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ain (东方快车 ),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2.不光彩的“纪录”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Feb 21 13:16:02 2000), 转信

2.不光彩的“纪录”


……一夜的恶梦下来,他却发现报纸上登满了自己的名字和赞誉之词,他那
颗年轻的心“腾”地跳了起来……他莫名其妙地看着马拉多纳放弃了追球却
朝自己奔来,不由分说地一脚蹬在自己肚子上……
    


    阿根廷队如期抵达了西班牙,而马拉多纳也作为主力中卫第一次穿上了国
家队的10号球衣。作为上界冠军,阿根廷队未经外围赛就直接进人了决赛阶段,
并和英格兰队、意大利队、巴西队、联邦德国队一起被列为种子队。伦敦足球
赌博公司在预测了这些队的实力后公布的本届世界杯的赔率为:巴西赌4赔9,
联邦德国赌1赔4,阿根廷和西班牙赌1赔7,意大利赌l 赔11。按照这个排列,
阿根廷队夺冠的可能排在巴西队和联邦德国队之后与西班牙队并列第三,而实
际上情况是……    
    阿根廷队被分在第三组。这个组有阿根廷队、比利时队匈牙利队和萨尔瓦
多队。其中萨尔瓦多队较弱,不足为虑。但匈牙利队和比利时队都可算得上是
赫赫有名的欧洲强队,不好对付。由于未打小组预选赛就直接进入了决赛圈,
阿根廷队缺乏心理上的强化准备,再加上马岛战争的影响,队员们对6 月13日

在巴赛罗那市纽坎普体育场举行的开幕式上,与咄咄逼人的比利时队的首场比
赛有些发怵。梅诺蒂在记者招待会上也谨慎地说:“比利时队将是我们在小组
中最危险的竟争者。我们研究了他们的全部比赛,他们可能在比赛中吓我们一
跳,但我们会顺利通过第一轮比赛。”
    他这席话后来被印证了。只不过比利时队还不止是吓了阿根廷队一跳,而
是彻彻底底地把那场比赛给赢过去了。对此,马拉多纳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因为在里约热内卢正当梅诺蒂为巴西队的完美而惊呼要把巴西队作为主要对手
时,贝利却在警告马拉多纳要分外当心比利时队,他认为这个队有可能在本届
世界杯赛上独爆冷门。马拉多纳虽然记得,但他并不知道比利时人的防守是怎
样地令人惊奇,只知道有欧洲最佳射手范德贝格和“利剑”瑟勒芒斯两人在锋
线上十分了得。而在世界杯开赛前范德贝格在与保加利亚队比赛时膝关节受伤,
到时能不能上场还是个问题……
    确实,比利时队在欧洲本来只能算是个中上水平。但他们1980年在欧洲足
球锦标赛上异军突起,一举夺得亚军,引起人们震惊。在本届世界杯欧洲区小
组预选赛中又是一帆风顺,锐不可挡,力挫法国、波兰获小组第一出线,在最
近的30场国际比赛中只输过 3场。这个队队员身体强壮、精力充沛,尤其善于
保持领先优势,又正在势头上,所以 6月13日首战上届冠军阿根廷队,对双方
来说都是一场硬仗……
    再说马拉多纳,通过几年的宣传和“马拉多纳公司”在巴塞罗那的子公司
的爆“炒”,赛前已是世人皆知。但在西班牙看球的大部分是欧洲人,他们毕
竟很少亲眼看见马拉多纳踢球,所以对媒体的宣传大都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但是开幕赛开始15分钟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这个矮个子球星给迷住了:他
只要一跑起来,个子就不太矮了。他那出众的速度和高超的盘带技艺与准确的
传递、射门立刻折服了所有观众。
    往往开幕式后的首场比赛是不如人们想的那么精彩的。上届杯赛的开幕式
比赛是由第10届杯赛的冠军联邦德国队对10届杯赛的第三名波兰队,理应打出
上佳水平。但由于两队都采取宁平勿输的作战方针,固守而不强攻,90分钟的
比赛中观众没有看到什么快速漂亮的进攻配合,气氛一直比较沉闷。
    在这次开幕赛上,富有想象力的梅诺蒂似乎想打破这一“惯例”,或许是
因为对以帕萨雷拉为首的上届杯赛最佳后卫线过于信赖的缘故吧,开球后阿根
廷队即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进攻。虽然对记者发表了谨慎的说法,但梅诺蒂却想
赢下而不是平掉这场比赛。
    而比利时队的教练泰斯却在赛前就制定了打平的计划。这是他们时隔12年
才再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他们既有雄心,又十分重视这样一个机会,所以他
们重点加强了防守是不足为奇的。他们在比赛中设下了形同漏斗的层层防守以

抵挡阿根廷队强大的中路进攻,并派专人盯住了马拉多纳和肯佩斯。
    比利时人的这一招奏效了!肯佩斯状态明显不比四年前,接到马拉多纳的
几个妙传后都因对方逼抢和自己失误而痛失良机。马拉多纳着急了!好几次他
把球从后场一直带到对方禁区,其动作之娴熟敏捷使场内的人都相信长此下去
必有所得。然而比利时的两名盯人后卫斯克里维和比克的速度和反应也相当快,
他们一个被马拉多纳甩掉,另一个立刻接着上前纠缠马拉多纳以赢得时间。马
拉多纳毕竟是第一次在如此重大的国际比赛中露面,面对对方以求和为目的的
这种密集防守和两名盯人后卫的不断骚挠.他有点急躁了,凶猛得象一头狮子。
他以他习惯性的吐着舌头奔跑的方式不断超过对手。但又被另一名队员上前出
脚把球破坏掉……以这样的方式进攻一个如此强大的防守线,久攻不下的结局

是常见的。而对方的两名尖刀人物瑟勒芒斯和范登贝格正在以惊人的耐心等待
着阿根廷队的后防出现漏洞。上半时双方均无建树,下半时第62分钟,比利时
队抓住一次机会打反击,由瑟勒芒斯带球从左路推进,阿根廷队的后防线正准
备造“越位”,这时比利时队年轻的“重炮手”范登贝格趁对方尚未站稳脚根,
以闪电般的速度从后面飞速前冲,穿过两名防守队员直逼禁区。在对方还没有
反应过来时,他已熟练地用胸部接住球,紧接着在离球门12米开外举脚劲射,
球直落网底。他这几个动作一气呵成,球也射得刁钻有力,连享有世界“铁大
门”之称的阿根廷守门员费洛尔也扑救不及。这一球轰动了足坛。它不仅为比
利时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打破了连续四届世界杯开幕赛均未进球的“惯
例”。
    最想打破这个“惯例”的梅诺蒂和马拉多纳却满心悲伤地离开了球场。他
们占有场上的七成攻势,马拉多纳和迪亚斯的几次劲射也几乎获得了成功……
但是他们却失败了,足球就是这样残酷无情。这个比赛结果会在国内引起什么
样的反响是可想而知的。而参加世界杯比赛的第一场球就获如此失败,马拉多
纳深受刺激。但一夜的恶梦下来,他却发现报纸上登满了自己的名字和赞誉之
词,他那颗年轻的心又“腾”地跳了起来:毕竟还没有完全输掉这届世界杯啊!
只要在小组赛剩下的两场比赛中打好,还是可以出线的,卫冕冠军也还是有可
能的啊!……他又振作起精神。
    休息几天以后,6 月18日,阿根廷队第二场球迎战欧洲劲旅匈牙利队。匈
牙利人曾是四前锋进攻足球的鼻祖(早于巴西队),在世界杯赛上曾两获亚军
(1938、1954)、 5次进入决赛圈,实力不俗。在受挫于比利时队以后,阿根
廷队不再敢轻视任何一支球队,背后也再无退路。上场前,梅诺蒂走到马拉多

纳面前,在他肩上轻轻拍了一下:该说的早就说了,现在就看你怎么发挥了。    
    马拉多纳没有辜负梅诺蒂的期盼,在这场球当中发挥得十分出色。匈牙利
的盯人后卫在马拉多纳面前显得有点老迈无力,马拉多纳振起威风,射中2球,
又传出一脚妙球,为阿根廷队以4比1打败匈牙利队立下了主功。阿根廷队又活
过来了,又有了新的希望。6月23日对弱队萨尔瓦多队(这个队以1 比 10败给
了匈牙利队)的比赛只是走走过场而已。。阿根廷队以2比0小胜萨尔瓦多队出
乎行家的预料,但他们毕竟从死亡线上又苏醒了过来,以小组第二的身分进入
了第二阶段的分组赛。
    这一次阿根廷队被分在了实力最强的第三组,两个对手意大利队和巴西队
都是夺标呼声很高的种子队,三支种子队竟然同在一个小组,其厮杀的血腥气
在赛前即已弥漫空中。
    阿根廷队同意大利队的比赛首先拉开帷幕。这可以说是两个著名“烟鬼教
练”之间的一场较量,也是世界最佳球星马拉多纳同世界最佳盯人后卫詹蒂莱
之间的较量。
    意大利国家队教练贝阿尔佐特素以冷静、坚定、谦虚、多谋和一支不离手
边的烟斗而著称。他受命于意大利这个欧洲传统强队的低潮之中,并对他前两
任国家队教练的锁链式防守踢法做了一些改进,加强了进攻和紧逼盯人,并大
胆起用屡遭非议的罗西担任国家队主力前锋,还让40岁的佐夫继续担任门将。
对阿根廷队一战之前,他多次夜不能眠,不断研究阿根廷队比赛的录相,队员
们都说他是“一只眼睡觉,另一只眼仍盯着马拉多纳”。赛后他才告诉记者,
他早在1981年就研究透了阿根廷队。所以,即使没有比利时队对斯克里维和比
克防守马拉多纳的成功经验的吹嘘,贝阿尔佐特也早已决定,派一名最出色的
后卫去盯马拉多纳。他选中了体力充沛、技术全面的詹蒂莱。
      同一个如此了解自己的球队比赛,阿根廷队再次吞咽苦果。虽然两位教
练都为了全人类体育运动的进步而不断损害自己的健康,但是冠军宝座上的烟
斗这一次注定要传到贝阿尔佐特的手上了。这位爱讲对手优点的教练的谋略实
际上是非常深刻而实际的。
    且来看看詹蒂莱是怎样防守马拉多纳的吧,因为他将为此而一举成名,同
时也会遭人非议。首先,他非常了解马拉多纳的实力,实际上他还认为全世界
没有一个人能盯死马拉多纳,这位来自尤文图斯队的著名后卫说;“只要你稍
一眨眼,他就像泥鳅似地溜掉了,只要你稍不留心,他就能举脚打门或传出妙
球。”但詹蒂莱也是一个身体条件极佳、反应极快的运动员,他对马拉多纳采
取的办法是尽量抢截在马拉多纳之前,不让马拉多纳接触到球;其次,他是一
个善于控制防守的量度的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也进行铲抢破坏,但却很
少有大的犯规动作,这使得他能全场担任好盯人后卫的角色而不至于很快因犯
规太多而被罚下场。应该说,他的防守是成功的,尽管这令我们的新球王马拉
多纳十分烦恼。在这场比赛和后来的遭遇战中,詹蒂莱始终较好地遏制住了马
拉多纳的威力,虽然正如詹蒂莱自己说的那样,要完全盯住马拉多纳是不可能
的。
    马拉多纳领教了欧洲运动员这种紧逼盯人的厉害,他在场上的突破和穿插
减少了……按说这也让对方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利用马拉多纳的这种牵制,其
他队员或可以乘虚而入。但不妙的是阿根廷队其余几员锋将表现平平,更要命
的是阿根廷队自己的后防线已明显老化了,它不能有效地制止对方的反击。阿
根廷队1比2输掉了这场球从而再一次被逼到了悬崖边上。而为此付出了代价最
大的是防守马拉多纳的詹帝莱:他在比赛中付出了大量的体力和心血,为意大
利队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后人们却看不起他了。人们认为他只会盯死
马拉多纳,认为他对不起马拉多纳,他欺负了马拉多纳……詹蒂莱感到十分委
屈。
    那么他到底欺负马拉多纳没有呢?这一点马拉多纳本应清楚。但在当时,
21岁的马拉多纳还没有意识到缺乏同欧洲运动员的这种紧逼对抗正是他有待在
意识和球技上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要到 4年后的墨西哥世界杯赛同南朝鲜队的
比赛结束后、马拉多纳才会完全原谅詹蒂莱,那时他说:“如果我们拿 4年前
詹蒂莱与今天南朝鲜队盯我的人比一比.那么我想说,詹蒂莱是小姐似的踢法,
比南朝鲜队文明多了。”
    这场比赛结束后,又气又急的马拉多纳把责任全推给了裁判:詹蒂莱早就
该被罚下场去!但通过仔细研究比赛录相,人们会发觉詹蒂莱大的犯规动作是
很少的,而小的犯规动作则没有哪个足球运动员是少得了的。也就是说,他尽
到的是一个盯人后卫的本分——如此说来,马拉多纳要想夺取冠军,是必须先
通过这种关口的,但是……
    在7月2日对巴西队的比赛中马拉多纳却犯下了一生中在球场上最大的一个
错误,而且事后马拉多纳也一直把这件事作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耻辱……
    巴西队的确太强大了——当然如果没有欧斯卡像磁石一样紧贴着马拉多纳
的话他们就不会在阿根廷队面前显得如此强大,而且如果他们在对意大利队的
比赛中不是那么骄傲自负的话也许就提前12年第四次捧走了世界杯——大家看
到的巴西队的传球,有如流水不断,清澈明快,又好象球在脚下旅行似的,或
短传推进,或长传转移,时左时右,忽中忽边,直、斜、横、回传,各种传球
动作、路线变幻莫测,由此造成进攻面宽,攻击点多,气势逼人,不断挠乱对
方防线阵脚,出现多次射门的好机会。仅从球艺上说,马拉多纳是不次于任何
人的,但跟巴西队相比,阿根廷队欠缺的是各条线上的群星辉映。上届大赛上
的英雄肯佩斯和帕萨雷拉都未能在这届杯赛上发挥出上佳的水平,而马拉多纳
的经验不足不禁使人想起上届杯赛梅诺蒂在决定不采用马拉多纳为国家队队员
时所说的话。上一场比赛由詹蒂莱给马拉多纳带来的痛苦这一次被欧斯卡顽强
地延续了下来。一必须提防这个可怕的10号,特别是不能低估他的能力”。各
队教头已把这条原则牢记在心。这对阿根廷队和马拉多纳是不利的,尤其是后
者,他年纪尚轻,忍辱负重对他来说是困难的……
    这是巴西队开赛以来构思最完美的一场比赛:迫于对手的攻击力,他们加
强了防守,而拥有法尔考、济科和苏格拉底的中场进攻力量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有人说如果意大利队也有一名类似马拉多纳这样的应该盯住的人物也许巴西队
就不会在后来把对意大利队的那场比赛输掉。这话也许过分,但在对阿根廷队
的这场比赛中,紧逼盯人确实收到了效果,在离比赛结束只有10多分钟时,巴
西队以3比1领先……
    马拉多纳有点绝望了,惨遭淘汰的结局他简直不能想象。他越来越暴烈,
越来越急躁,他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被对方铲倒了,只有一股无名的怒火越
烧越旺。当比赛即将越过规定的时间,这股怒火也越过了他的控制……
    那是在对方的一次进攻中,阿根廷队已有一段时间被压在后半场挨打了。
争抢中,对方一名刚上场不久的替补队员巴蒂斯塔动作稍大了一点,却无辜
地成了马拉多纳的怒火炸弹的导火线,他莫名其妙地看见马拉多纳放弃追球
却朝自己奔来,不由分说地就一脚蹬在自己肚子上……
    马拉多纳的第12届世界杯到此结束了,阿根廷队的第12届世界杯也在几
分钟后结束。梅诺蒂没有再责备马拉多纳,只在他肩上轻轻一拍,其中有酸
楚、有安慰也有力量。梅诺蒂也不愿责备马拉多纳,因为他已准备自己承担
一切责任。这位不屈不挠的理想主义者甚至能从失败中看到希望。在赛后的
记者招待会上他没有表现出沮丧,而是很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为队员
承担责任,并满怀信心地展望了阿根廷足球的未来,这正是胜负世界中一个
成熟的人的态度:他输掉了比赛,但仍留下尊严与信心。
    马拉多纳呢?即使他踢巴蒂斯塔的那一脚并未使尽全身力气,其反弹力
也足以使他的狂傲之气遇到阻碍了……。马拉多纳十分尴尬:那一脚下去之
后他还没完全清醒过来就发现一个黑衣人飞速跑到自己跟前象变戏法似的从
衣兜里掏出一张红色牌子举在头上……马拉多纳终于明白过来了,但已悔之
晚矣。他低着头走出场外,那真是一段漫长的距离,观众席上的咒骂声如潮
涌来……
    这一切被录相机摄下来,而且通过通讯卫星,当时就有几亿观众亲眼目
睹。作为世界级球星,他创下了一个纪录,当然是不光彩的纪录。他确实后
悔了,他会发誓在球场上永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但是有谁现在来理解他呢?
球王贝利哈哈一笑说道:他犯了我孩提时代的错误。贝利说的是实话,他在
场上时确有绅士风度……但他可曾面对过现代这种凶猛的防守?时代的确
变了,现象和本质都变了,本质说不清楚,现象总是耐人寻味的,它也许并
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显而易见……马拉多纳是一个气质型的人,这种人的特
点是其根本的性格特点难以改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本性的表
露先不论其好坏,其根源是异常复杂的,也许要牵扯到整个现代人类生活的
各个方面,比如说贫与富、发达与落后、健康与病弱、本能与理智、自然与
造作、虚伪与诚实及其所有原因。总之,巴西队的巴蒂斯塔应该忿怒、观众
应该咒骂、足联应该惩罚、马拉多纳也应该后悔……但这一切皆是一种命运,
或者干脆说是一种现象,它发生后就永远以某种方式存在下去,告诉人们这
就是世界,它不可能还会是别的什么样子,它也许像佛经里所讲的那样有因
果联系,至于具体的因果联系……对不起,人们的分析都是有道理的,但这
些道理永不如一个发生过的现象那么具有一种永恒持久的宿命往力:它站在
那儿,在人们的记忆中,既真实又变质……


--
▼▼▼▼▼▼▼▼▼▼▼▼▼▼▼▼▼▼▼▼▼▼▼▼▼▼▼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rg.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