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nship (笑看风云@灌水之王), 信区: Fishing
标  题: (一)学习钓鲫鱼的启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Nov 20 16:03:28 2003), 站内信件


    1989年5月6日在杭州, 同年5月13日在北京,海峡两岸举行了两场钓鲫比赛,
结果前6名均被台北队所囊括。 为此,我对台北队的垂钓技艺进行了研究,阅读了
有关文章。他们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小渔钩、 极细的线,是钓鲫鱼的重要一环。这是由鲫鱼胆小而警觉、个体
较小的特点所决定的。台北队所用的脑线粗0.04毫米,主线粗0.07毫米,丸袖式
无倒刺渔钩4~6号,均为日本所产。
    2.长脑线、 立柱形两头带金属环的铅坠、漂坠搭配适当,反应灵敏。台北队
所用的脑线长度为33~50厘米。为什么要用长脑线?这是由鲫鱼叼食的特点所决定
的。在实验观察时,看到它的吞饵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是围着钓饵
转,有时用身体蹭或用尾巴扇。这时反应在短脑线的渔漂上,表现为上下抖动,提
竿时可能挂住鱼体或鱼尾,偶尔能提上岸,但绝大多数是空钩,或钩上挂点鳞片。
这种上下抖动的现象,若用长脑线(50厘米)就会消除,渔漂纹丝不动。
    第二阶段,经过看、围转、蹭或扇,感到无危险或口味适宜,将饵钩一口吞下,
叼着饵钩起游逃走。反应在长脑线渔漂上,是迅速下沉,见沉漂就提竿,十拿九稳
能得鱼。没有假信息,从来不送漂,这就是长脑线的优点。因为脑线和主线都很细,
酷似蛛丝,从而解除了鲫鱼的警觉,只见它头朝下、尾朝上一口吞下饵钩,抬头游
走。所以,出现“闷漂”和“领漂”。
    这对动作比较缓慢的老年垂钓者是比较适用的,就广大青壮年垂钓者而言,落
空的机会就更少了。立柱形两头带金属小环的铅坠,长约3.3~3.5厘米,上环与
主线联结,下环与长脑线打结,保持了原线固有的拉力强度。因为与金属小环联线
不存在线与线之间打结。根据渔漂的浮力大小,在立柱体上增加或减少卷上去的铅
皮重量,是十分便当的,可以把漂坠搭配到最佳灵敏度。台队的钓法是两条脑线各
拴一只渔钩,一长一短,上下仅差3.3~3.5厘米。好的漂坠状况是,下面那只渔
钩刚好擦地,上面的那只渔钩悬浮在水中,反应非常灵敏。我在仿效实践中,唯感
美中不足的,就是两条长脑线极易绞在一起。为了克服此弊,可把脑线与下金属环
联结处, 各加衬一段长约2厘米的细小塑料管,从管中穿线,并固定在金属环的两
侧,使两条长脑线分开,并保持5~7厘米的间距。
    3.拉直主线, 为缩短提竿时间创造了条件。投钩之后就把主线拉直,并把竿
梢插入水中。这样,能抗风,防止钓竿晃动,保持渔漂的稳定性。这是台北选手的
第三种做法。需要注意的是,把主线拉直后的多余线段不好处理。为此,可将威海
产450厘米长手竿装上导线环,安上小102型绕线轮,使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不仅
是钓鲫鱼的常用竿,用小铅坠能甩出30多米远,钓其他底层鱼,代海竿用也挺好。
或在手竿柄节上装一个塑料圆盘式绕线轮(渔具店有售),在其与竿相衔接处,夹
入一小条塑料板(如废旧的X光胶片) ,剪成6×2厘米的长条,固定在绕线盘与竿
柄衔接处,摇盘收直主线后,把线勒入此夹缝中。假若大鱼上钩后,鱼要线时又可
自由抽出——拉动绕线盘倒转。为使竿与线保持一体或不乱线,可根据竿身的长度,
套上3~5条扎辫子用的橡皮筋。为了使上线下线方便,可在主线上穿入长2.5厘米
的气门心,上线时把气门心套在竿梢上即可,下线时从气门心中抽出竿梢即可收线。
经过这样改装后的手竿,不仅钓鲫鱼时好用,钓其他鱼也好用。
   台北队参赛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都是钓鲫鱼专门研究团体——“名人会”的会
员,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钓鲫技术,并用比赛等各种形式进行实地训练,对钓技精
益求精,曾在世界性钓鲫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钓具方面也比较先进,如用日本产
的5.4米碳素竿, 其重量仅有145克,既轻便,又有高强度。抽拉式竿架,既能调
长度又可调角度。伸缩式两节的抄网把柄,既方便,又灵活。岛内还有专门生产各
种鱼饵的工厂,有香型独特专用于钓鲫鱼的饵料。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

--

心灵应该象一朵白花:洁白,纯净;
信仰应该象一朵红花:坚贞,赤诚;
人格应该像一棵参天大树:高尚,挺拔。  
ftp://202.118.230.233/5上载incoming/1/9.gif
http://nna.vicp.net/lb5000/usr/6/6_371.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61.55.134.161]

※ 修改:.gunship 於 Nov 20 16:04:28 2003 修改本文.[FROM: 61.55.134.16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