竟有这样天才
的女棋手,不用棋盘、棋子,只是凭空想象,能下出这样的妙棋。他自叹不如。
  天亮后,他走进屋里,向老妇人请教说:“夜里听得你们口说下棋,十分钦佩,可
否给我指教一番?” 老妇人便叫王积薪摆出棋盘棋子来,由媳妇给他一一讲解昨夜下的
那局棋。王积新觉得这盘棋下得十分奇妙,便把它叫做“邓艾开蜀势”带回去认真研究
,大受教益,棋艺更进。
  后来他创造了一子解双征的奇妙着法。 经过多次战乱,王积薪写的棋谱都已失传了
,只有这一子解双征的着法还保存在宋代李逸民所著的《忘忧清乐集》中。从这一谱中
可以看出王积薪不同凡响的棋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