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ataixiang (米兰的小铁匠^不回争议贴^湖人明年再来^), 信区: WorldCup2006
标  题: 第六届世界杯 瑞典 1958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May 26 11:54:35 2006)

继瑞士之后,瑞典成为1958年第6届FIFA世界杯™赛的主办国。1956年的10月16日,
世界杯的创始人——法国人雷米特(Jules Rimet)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在17岁小将贝利的激励下,巴西队首次捧杯。贝利在同威尔士队的比赛中打进一球,在半
决赛巴西队5-2击败法国队的比赛中,贝利上演帽子戏法,而在最后决赛中,他又有两球入
账,帮助巴西队以5-2战胜东道主。 

法国人仅仅方丹一名法国人就在本届杯赛中攻入13球,创造了一项至今无人超越的纪录。
这也是第一届出现0-0的比赛结果的FIFA世界杯TM:英格兰队和巴西队在首轮比赛中互交白
卷。 

通过电视走向世界

1958年的FIFA世界杯TM第一次进行了电视转播,从而令全世界都可以欣赏到现代足球运动
和技术精湛的球星们:科帕、方丹、查尔顿、雅辛、加林查、瓦瓦和贝利。年仅17岁的贝
利攻入6球,其中包括决赛的两粒入球,而巴西队也最终摘得了世界冠军的头衔。 

你知道吗? 
1954年世界杯赛的实况录像开始通过电视进入千家万户,而本届杯赛更是引入了电视直播
,足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八年前在里约热内卢惜败于乌拉圭队之后,巴西队终
于圆了世界杯之梦。有了贝利的他们势不可挡,成为本届世界杯无可争议的霸主。另外还
有一名球员不应被忘记——马里奥·扎加洛,他在1962年随同巴西队获得了第二个世界杯
冠军,1970年又作为巴西队的教练再次获得成功,将雷米特杯永久的留在了巴西。 

在世界杯的总射手榜上,穆勒(1970年和1974年)以14粒进球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13
球的方丹,贝利在他所参加的四届世界杯(1958-1970年)中都有进球,并以总数12球排在
第三位。看起来这样的纪录很难在韩日世界杯上被打破,目前最接近以上三人的是阿根廷
射手巴蒂斯图塔,他在1994年和1998年世界杯中共打入了9个进球。 
第六届FIFA世界杯TM还创造了另外一项新的纪录——共有55个国家参加此次杯赛。预选赛
的一些结果令人目瞪口呆:比利时、荷兰、瑞士、西班牙、乌拉圭甚至意大利全都惨遭淘
汰。决赛阶段的首轮比赛使观众们有机会看到一些新的足球国家,比如威尔士、北爱尔兰
、前苏联和瑞典。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法国队。科帕、皮安托尼和方丹组成的进攻铁三角吸引了所有人的
目光。“蓝衣军团”法国队赢得了一系列荣誉:最佳射手方丹(一人攻入13球,这一纪录
至今无人打破,看来已经不大可能被超越),攻击力最强的球队(法国队共打进23球)以
及由一个国际评审团选出的最佳球员科帕。法国队在三场小组赛中打进11球,以小组头名
的身份晋级。然而,他们创造的神话在半决赛遭遇夺冠大热门巴西队后嘎然而止。 

在1950年和1954年连续两届世界杯赛上失望而归后,巴西人终于得偿所愿。amends.他们在
强手云集的小组中力压奥地利(3-0)、英格兰(0-0)和前苏联(2-0)取得头名。在决赛对威尔
士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巴西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依靠贝利的精彩进球击败对
手。这是贝利在FIFA世界杯TM上攻入的首粒进球——一颗巨星从此冉冉升起。半决赛上,
贝利继续着神奇的表现,就算是强大的法国队也无法阻止他一次又一次地进球.

功利足球对垒艺术足球 

巴西队再一次闯入决赛,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是瑞典。东道主能够闯入决赛出乎所有人的意
料,因为这是一支为了参加世界杯才临时拼凑的队伍。此前,在意大利联赛效力的职业球
员是否可以参加世界杯的问题曾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然而事实证明瑞典队是一支强大
的球队,他们在半决赛中以3-1将卫冕冠军西德队斩于马下。在功利足球对阵艺术足球的决
赛中,前者在一开始占据了上风。自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巴西队首次在比赛中落后。然
而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扎加洛、瓦瓦的进球特别是贝利的梅开二度帮助他们以
5-2的比分赢得了首座世界杯奖杯。比赛结束后,巴西队队长贝里尼从国际足联主席德雷里
手中接过了梦寐以求的金杯。

奖项
冠军 巴西 
亚军 瑞典 
季军 法国 
第四名 德国 
adidas 金鞋奖得主 朱斯特-方丹 (法国) 13 

--

再不回帖我就哭给你看~
http://ark.hit.edu.cn/luntan/attachments/2003728183154_xLdD.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5.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