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baggio (我爱MM ^^), 信区: Euro2004
标  题: 守门员的手套 陈克 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26 03:29:23 2004),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ootball 讨论区 】
发信人: robaggio (我爱MM ^^),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守门员的手套 陈克 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26 03:26:23 2004), 转信


发信人: karenwy (melancholy), 信区: WorldSoccer
标  题: 守门员的手套 陈克 zz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Jun 25 21:26:50 2004), 站内

似乎昨天最后里卡多没带手套,不知道是不是尤西比奥支招。

有谁注意过足球场上守门员戴的手套?一双手套能用多久?守门员在比赛时为什么总爱
往手套上吐唾沫?您想过这些问题吗?
  守门员的手套,跨越了时间的变迁,由最初的毛织到后来的乳胶制,就像那个圆圆
的足球一样,它们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演变,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们已成为足坛
人士注意的焦点之一。
  早期流行徒手上阵
  温布利球场,1934年足总杯赛,曼城队2比1胜朴茨茅斯队,曼城队的守门员
弗兰克·斯威夫特在比赛中大放异彩扑出了不少险球,而这位于1946年成为英格兰
队历史上第一位守门员的门将——当时手上拿着的是棕榈叶!他的手套呢?被丢在球网
里,因为在这样的大赛里,他戴上手套就会找不到感觉,手就会打颤!尽管他赛后承认
:没有挡住朴茨茅斯进的那个球与未戴手套也有关系。
  守门员可以戴手套被订入到足球游戏规则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5年,但除了
斯威夫特之外,不愿带手套的守门员一直大有人在,二十年代的法国队门将夏依里古埃
就宁愿光着手而不戴柔软的毛手套。总体来说,在“二战”以前,欧洲足坛门将流行的
是徒手或用皮手套。那时,手套对于门将的主要作用是御寒!1949年法国《队报》
的记者丹尼斯还写了一篇名为《门将的盔甲》文章,建议各队的守门员应该像中世纪的
骑士一样披挂上阵——头顶鸭舌帽,手上戴着手套。
  七十年代法国队的门将卡尔纽斯说:“我当时在巴黎俱乐部踢球期间,有一天无意
中走到一家名为‘小水手’的海上用品商店,在那里我发现了海员用的毛手套,戴上去
感觉很好,我就戴着它来守门。后来,其他队的守门员也一下子都效仿起来,海员的手
套成了那时赛场上的时髦物。不过,总的来说当场地不滑、而且比赛是在星期六下午举
行时,我们总是光着手参加比赛,而只有在晚上比赛时我们才流行戴手套。”
  也就是在那个时期,一种新的理念出现了,有网眼的手套似乎更管用,而以前有些
守门员为了抓牢球,甚至还往手套上涂树脂。“以前我们没有订立特别的合同条款,手
套也不是用什么特别工艺制造的,俱乐部只给我们钱,让我们自己去买。而一双手套几
乎可用一个赛季。”一位那时的法甲球队门将回忆道。不过,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手套
开始与门将分不开了,守门员们开始承认,“没有手套我们漏球的可能性会更大,那样
就有可能犯更多的错误。抓球时更需异常小心,尤其是在场地湿滑时。”
  今年刚从法国队退役的门将拉玛是在里尔队开始其职业生涯的头3个月的,在此期
间他甚至一直是光着手上场的。他说:“与以前相比,现在我们在拿球、扑球的整体技
术上都有了很大进步,而在今天守门员不戴手套就像身体有缺陷一样,尤其是在足球制
造工艺完全改变了以后,足球飞行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不听话’了。”
为双手寻找伴侣
  手套是守门员的宝贝,就像小提琴对于演奏家一样。“在本赛季开始时,我接触了
一位新的手套供应商,但戴上他们的产品抓球时感觉并不是太好,于是我还是回头找我
的原合作伙伴UHLSPORT。”法籍门将贾诺说。而欧塞尔队门将古尔则说:“我
3年来用的都是同一品牌的手套,针线缝制的手腕部分很长,泡沫能保护四分之三的手
指部分,大拇指则被完全包起来——泡沫的质量实在是好得难以置信。”“当然,拥有
合适的、优质的手套固然是成功的第一步,但能否扑住球主要还是看双手的技术了。”
这一点古尔很清楚。
  其实,每个守门员都有自己的标准,是平缝还是反方向缝?手腕部分是长还是短?
手套厚还是不太厚?紧贴皮肤还是留有一定的空间……当然,在选择手套时外观不是主
要因素,其制造工艺精密与否才是守门员关心的问题。“我用的手套里面的泡沫都特别
柔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冲击的程度。”使用阿迪达斯牌手套的里乌说。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使新手套尽快顺手?它能用多久?古尔回答说:“这需要乳胶
(一种更富有弹性与耐磨力的橡胶)制的泡沫,才能够完全发挥其粘性。在训练中我的
手套一般用两至三次,直到里面的泡沫变得带有一点玫瑰红色。”“比赛前一周,我会
把手套拿到水龙头下面去冲,使它们看上去就像压了一层薄膜。”这是另一个守门员瓦
尔缪兹的方法。古尔还用守门员的专用语回答了为什么在比赛前和比赛中间往手套上吐
唾沫:“这是我们的方程式——湿润的泡沫+干躁的球=拔火罐(能吸住球)。这已经
成为了一种条件反射,甚至是一种怪癖,有时纯粹是一种无意识的动作。”
  在谈到手套的舒适感时,每个门将也有不同的喜好,“我不喜欢在比赛中间换手套
,因此,在雨下得很大的时候,中场休息期间我都会想办法让手套尽快变干。更衣室有
烘干器,因此我可以在中场休息的15分钟内把它们烘得格外干躁。”守门员鲁迪说。
不过,瓦尔缪兹则与鲁迪不同:“遇到这种情况,下半场我就会换一双手套。”
  欧洲的守门员平均每5场比赛换一双手套。心理学家也许还会告诉你一种现象:一
般输了一场比赛之后,守门员往往就会把当场戴的手套扔掉,好就此丢掉晦气。
  不过球场上的有些情况往往是守门员意想不到的,就像前圣艾蒂安队门将卡尔纽斯
曾遇到的一样,“一次我到马赛打客场比赛,赛前我戴着备用手套做热身,而将帽子和
比赛用手套丢在球网里。但当我站在球门线上准备开始比赛时,我忽然发现它们都不见
了。我要说的是——马赛队的支持者当时离球门太近了。”
  各路门神各有所好
  守门员手套当今六大品牌的最新款式是:1、恩宝:乳胶泡沫厚4毫米,手背部分
用PVA制造,手套下端用宽带全封口;2、阿迪达斯:手掌部分是用经过碳纤维处理
的乳胶制成,而加入一定的塑料成份更有利于保护手指,尤其是小拇指;3、耐克:乳
胶泡沫厚3毫米,手套下端封口部分很系统,而缠在手腕正面的封口带子则隐藏在手套
里;4、UHLSPORT:乳胶泡沫中加入了粘性成份,手套里有可以调节、保持温
度的材料,下端封口部分的绷带非常宽;5、REUSCH:手指部位由五个独立的部
分组成,使之不能转成180度,以尽量避免手指扭伤,而手掌部分则完全是乳胶制成
,并且反方向缝制;6、DECATHLON(德卡特龙):乳胶泡沫厚4毫米,手指
周围有空心部分以便通风,大拇指部分内侧是双层缝制。
  法国队一号门将巴特斯用的是阿迪达斯手套,21岁以下青年队国门朗德鲁则用耐
克手套,上述两个厂家和彪马、恩宝一样,一直都在积极寻找球星做自己品牌的代言人
。实际上,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守门员手套日新月异,样式也越来越好看。不过,上面介
绍的REUSCH品牌则是厂家对未来的一个押注,因为它预示着一种方向:手套也正
在努力朝着保护手、保护手指的安全防卫方向发展。新一代的门将如巴西队的迪达用的
就是这一新式品牌。



--
               .----.
            _.'__    `.      Hey,猪,don't make it bad.
        .--(#)(##)---/#\     Take a sad song,And make it better. 
      .' @          /###\    
      :         ,   #####    JOE COOL SAYS "NO WAY" TO EVERYTHING 
       `-..__.-' 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0.46.72.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1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