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ain (东方快车 ),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3·幻想与苦练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Feb 21 12:29:53 2000), 转信
3·幻想与苦练
…… 马拉多纳很快就在身高和球技上超过了贝利,他在云端、 在水上、
在山顶不断地击败所有对手……他要跑多快就跑多 快,要射球门哪个角
就能射中哪个角……在学校一角他上千次地颠球,挥汗如雨、渐人佳境……
以这只球为基本点,以马拉多纳为核心,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很快就成立了一
个球队,一有空就分成两组在空地上比赛。这种带有玩耍性质的比赛虽然不能培
养出真正的职业球星,但它对培养出一个孩子良好的球感、空间感及足球意识和
反应力却十分有益。再说,小马拉多纳本来就赋有天才,所需仅仅是把它开发出
来而已——天才当然不是毫不努力的人,但天才的努力总是卓有成效的。别看马
拉多纳在一群孩子中间个头并不出众,却比许多比他大的孩子更勇敢更灵活,他
自有一套办法控球传带,一支左脚神出鬼没,踢起球来简直永不疲倦……没过多
久,他就成了小伙伴中公认的头号球星,连比他大两岁的堂兄贝托在球场上对他
也是言听计从、钦佩不已。
但在场下,两个小伙伴却各有各的崇拜偶像和足球观点。他们常常为了种种
分歧而吵得不可开交。比如,迭戈喜欢博卡青年队和独立队,而贝托则喜欢大学
生俱乐部队和河床队。也许是贫穷和阅历不足的缘故,小迭戈尤其喜爱在普通工
人生活区建立的博卡青年队,而河床队几乎是“富人”的代名词;再说,马拉多
纳此时对成人足球尚不太了解,所以他最崇拜的球星也不过是个才十多岁的独立
队少年组的博奇尼。这些在知识相对多一些,上了学的见托看来就太孤陋寡闻了。
虽然在踢球的时候贝托要听这个小堂弟的指挥,然而一到场下,他们仍然要吵得
不可开交。
闲暇的时候,唐迭戈和别的孩子的家长们有时也加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
起踢球嬉戏。阿根廷人天性乐观开朗,而且阿根廷本来就有家庭踢球的传统,早
期的一个足球队贾卢姆斯队就全是由布朗一家组成的.所以这种大人孩子一起踢
球玩的场面也是随处可见。这一天,迭戈的叔叔酉里洛到了迭戈家里,他早听说
小迭戈有踢球天才,就是还没有亲眼见过,这天唐迭戈也有空,就和西里洛一起
来到巷子里看孩子们踢球。
西里洛是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在阿根廷青年人足球俱乐部踢球。他和哥哥
站在一旁看小迭戈踢球,不一会儿就发现的确如哥哥所讲,这个孩子具有一种罕
见的资质。作为一个每天与足球打交道的人,西里洛立刻喜欢上这个孩子。
此后,西里洛就常到迭戈家来给马拉多纳上足球课。他不但给马拉多纳带来
了一种较正规的训练,也带来了许多足球和球星的故事——当然,也给迭戈和贝
托的争论带来了一个权威的仲裁。那个年代,阿根廷足球队刚刚重新参加世界杯
赛,但在1958、1962年两度小组未能出线,成绩很不理想。本来,在19世纪下半
叶足球这项运动就由经商的英国商人在几个阿根廷港口罗萨里奥、拉普拉塔、布
卡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传播开来,并很快成立了足球俱乐部,所以阿根廷最早的足
球俱乐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最初的阿根廷足球是业余的、浪漫的,人们把
踢球当作是一种放松的娱乐的运动。后来教堂、学校乃至铁路公司都相继成立了
足球队,而且二十世纪初布宜诺斯艾利斯组建的教堂足球联合会至今犹存,表明
在阿根廷足球和宗教的联系的确是源远流长的。20世纪20年代,阿根廷足球发生
了巨大变化。一些足球队开始到国外踢球。1926年博卡·朱尼尔斯足球队赴欧洲
进行足球表演,出发前,前来送行的人群载歌载舞、欢呼雀跃,人们把队员们视
为民族英雄。同一年,欧洲的一流球队匈牙利费登巴什库足球队来到布宜诺斯艾
利斯献技。这些活动促进了阿根廷足球的国际性交流,也引起了人们对足球运动
的更大兴趣。1930年,阿根廷足球队继在奥运会上居乌拉圭之后名列第二以后,
再次在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上与东道主队乌拉圭队相遇。开赛那天,几万阿
根廷球迷唱着“不战胜则死亡”的歌渡过界河前往乌拉圭加油。而乌国球迷也不
示弱,纷纷带上各种武器前去看球以防不测。警方得知后,立即采取措施在球场
各人口和围墙四周布置了2000名士兵和大批警察,对将近9 万名观众一一搜身,
竟搜出1600多支手枪和为数更多的利刃,连执法裁判朗格鲁斯的手提包也被翻了
个底朝天,这才使得球赛能够照常进行。在战歌如潮的球场上,以黑人舞蹈家安
德拉德为首的东道主队,在上半时1比2落后的情况下反败为胜,以4比2的比分击
败阿根廷队荣登冠军宝座,阿根廷队再次屈居亚军。次日乌拉圭总统宣布全国放
假 1天庆贺,而在拉普拉塔河对岸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恼羞成怒的球迷
攻击了乌拉圭大使馆,导致两国文化交流中断达 5年之久。两国足协的断绝来往
也使得美洲国家足球锦标赛6 年无法举办。虽然冠军没拿到,但在这届杯赛上阿
根廷6比3胜墨西哥的比赛中连中三元的阿根廷队球员奎勒莫·斯塔比尔却成为了
这届杯赛的最佳射手。此后,阿根廷足球由它的业余时期转入了职业时期,一些
俱乐部建立了大型体育场。从此阿根廷的足球运动不再仅仅局限于沿海地区,球
队也不再由某个家庭控制,它已发展成一项比赛,带有商业色彩并开始赢利。这
一时期开始记载并公布全国最佳成绩,并付给球员以很高的薪水。这使得许多贫
穷家庭把让孩子做职业球员看作是一条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竞争开始激烈起来。
也是这一时期,足球中出现了粗暴行为,这一弊端的产生给足球带来了损害。其
原因是当足球运动广泛传播开来时,阿根廷人本性中冲动好斗的脾气就暴露无遗
了,人们在球场看球时不是在娱乐而是在不惜代价地想击败对方。这种根深蒂固
的民族性一直保留到了当代,也深深地从各方面影响了几代阿根廷球员。
在四年后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杯赛上阿根廷人更加背运,首轮对瑞典
队的比赛中(淘汰制)虽然阿队贝利斯在开场仅3 分钟时即射入对方球门一球,
却未能阻止瑞典队最后以3比2的比分获胜。此后,阿根廷人把热情倾注在申请主
办第三届世界杯上。然而为满足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朱尔斯·雷米特的愿望,这
届杯赛的主办权交给了法国,这使得阿根廷人大失所望,他们袭击并捣毁了阿根
廷足协的办公室,继而从此退出世界杯达20年之久,一直到1958年第六届世界杯
才重新参加。紧接着的第六、第七届世界杯赛阿根廷队都未进入复赛。第八届虽
然小组出线,在复赛中却立刻败在英格兰脚下,而在第九届世界杯赛中,阿根廷
队甚至没有拿到进军墨西哥的出线权。当1969年阿根廷队出乎意料地在瑞典杯足
球淘汰赛上以1比6惨败给捷克斯洛伐克队时,阿根廷足球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惨
痛的打击……
那是巴西足球在全球独领风骚的几年,阿根廷在风光的邻居前黯然失色,全
民都痛苦地思索着推进足球的办法;那也是马拉多纳成长的最初几年。耳孺目染,
加上叔叔西里洛的详细讲解,他深深地记往了阿根廷足球的耻辱。虽然斯塔比尔、
拉波鲁纳、斯蒂法诺等名字依然能使阿根廷青年人激动,但总不如贝利、加林查
和博比·查尔顿那样让人热血沸腾。后来,小迭戈又陆续知道了克鲁伊夫、贝肯
鲍尔的名字,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以这些足球之神为楷模,苦练球技,将来为
阿根廷争得光荣,夺取世界杯!
但是家庭的境况越来越差了,到马拉多纳七岁那一年,他已经又有了一个妹
妹和一个弟弟。为了补贴家用,小迭戈不得不常常提着一只篮子上集市去卖点小
玩意儿。没有人注意这个衣着破旧的小男孩,没有谁知道他心中蕴藏的渴望和激
情。也许很细心的人能够发现,当一群职业球员偶然路过集市时,这个满头卷发
的孩子立刻忘了自己的“生意”,两眼一眨不眨地望着他们,眼中升起了亮闪闪
的火焰。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羡慕之至。他多想
快点长大啊!长大了可以像他们那样高大强壮,可以真正在球场上和任何人争斗
拼抢,可以夺取冠军应该长多高呢?马拉多纳琢磨着,起码应该像西里洛叔叔那
么高,也就是一米八零以上,这样在和欧洲球员拼抢时才不至于吃亏。本来,马
拉多纳还是有希望长到一个较理想的高度,那样的话他会如虎添翼,也就不至于
在后来应该用头的关键时刻频频用手了——一件难以逆料的事永远而且彻底地粉
碎了他的这一梦想,虽然在当时几乎没有谁意识到这一点,而要到事隔很久以后
有一天马拉多纳才会恍然大悟……
当时的阿根廷仍处在极度的动荡之中。在人民激进公民联盟的领袖伊利亚当
政期间(1963—1966),阿根廷北部的贫困地区甚至出现了游击队活动。在美国
支持下号称“蓝派”领袖的前加尼亚通过政变当上了总统,成立了军人政府,在
此之后七年(1966—1973)的军事独裁统治时期,由于亲美的军人独裁者执行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稳定经济计划”,引起了阿根廷人民的极度不满。社会动荡、
经济衰退,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是极其艰辛痛苦的。在这种生活当中,毒品就象
探戈和足球一样,成了一些人必不可少的慰藉……
这一年,马拉多纳进了一家公立小学读书、同桌的佩德罗有个哥哥在码头上
当工人,常和一群年轻人在一起酗酒吸毒,打架斗殴。一天放学前,佩德罗神秘
地邀约马拉多纳下课后跟他一起走。放学后,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佩德罗掏出一
点白色粉末,模仿着哥哥的样子把它放在锡箔上用火柴烧化,然后就用笔筒子吸
了起来……。一开始,他们并没有什么更特殊的感觉,只觉得脑子里晕晕乎乎。
但是,一连几次以后,他们开始上瘾了。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马拉多纳和贝利一样,身穿10号球衣上场了。
他高大威武,技艺出众,不断带球、过人、射门。一个队员向他跑来,出脚铲球,
但马拉多纳“腾”地一下跳了过去;又一个队员挡在前面,他做了一个假动作然
后飞一般地带球越过了他;又是两个队员拦在前面,然而在他俩犹豫不决的那一
刹那,马拉多纳从他们中间穿了过去!守门员出击了,但就在他扑脚下球的一瞬,
马拉多纳用右脚把球拔到了左边,左脚一个倒地铲射,球进了!场内一片欢呼,
许多队友扑向他。爸爸、妈妈也来了,围着他笑,抱住他不停地说着祝贺的话,
马拉多纳感到幸福极了,他高声大笑起来……然后他觉得稍微有点异样:爸爸的
嘴今天特别大,妈妈说的话他又老是听不清楚……他闭上眼,再睁开时,却发现
在家里,姐弟们围着他欢笑,他们都长大了,穿得也很漂亮,他几乎认不出他们
来了。但是爸爸、妈妈上哪儿去了呢?他又闭上眼,身体飘浮着,仿佛坐在飞机
上,他要出国参加比赛了,要飞出国……但飞机怎么这么快就要降落了……降、
降、降,它再也飞不起来了……马拉多纳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肮脏的街角
上,佩德罗仍在不远处躺着南哺自语,锡箔、火柴、笔筒子撒在身边的地上。
他们懒懒地向家里走去,心里仍沉浸在刚才虚幻的幸福之中。这实在太奇妙
了,也许是美梦成真的最快途径吧!这两个心智都还未成熟的孩子哪能分辨出这
是好是坏,他们只是本能地觉得刺激、好玩。此后每天一放学他们就急不可待地
跑向那些角落以继续昨天的美梦。在那里马拉多纳很快就在身高和球技上都超过
了贝利,他在云端、在水上、在山顶不断地击败所有对手,不断获得冠军。他要
跑多快就跑多快,要射球门的哪个角就能射中哪个角……在那里佩德罗早逝的母
亲轻而易举地就复活了。她既美丽又温柔,她和他一起赶走了继母,和父亲幸福
地生活在一栋摩天大楼的透明的顶层。那里阳光灿烂,没有人打他,也不用做事
了,父亲恢复了笑容。他们不停地吃牛排和意大利通心粉,著茄浆像河水一样源
源不断……每当美梦跌落,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怅惆。
“好景”不长,佩德罗偷拿白粉的事终于被哥哥发现了。一天佩德罗的哥哥
冲进学校把佩德罗揪住痛打了一顿。学校也知道了,他们开除了佩德罗。但是,
佩德罗没有供出他的好友马拉多纳。
那段时间马拉多纳痛苦极了,他开始有点明白他和佩德罗究竟做了些什么。
从大人和老师那儿他听说了吸毒对人尤其是青少年身体的巨大危害,他被震住了。
佩德罗被开除给他带来的压力,毒瘾的发作,内心的恐怖加在一起,把个小迭戈
折磨得沉默寡言。他无心念书,也不敢告诉父母,他只有在球场上才能感到自信
和快乐,才能摆脱心中烦闷。他的语言是用脚来说和抒写的。幻梦消失了,但他
仍热爱那种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感觉,现在他只有用自己的天才和努力去再度
实现它了。每当毒瘾发作,开始他只能躲到一个没人的角落里去痛哭流涕地折磨
自己。后来,他学会了用拼命地踢球去忘记这一切。他在街巷里带着球冲锋陷阵,
在学校一角上千次地颠球,挥汗如雨,渐入佳境。
这一段时间的生活对日后的马拉多纳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有赖于这段时
间的苦练,他的球技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他在不久后加人的少年球队中成为举足
轻重的灵魂人物;其次,这段时期的生活也锻炼出了他非凡的意志力,使他后来
无论在何等样的压力和痛苦下都能坚持在球场上踢球,发挥出一个球星的应有水
平。足球成了他的护生符,足球成了他的生命源泉。他的那种既爱冲动、任性胡
闹,同时又具有强大自我控制力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在这一时期之后也渐渐形成
了。他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做尽荒唐事,毫不考虑后果,却马上在另一段时间里献
身事业,像一个圣徒那样只为足球而活着,将一切恩怨和忿懑都埋在心底。他变
化无常,自相矛盾,却从未忘记过自己儿时的梦想并付出巨大的,非常人能够承
受的努力去接近它、实现它。实际上,他只为那种美妙非常的感觉而活着,在那
种幻景中,有光荣、有欢呼,有父母亲人,更有他超凡入圣的球技……他牢记着
那一切,从中发挥出了一种近乎魔幻的非常感觉。他竭力在现实的球赛中去模仿
那种只有在幻觉中才会出现的完美表现,这使得他在球场上的想象力远在一般球
员之上,异常独特而又永不枯竭——实际上,依靠这种感觉,他后来几乎完整地
实现了他童年的幻想,但是……
另一些可怕的后果也在等待着他。可卡因严重地阻碍了他的身体发育,他永
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头脚并佳的高大中锋了,他发育中的身体无可挽回地走向了畸
形。日后,一些医学专家仅从他那近乎方形的体形就能推断出他童年的不幸遭遇
……他的心灵也无可挽回地受到了毒品的影响,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仍然令人难
以置信地对毒品怀有好感,而且最终没能抗拒住它的再次诱惑……
--
▼▼▼▼▼▼▼▼▼▼▼▼▼▼▼▼▼▼▼▼▼▼▼▼▼▼▼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rg.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