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临门一吻》第八章-有一点心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2月13日12:34:4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听到司马慧"命令般"的口吻,彭一峰愣了一下,他忙不迭地把放在车上仪表盘槽里
的手机递了过去。
司马慧抓过手机就开始拨打。在她按手机上的号码键的时候,彭一峰下意识地在心
里数着拨号音响起的次数--"1、2、3……8",听到司马慧拨了八位数之后就把手机移向
自己的耳边,彭一峰幽幽地说道:"小姐,没拨0-1-0吧?"
彭一峰目不斜视居然可以听出自己没拨0-1-0,这让司马慧不由得吃了一惊。迟疑片
刻,她开始重新拨打着电话。
"等会儿。"彭一峰加大油门,几秒钟之后,车子正好开到建国门立交桥的桥下。
彭一峰把车停靠在立交桥下的路边,打开临时停车的指示蹦灯,头也不回地便下了
车。
虽然天降大雨,但是桥下却还算干爽。彭一峰斜靠在车后面的桥基上,掏出烟点上
。
滂沱的大雨,让空气中飘散着一股泥土的芳香;偶尔飞驶的车辆路过彭一峰和他的
车前的时候,司机都会不约而同地放慢速度,想看个究竟。
一辆红色的夏利出租车晃晃悠悠地驶近,最终还是停了下来。开车的那位"小四张"
的"的哥"下了车,冲着彭一峰热情地问道:"兄弟,怎么着?车坏了?用拖车吗?"
彭一峰笑着摆了摆手。
"我跟您说,别找什么救援公司,'黑'着呢!没二百下不来!让我帮你拖,'五张'就
行……""的哥"认准要挣彭一峰这笔拖车费了。
彭一峰心里有点烦,又不好意思不搭理人家。他把手中的烟蒂用指头弹到远处:"谢
了,老哥!不瞒您说,我车没事儿,我正等着看有没有谁的车坏了,好帮谁拖拖呢!"
那"的哥"脸上的笑容立马消失了,悻悻地转身上了车,继续拉活去了。望着夏利孤
独远去的背影,彭一峰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立交桥底下发出了异常响亮的阵
阵回声。
车门开了,司马慧走下来。"我打完电话了。"她小声对彭一峰说道。
司马慧的情绪似乎平静了许多。也许是刚才彭一峰将她一个人留在车里打电话的绅
士举动,让她多少感到有些过意不去。等车子重新上路,司马慧主动对彭一峰说:"你知
道吗?虽然才来报社几天,但我听到了许多关于你的故事……"
"噢?是吗?没什么'好话'吧?"彭一峰自嘲地说。
"好话、坏话都有吧。不过,我倒觉得你这人……"
"咦?雨停了?!"彭一峰兴奋地大叫一声,似乎他对司马慧的话并不太感兴趣。
上了朝阳门桥,右拐;在丰联广场路口再右拐……按照司马慧的指示,彭一峰把车
停在一栋塔楼前面。
"我到了。谢谢你送我。"司马慧礼貌地说道。
"那什么……"彭一峰想了想说,"明儿你们部要是没什么事儿,不行你就晚点儿上班
吧。我明儿上午给你们方主任打个电话,替你请个假……"
"谢谢了!对了,你不让我叫你'彭老师',那以后我该怎么叫你呢?"司马慧认真地
问道。
"嗯--,叫'峰'……肯定是不合适了……"彭一峰的话让司马慧忍不住笑了起来。
"开玩笑呢。"彭一峰接着说,"就叫我的名字吧。"
"好吧,彭一峰,再见!"司马慧说着开门下了车。
彭一峰没有马上开车离去。他向站在车外的司马慧挥了挥手,直到司马慧的身影转
身消失在那座塔楼的门洞里……
回到家,冲了个凉,坐在沙发上,彭一峰用遥控器对着已经没什么像样节目的电视
,胡乱拨了一气。
像是突然间想起了什么,他开始猫腰在堆满报纸、杂志的书柜下层里"翻箱倒柜"。
终于,他找到了要找的东西--《内田有纪写真集》,那是一年前他随龙生队去大连采访
联赛时,在大连开发区一家日式餐馆为客人候餐准备的一大摞日本原版杂志中,无意中
发现的。因为一直把内田有纪视为自己的"梦中情人",所以,他愣是塞给餐馆老板娘二
百块钱,执着地买下了这本已经被许多人翻看得半新不旧的写真集。
"彭一峰'疯'了!"的"新闻",也因此旋即在那次同去大连的记者及龙生队队员中间
传开了。
写真集里的内田有纪,变换着不同的服饰、表情和姿态。但是,彭一峰仍然觉得司
马慧和内田有纪简直太像了。有一刻,彭一峰甚至想到:"她俩会不会是同父异母或者同
母异父的关系?"
从外形到气质,司马慧真的和内田有纪如同一对亲姐妹。
彭一峰斜躺在沙发上,回想着整个晚上和司马慧在一起的情景。只不过他的耳边总
是无法摆脱掉那听起来有些尖利恼人的BP机的"嘀!嘀!嘀!"的声音。
"那会是谁,是她的什么人呢?"彭一峰想着想着睡着了……
楼下那所小学校大喇叭里传出的铿锵有力,而又略显刺耳的广播体操的音乐声,穿
过敞开的窗户,响彻了整间屋子。
艰难地睁开眼睛,抬头看了看桌上的闹钟:10点一刻。彭一峰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答
应司马慧帮她请假的事。
"请转文化部主任办公室……方主任吧,我,体育部小彭……"彭一峰打通了报社总
机。
"呦!今儿怎么起得有点儿早啊!"方主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跟您说个事儿。昨儿司马慧夜里到部里看我们出报来着,一直盯到完,到家都半夜
1点多了。我自作主张,放了她半天儿假,得跟您打声招呼,您可千万别生气……"彭一
峰一五一十地向方主任汇报道。
"噢--可人家都来了,在班儿上呢!"
"是吗?"彭一峰的口气有点将信将疑。
"不信?,你等一下啊,司马慧--"得,方主任扯开嗓门在电话那头大叫起来。
彭一峰有点后悔,不该多嘴说"是吗"两个字。举着电话的他,也因为方主任的喊声
,心变得"咚咚"直跳起来。
"喂,你好!"司马慧圆润的嗓音要比那广播体操的伴奏声动听多了。
"哦,我是彭一峰。"彭一峰对着话筒说:"我还说打电话帮你向主任请假呢,可……
"
"我以为你开玩笑呢!"司马慧笑着说,"没事儿,反正我一个人在家也没什么事儿…
…"
彭一峰从电话的背景声中听到了方姐的伴音:"怎么着?这么快就进入角色啦?"
"没有!主任!"司马慧不好意思地辩解道,马上冲着电话里的彭一峰说:"我们主任
说我了,我挂了啊!"
挂了电话的司马慧正想转身离开,方主任却把她叫住了。
"司马啊,你能主动地去熟悉体育部的工作,这挺好的。"--方主任没忘了表扬自己
的部下。接着,她又说道:"彭一峰这小子我比较了解,人本质上不错,有才气也挺勤奋
……不过,生活上嘛……"
一直低着头的司马慧听见方主任欲言又止,不自觉地抬起头,那样子似乎是很想再
听下去。
"基本上属于'不能自理'。"方主任的话,把她自己都给说乐了。
如果是平常,打完电话的彭一峰肯定还要继续睡上个"回笼觉"。可是,刚才和司马
慧的通话,却让他再也睡不着了。
他从地上拾起昨天夜里找出来的那本《内田有纪写真集》,又认认真真地翻看了一
遍。
不过,这一次,彭一峰却从写真集,很快联想起了除司马慧之外的另外一个人--怡
静。他已经有好几天没给怡静打电话了。
彭一峰拨通了怡静的手机--
"你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电话那头的怡静也发出了与方主任同样的疑问。
"噢,没什么。昨儿完事还算早,你在哪儿呢?"
"在团里呢,刚排练完。对了,我早上买了一份你们的《都市报》,我看报摊上卖得
挺火的。"
自打认识彭一峰以来,怡静知道每个礼拜一报上有彭一峰他们编的足球周刊,便一
直在坚持购买《都市报》看。
彭一峰听了怡静的话,很是舒心--显然他认为足球周刊是报纸卖得火的根本原因。
但是,怡静接下来的话却让彭一峰感到了一丝难堪。
"我觉得你们整个报纸,头版的那副大照片特吸引人,张艺谋、姜文、瞿颖三人表情
各不相同,服装也穿得很有个性……拍得真好。我看到摄影的署名是'司马慧',新来的
吧?我以前没见过……"怡静很兴奋地一口气点评完。
怡静说出"司马慧"3个字的时候,彭一峰的心头不禁一惊。有点象上学考试时,正想
偷看一眼旁边同学的考卷,却突然被监考老师大喝了一声的那种感觉。
"瞧瞧,你都快成我们的专业评报员了。"彭一峰掩饰地对怡静说道。
听到彭一峰夸奖自己,怡静在电话里开心地笑了。
"柳妙怎么样?你知道她和罗亮掰了吗?"
"你知道啦?!"怡静显得很惊诧。
"咳,不就新认识一款爷吗?要我说这事挺好,各走各的路呗!"彭一峰一副超脱的
口气。
怡静说:"是昨天还是前天来着,柳妙跟我说她想辞职不干了。我问她那干啥去,她
说'嫁人',我问她嫁谁,她说'没准儿'……反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过罗亮一定
很难受,他对柳妙真的很上心,你别忘了多劝劝罗亮。"
"我知道,过上一段时间也就淡了。"彭一峰说。
彭一峰一直觉得怡静是一个非常非常懂事的女孩。
实际上,半年前在那次Party上,彭一峰见到和柳妙在一起的怡静的时候,第一感觉
是怡静有点"假正经",一副分寸有度的举止言谈。他曾经试着想把怡静发展成自己的"临
时女友",直至后来一次他将怡静带回自己的住处,一起看一张好莱坞影碟,画面上男女
主人公忘情地在床上翻滚的时候,他发现怡静竟红着脸低下了头……
那天,彭一峰将怡静揽入怀中,在她的身边轻声地问:"说实话,有过没有?"
浑身发抖的怡静用发抖的声音不解地问:"你说什么?什么有过没有?"
彭一峰笑了。他缓缓地松开抱着怡静的双手,他知道,怡静是"真正经"。
"没事儿。我送你回家吧!"彭一峰后来说。
"好吧!"慌里慌张的怡静机械地点着头。
那是两人认识以来,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的亲昵举动。打那以后,彭一峰再没对怡
静有过任何的"邪念"与"恶行"。这一点,连见多识广的柳妙开始都不信,最后也信了。
彭一峰有一次和罗亮谈起怡静时说:"说真的,哥儿们真'不忍心'……"
手机响了,彭一峰的回忆也告一段落--是罗亮打来的。
"亮子,昨儿忙没打电话,你在哪儿呢?"
"刚回队里。昨儿回了趟家,陪老爷子出去吃了顿饭。"
"对了,队里中午从成都回来,你别忘了到楼底下接一下。"彭一峰认真地提醒罗亮
。
每个球队里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球队出发到外地打比赛或者打完比赛从外地回
来,那些不随队的替补或者能动弹的伤病号,都要在门口接送自己的教练和队友。彭一
峰担心心情不好的罗亮,破了这条规矩,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罗亮深知彭一峰是为自己好,所以很听话地说:"不会忘的。"
"下午我去队里,想找老张聊聊,做个采访,要不晚上咱俩一块吃饭吧。"彭一峰说
。
"行,那我在队里等你。"
连着好几个晚上,罗亮一直没怎么睡好觉。事业与感情的双重打击,让他几乎难以
承受。
昨天回家,他强作笑颜硬是带父亲出去吃了一顿高档海鲜,花了小一千块钱。父亲
也从报上看到了罗亮违纪被停止训练、罚款的消息,他对儿子说:"亮子,你大了,不能
再像小的时候一样冲动了。你妈为支持你踢球吃了不少苦,担了不少心,她不在了,你
得对得起她啊……"
罗亮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放心吧,爸,我会改的。"
在队里吃完午饭,罗亮看了看表,估计飞机早就到了。于是,他走出宿舍楼,准备
迎接教练、队友的归来。
几乎同时,赵军左脚上缠着厚厚的绷带,一拐一拐地从楼里出来。他也是看着时间
,到楼门口来执行那不成文的队规的。
两个人相距仅仅几米,都显得有一点不太自然。罗亮还是觉得在赵军受伤这件事上
,自己有些理亏。虽然他始终有点看不惯对方的性格为人,但还是主动和赵军打了招呼
。
"怎么样?好点了吗?"
赵军没想到罗亮会主动和自己说话,就像当初罗亮没想到赵军会在队会上,提出俱
乐部对自己的处罚"太重了"一样。
"本来也没什么大事儿,过两天就可以活动了。"赵军看了一眼罗亮,微笑着说道。
"他们该到了吧?"罗亮有点没话找话。
"应该快了。"赵军看了看表:"昨儿比赛完我给老张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他们的飞
机12点20到北京……"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罗亮在心里冷笑着--他完全可以想像,昨天龙生队赢球后,
赵军在电话里,是如何"很会来事儿"地向张铎表示着"衷心祝贺"。
正在此时,俱乐部的大轿车,满载着龙生队一路人马从远处驶来。
车到楼前,罗亮看到车里的队友人人脸上都挂满着笑容。一场久违的胜利,也冲淡
了队员中那份长时间以来的压抑。只不过,对于罗亮来说,他不属于其中。
车门打开,张铎第一个走下来。相比于几天前,他像是年轻了好几岁。
"张指。"罗亮和赵军几乎同时与张铎打着招呼。
张铎冲两人点了点头。"你的脚怎么样了?"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关心赵军的脚伤。
后面的队员也陆陆续续下了车,见到在成都顶替自己出场的陈欣,罗亮很真诚地说
道:"跟得不错!"
"谢谢亮哥。"陈欣感激地回应。
队长成健背着包走过来,他拍了拍罗亮的肩头:"亮子,没事儿自己还得练啊,别放
!"
罗亮点了点头。
队员们回到各自的宿舍,刚放下背包,成健的声音就在楼道里响开了:"教练通知都
到会议室去!先开个会!"
彭一峰把一个礼拜没洗的脏衣服,一股脑地全塞进洗衣机里,加足水,再撒上差不
多小半袋洗衣粉,按下电源开关,就让洗衣机自己转去了。这个全自动洗衣机,可以说
是彭一峰生活中的最得力的助手。
拉开冰箱门,发现里面几乎空空如也。彭一峰顺手捡出两个鸡蛋,放在鼻子下面闻
了闻,还好,还没成"坏蛋"。他又从冰箱上的纸箱里掏出两袋方便面,便下厨房自己做
午饭。
简单地填饱了肚子,彭一峰便匆匆出门下楼,开上车直奔龙生队驻地。
路过一个报摊,彭一峰一眼便看到报摊上挂着的一份当天的《都市报》。怡静形容
得不错,那头版上张艺谋、姜文、瞿颖三人组的大照片的确很扎眼。
彭一峰把车停靠在路边,连车都没下,探出脑袋掏出钱:"来一张《都市报》!"他
冲摊主喊道。
卖报的大爷从报摊架子上摘下那份原本挂着的《都市报》递了过来,一边接过钱,
一边说:"您赶巧了,今儿这可是最后一份!"
若是平常,《都市报》怎么着也得卖到下午三四点钟才能基本上卖完。而今天这才
刚过晌午,就没了。"难道真是头版的大照片起了作用?"彭一峰在心里发着疑问。
借着在十字路口等绿灯的功夫,他拿起报纸仔细端详起来。那果真是一张很不错的
照片--张艺谋农民般的微笑,姜文爱谁谁的劲儿;加上瞿颖靓丽时髦的外形与着装……
都显得那么活灵活现,充满个性。最后,彭一峰把目光落在照片的右下角上,那分明印
着"摄影/司马慧"的字样。
中午,街上的车不多,不一会儿,彭一峰的切诺基便驶进了龙生队的驻地。
此时,龙生队的队会已经开完了。主教练张铎在会上,简单总结了前一天客场对四
川熊猫队的比赛。由于联赛下半赛程的比赛3周后才打响,张铎宣布,全队放假3天。一
些归心似箭的队员,散了会连午饭都顾不上在队里吃便离队而去。
彭一峰径直走到张铎的房间门外,抬手敲了敲门。
"请进!"张铎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彭一峰推门而入,却发现屋里除了张铎之外,还有罗亮。
"张指,您说事儿哪?"彭一峰站在门口说。
"噢!一峰啊,没事儿没事儿,进来吧,我们也说完了。"张铎热情地起身招呼着彭
一峰,又转头对罗亮说道:"那就先这样吧。"
罗亮点了点头,从椅子上站起来,向门外走去。当彭一峰与罗亮擦肩而过的时候,
两个人几乎同时轻轻地"哎!"了一声,就像是"地下党"的"接头儿"。
彭一峰坐了下来,他发现张铎脸上挂着一丝很久没有见到了的微笑。
"来,抽支烟。"张铎一向对彭一峰的印象不错。
"张指,这不联赛上半程结束了吗?我想请您简单总结一下前13轮的比赛。"彭一峰
说着从包里拿出采访本。
张铎几乎没怎么想,便条理性非常强地谈出了他对龙生队上半程联赛的看法。显然
,他早已经在心里总结不知多少次了。
彭一峰飞快地在采访本上写着,偶尔抬头看一眼张铎,并且点头表示认同。这时,
俱乐部办公室的小强,手里拿着一盘家用录像带敲门进屋。见到彭一峰,他先是犹豫了
一下,最后还是走到张铎身边,将录像带递到张铎的手上。"张指,这是王总让我给您的
。"小强轻声说道,说完便闪身出门。
张铎拿着录像带,看了一眼那上面贴的标签,又马上将带子放进了自己的抽屉里。
凭着几年来采访的经验,加上张铎接过录像带时的神情,彭一峰的直觉告诉他,这
肯定不是一盘普通的录像--极可能是跟龙生队将要引进的外籍球员有关。他知道,引进
外援的事情很敏感,而龙生俱乐部做事一向不愿张扬。
虽然张铎继续向他聊着上半程联赛的得失,但是,彭一峰的心思已经游离了。他在
想,用什么方式才能从张铎口中,探听出有关引进外援的"新闻"来。
待张铎联赛的总结告一段落,彭一峰随手展开路上买的那份《都市报》,递给张铎
:"张指,这是今儿我们的报纸。"
张铎可以说非常关注彭一峰编的〈足球周刊〉。接过报纸,他很熟练地便找到了足
球周刊的版面。当他第一眼看到彭一峰写的那篇《引进外援 刻不容缓》一文的标题时,
眉头不经意地突然皱起,稍后才又重新舒展开来。
彭一峰注意到了张铎变化的表情,这坚定了他对龙生俱乐部正在引进外援方面秘密
行动的判断。他若无其事地随口问道:"张指,咱们引进外援的事情有眉目了吧?"
张铎没有想到彭一峰会问出这个问题,他只"啊?"了一声,接着便半天没说话。
"您想引进欧洲的,还是南美的球员?"彭一峰趁热打铁追问着。
"你觉得呢?"张铎开始问彭一峰了。这让彭一峰心中暗喜--老张"露"了!
彭一峰装着一脸傻笑:"我哪懂啊!不过,要我说,南美球员可能会更适合于龙生队
的风格,毕竟,您执教是很讲究技术配合的。"
张铎笑了,没说话。彭一峰也就此收场,合上采访本……
入夜,彭一峰和罗亮一起来到大北窑附近的"黄城老妈"吃火锅。几乎人满为患的餐
厅里,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们。
"老张找你说啥?"彭一峰想起中午看到罗亮曾在张铎的屋里。
"没啥,一个是让我抓紧写检查,好在队会上念;另外就让我这段时间不跟全队训练
,自己也别放松……就那么回事儿!"罗亮把一筷子羊肉塞进嘴里说。
"老张说得很有道理,"彭一峰说:"你真得抓紧,龙生队恐怕马上要引进外援前锋了
。"
"外援?"罗亮有点吃惊。
突然,罗亮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看着手机上显示的号码,半天没接,任凭那铃声催
命似的一遍又一遍响着。
"接吗?"罗亮抬头问对面的彭一峰。
"谁?"
"柳妙!"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7.21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4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