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bertfool (海螺=闭关修炼中=慎戒废忘~~), 信区: Euro2004
标 题: 虚无飘渺的越位[3](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20 15:47:54 2004), 转信
虛無飄渺的越位 系列之三【越位規則】
游翔瑋
12-11 11:14
------------------------------------------------------------------------
--------
那麼,現今足球規則裡的越位,到底是怎麼定義的呢?讓我們翻開「足球規則」,
好好研究一番吧!在越位規則中,又可細分成四大要素:分別是越位位置、判罰越
位、不判罰越位、罰責。別急,一個一個慢慢討論吧!
越位位置:
他比球和對方最後第二名球員,還要更接近對方的球門線。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喔!
就是球員光只有處在越位位置,只是滿足了越位的第一要件,還不一定構成「越位
」喔!越位還需要第二個要件才能成立,所以要越位也不是這麼容易嘛!
知道了什麼是越位位置,那麼什麼情形「不處於越位位置」呢?球員有三種情形不
是處於越位位置,分別是
1 他在己方的半場
2 他與對方最後第二名球員平行
3 他與對方最後兩名球員平行
而在什麼樣的情況,裁判會判罰越位呢?正如同前文所說,判罰越位要有兩個條件
成立,當一球員在越位位置(越位的第一要件成立),在同隊隊員踢或觸及球的一瞬
間,裁判認為他介入比賽(越位的第二要件),有以下情形,才判罰越位:
1 影響比賽
2 影響對方球員
3 在越位位置而獲得利益
越位最難懂,也最容易產生爭議的就在這裡。第一,越位與否,要看同隊隊員在觸
及球的「一瞬間」!第二,裁判認為處於越位位置的隊員,有「介入比賽的意圖」
。而這就是足球規則上,所賦予裁判的權利了,處於越位位置的球員,是否有介入
比賽的意圖,一切都必須是裁判的自由心證。
單憑裁判的主觀判斷越位與否,產生了相當多的爭論。但裁判也是人,跟我們一樣
只有兩隻眼睛可以做判斷,更何況我們在電視機前面,有數十架,甚至百架的攝影
機,為我們捕捉最正確的畫面,讓我們有依據可以大聲斥責裁判的誤判。於是,有
人提出是否可以考慮在美式足球一樣,利用錄影來幫忙判定越位,可是這樣,比賽
的流暢性將會被打斷。所以,目前我們只能完全信任裁判將會做出最公正的判決,
套句足球比賽開賽前,裁判最常講的一句話:「一切以裁判哨音為準!」
不過,有三種情形,就算是球員處於越位位置,且當同隊隊友觸及球的一瞬間,有
介入比賽的意圖,但裁判卻不會吹判越位:第一點是裁判收了黑錢。喔!不不不!
規則裡沒列入這一條!規則裡寫的是:
一球員在以下情形直接得球,不判罰越位:
1 球門球
2 擲球入場
3 角球
所以,去年歐冠盃冠軍賽,皇家馬德里的明星前鋒勞爾(Raul),在越位位置接獲隊
友擲入場的球,瀟灑地送入球門的得分是有效的!而在開角球時,也不存在越位,
所以開角球時,總會有一個球員負責干擾守門員的視線,在由其他隊員完成射門、
頭捶等任務的戰術配合。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規則裡明文寫著是「直接得球」
喔!所以,只要當球門球、界外球、角球一開出來,球兒碰到其他的球員,越位的
效力就開始作用了喔!
呼!越位的四個要素剩下最後一個,也是比較單純的一個。就是關於越位的罰責,
嗯!有始有終的研究一下吧!
對於任何越位,裁判應判由對方在越位發生地點,罰一間接自由球。如果越位地點
在對方球門區內,則間接自由球可以在球門區內任何一點踢球。
所以,只要裁判吹判了越位,就可以看見防守球員把球放在越位的發生地點,然後
開出。附帶一提的是,越位的罰責是判一個「間接自由球」。間接自由球踢出後,
在球進入球門之前,必須觸及另一球員,才算進球有效。所以對方越位後,己方得
到了一個間接自由球的機會,也不要太興奮地大腳開到對方球門,這樣得分是不算
的喔!
看過了越位的來源、越位的歷史沿革、以及越位規則的研究,不知道大家對於越位
有沒有比較了解呢?如果還是霧沙沙的話,也沒有關係,記得下次,當心中又對越
位產生疑問時,就再把這篇文章拿出來看一下!相信隨著看球經驗的累積,很快,
大家就可以分辨什麼樣的情況才構成越位。但是,別忘了,裁判的主觀認定,也決
定了越位的成立與否,假如您不認同裁判大人的判決的話,送您足球賽場上的一句
話作為本文的結尾:「一切以裁判哨音為準。」
本文轉載自九月號
《足球主義雜誌》
------------------------------------------------------------------------
--------
--
“啊,妈妈啊,天有多高。。海有多深。。?”屈原仰头自问。
热爱永恒的橙色14号~~~~冲啊~~~~~荷兰的艺术家们~~~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8.4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