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ain (东方快车 ),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3 身价90O万美元!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Feb 21 13:16:32 2000), 转信
3 身价90O万美元!
……“我们已经有了马拉多纳,巴塞罗那再也不会输球了,每场比赛都应以
7比0获胜!”……“我初到巴塞罗那,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虽然巴塞罗那出
了很多钱,这一过程是少不了的”……对马拉多纳的崇拜只是因为阿根廷人
的宣传……
现在让我们真实地面对一下当时马拉多纳的处境并回到他那离奇多彩的命运
中来吧。他没能获得大赛的胜利,世界杯成了罗西、普拉蒂尼、济科、苏格拉底
们的舞台。贝阿尔佐特作为队员只参加过一场国家队的比赛,作为教练他却为意
大利国家队赢得了世界杯冠军。马拉多纳确实失败了,失败的方面还很多,而且
还有失败在等着他。但他真败得那么惨吗?有报纸说他一钱不值,他的名气是梅
诺蒂和西特尔斯皮勒吹出来的。但只要不是瞎子一眼就能看出这种说法是既不理
智也缺乏直觉的,比马拉多纳踢巴蒂斯塔犯的错误还要严重。实际上,并没有更
加让人信服的巨星在1982年世界杯上升起,罗西领到的金鞋最合脚的人还是马拉
多纳。这一点如果一定要拿出一个指标的话莫如取价值的狭义:金钱。这种在万
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最横行霸道的东酉,正好可以评价一个活在其中的人的外在
价值。
马拉多纳当然不是一钱不值的。他从博卡青年队转会到巴赛罗纳的转会费高
达900万美元!
西特尔斯皮勒终于做成了这笔交易。是的,要马拉多纳的球艺加上西特尔斯
皮勒的精明才能做成这件事。马拉多纳在球场上被罚,只有西特尔斯皮勒一个人
能从其中提炼出对马拉多纳有利的东西来。不错,马拉多纳是被红牌罚下了场,
影响不好——但这却使马拉多纳免于默默无闻!相反,他成了关于那场比赛的报
道中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这本身就有价值。
大赛前巴塞罗那本来已把转会费降低到 800万美元,但是西特尔斯皮勒在大
赛后利用意大利尤文图斯队和那不勒斯队的竞争,再加上一个叫明哥拉的专事足
球交易的人物的穿针引线,竟然把价又升了回去: 900万美元!还要外加一幢豪
华别墅,每年十张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巴塞罗那的往返飞机票。
这又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要知道当时大赛虽已结束,许多运动员和观众都
还没有离开西班牙呢。他们或许正留连于西班牙当局为吸引游客而举办的斗牛、
民间歌舞等各种表演,而这个消息无疑也会使西班牙在今后的几年里更加吸引人。
在西班牙1982一1983赛季开赛前,马拉多纳仍然回到了阿根廷。他想和家人
再好好在阿根廷休息一下,好好看一下,因为他已决定,与其让大幢的别墅空上
若干个房间,不如带上一家人都到巴塞罗那,反正,他有的是钱……
离开阿根廷最让马拉多纳觉得牵挂的人是梅诺蒂。在国内的一片谩骂声中,
梅诺蒂也改变绅士风度,开始反唇相讥了。但他仍然得辞去教练职务,一个足球
王国里是容不得一个败军之帅的。马拉多纳现在完全同梅诺蒂站在一条战线上了,
他深信梅诺蒂所主张的足球才是真正的足球,而那种以胜负为最高目的防守足球
其实却正是足球的敌人,它正在把足球变成一种非足球的东西:在那种东西里面
个人的天才和想象力会被扼杀掉,只剩下一群有着机械能力的“零件”,这些“
零件”构成的机器并不会提高足球的水平,却随时准备去夺取一个个变了质的胜
利!这样的胜利为此时的马拉多纳所鄙夷,7、8年后却成为他所接受的——在一
种世界潮流中人的力量。甚至天才的力量都是渺小的,难以抗拒时代的命运。但
无论怎么说,马拉多纳总是以他奇特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傲然独立的球艺
和才华。他的名声不尽是从球场上得来的,但恰恰是在球场上他才被一致地看作
是一个近似于神的英雄——只有他才能让现代足球中奇迹的发生成为可能,或者
匆宁说他就是这奇迹本身。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的足球生涯延续了很久,
其原因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人民的喜爱,当然更主要的却是他所代表的奇迹和神
助是实实在在地藏伏于他身上的。他虽遭挫折,却从未失败过,这一点连他自己
也意识到了。当巴塞罗那俱乐部急急忙忙地“掏出” 900万美元要求他加盟时,
马拉多纳和西特尔斯皮勒一定暗暗好笑。不过他很快就会适应发生在他身上的奇
迹了,虽然这与他通常听说的道理和自小看见的现象毫无共同之处,但他还可以
把这一切归功于母亲达尔玛和上帝天父。他与众不同!他虽也付出努力,但不知
要比付出同样努力的人获得的多多少!所以这样一个人如果洋洋自得地对记者说:
“我感到幸福,这就是足球给我的感觉。我总祈祷上帝伴我踢球,以后我还将如
此。”没有人会觉得奇怪,还会感到他是坦率可爱的。愿上帝保佑他吧——如果
上帝不是一个足球后卫或守门员的话。
离开阿根廷的时间快要到了,他却越来越对这块土地感到眷恋。当飞机载着
他和随从20余人飞向蓝天的时候,他强烈地感到自己将永远是一个阿根廷人而不
会像肯佩斯一样摇身一变成了西班牙人。西班牙的美洲曾经是广大的,但现在,
美洲就是美洲,阿根廷就是阿根廷,西班牙就是西班牙。马拉多纳的才华属于全
世界!但他本人只是一个阿根廷人,一个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贫苦孩子,他曾
和那里别的孩子一起,在世界尽头的一块坑洼不平的空地上踢球嬉闹……
“你是我们曾拥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它悄然离去了,
你是那午后平静清澈的水流,就好似挚诚友谊的记忆。
柔情像一棵谦逊的小草在你的石缝中生长。
你属于我们,你像一次聚会,如水中映出的群星。
在错误的时间出口处,你的街道注视着最明亮的过去。
光明从你的早晨来到我们身边,掠过甜甜的泥水。
你那低低的太阳尚未照亮我的窗帘,已给你的别墅带来了快乐。
像诗一般的城市。
院中透出的灯火撒向街道。”
在飞往欧洲的飞机上,坐在马拉多纳身旁的克劳迪娅用一种刚好能让人听见的
缓慢语调读完这首诗,使马拉多纳深为感动。他拿过克劳迪娅手中的书,那是一本
精装的博尔赫斯诗选:《面前的月亮》。
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仍在机窗后的天边隐约可见,拉普拉塔河在那里缓缓注入大
西洋……飞机向东北飞去,陆地消失在天边。
球星的到来照例影响了巴塞罗那市民的日常生活。他们已经迎接过斯蒂法诺和
克鲁伊夫.而今天,这个以斗牛士和吉普塞女朗为形象的国家又以隆重的仪式接待
了新一代的球王马拉多纳:数千人在巴塞罗那机场迎候他的驾到,而近万人的狂热
球迷包围了他下榻的旅馆。从此,必须给予他国家元首一级的保护,然而,这一切
还远远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有人说这个庞大的欢迎仪式比当年埃及女王克里
奥特佩拉到达罗马时的盛典还要隆重,而且经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认为马拉多纳等于
历史上最富有的国王。但是这几者之间的可比性实在太差了,所以我们还是以马拉
多纳自己的时代和他的生平历史来作为两轴看待这一切较为真切。他确实已获得了
空前的名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西班牙就会一帆风顺,实际上名声正在成为他的
一个沉重负担,这一点,很快他就会领教到了。
曾经在50年代的西班牙叱咤风云的阿根廷人斯蒂法诺是最先知道这一点的,在
对记者发表对马拉多纳在西班牙联赛中的前途的看法时,这位目光敏锐的行家里手
一针见血地说出马拉多纳可能遇到的最大麻烦;
“……不错,马拉多纳是个非常优秀的足球名星,但是他必须小心:西班牙足
球与阿根廷足球根本是两回事。他必须先学会在西班牙人凶猛的逼抢中保护自己——很显然,
他是会被重点看管的,西班牙人踢球很凶……”
当然马拉多纳最先领教到的倒不是西班牙人的凶猛,而是他们的热情如火。巴
塞罗那出大价钱请他来的目的是很简单的:夺取国王杯赛和西班牙联赛的冠军!巴
塞罗那人已经很久不知道坐在冠军宝座上的滋味儿是怎样的了,他们要马拉多纳带
领他们重温 8年前的旧梦,那时是由荷兰的克鲁伊夫让他们美梦成真的,今天当然
要由马拉多纳来杀回马枪。人们对他的期望太高了!报纸更是动用了耸人听闻的说
法:“我们已经有了马拉多纳,巴塞罗那再也不会输球了,每场比赛都应以7比O获
胜!马拉多纳每场都要进 7个球!这对马拉多纳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初次看见这
样的说法马拉多纳给吓了一跳,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他怀疑巴塞罗纳人误以为他
是篮球明星了。但是不断见到这样的报道他才发现巴塞罗那人也许真是那么想的——起码
并非出于笔误或印刷错误——要么就是有人不怀好意了。马拉多纳初来乍到,他感
到有点不安。不过他还是按捺住性子对记者解释说:“不能这样提,这样不好。我
初到巴塞罗那,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虽然巴塞罗那出了很多钱,但这一适应过程是
少不了的,我们的合同签了 6年。”马拉多纳如此小心谨慎地讲话,是慑于 900万
美元的威力吗?当然有一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已决定重新做人,保持良好的形
象。他不是一个人在此奋斗,他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马拉多纳家族”,还有阿根
廷祖国。
他确实努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比如,他喜欢穿10号球衣,而巴塞罗那队却
给了他一件16号的,他二话没说就接受了,也没动意气发牢骚。虽则他在16岁的时
候穿的就是16号球衣,巴塞罗那人这次又给他16号球衣,似乎有点讥讽他年龄尚小
的意思。这次谦逊的表现使得他刚到巴塞罗那俱乐部时颇受队员们的欢迎。
问题首先也不是出现在马拉多纳本人身上。他穿上巴塞罗那队蓝色和暗红色相
间的球衣投入了比赛,整个体育场都疯狂地叫着他的名字,他给观众们带来了莫大
的快乐。只要球一到他脚下,观众们就欣喜若狂,而防守队员则惊慌若狂,拼命地
铲抢。一场球下来,马拉多纳总要被踢上20多次,这对他的技术水平的发挥肯定是
有影响的,斯蒂法诺说对了。但是无论怎么说,马拉多纳忍耐下来,竭尽全力去争
取胜利。巴塞罗那队的成绩也是节节上升的,这些尽管不能完全让人们心满意足,
但毕竟也还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于是记者们把注意力放到马拉多纳的私生活方面来,报社在马拉多纳的别墅周
围派遣了“常驻”记者,他们在花园栏杆外转来转去,监视马拉多纳的一举一动。
马拉多纳的别墅位于巴塞罗那富人居住的佩德拉尔韦斯山别墅区,濒临地中海,
风光迷人。即使在西班牙能享受这种阔佬生活的人也.是很少的。他的这种在有的
人看来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财富.实在是遭人妒嫉。记者们仔细观察,很容易就发现
了一些“机密”。
首先的发现是一辆食品冷藏车,它每隔几天就从马拉多纳的别墅开出,到港口
装满食品什物后开回。
报纸很快就对这事作了报道,作为对马拉多纳走下飞机时带来的27人的一个补
充说明。这27人包括除去倔犟的父亲以外的马拉多纳一家(当然唐迭戈有时也从阿
根廷飞到这里和大家团聚)、未婚妻克劳迪姬、经纪人西特尔斯皮勒、摄像师、厨
师、亲密朋友和四个保缥,他们全部都为马拉多纳服务,围着他转,把一车一车的
食品吃掉,而西班牙人却在被失业所围绕……这就是报纸的腔调,有点不友好,马
拉多纳还是忍耐了下来,没有还击。
但是马拉多纳引起的与这类似的不愉快反馈却越来越多。他的四个高大保缥尤
其引人注目。设立保镖是西特尔斯皮勒提出来,也确有必要。但是这四个人太不注
意形象了。由于事关马拉多纳的安全,他们都领有高薪,花钱大手大脚不说,在外
还常跟人打架闹别扭,总是遭人议论。而他们一出事“马拉多纳就成了他们的保镖
和挡箭牌了。这些事和各种传闻加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初级阶段的“马拉多纳现象”,
这种现象同马拉多纳本人的意愿有多大差距人们是不管的,但这些现象的确使西班
牙人感到不舒服。他们崇拜球场上的马拉多纳,但是他们对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苛求到不切实际了。这里面的情绪跟舆论界的扇风不无关系,但客观上讲,这也是
很自然的事,球迷需要他们崇拜的球星给他们不断带来快乐。二场球赢了,他们全
归功于马拉多纳;要输了,他也定是罪魁祸首。球迷的崇拜里当然不是全无自私心
理的。
舆论界对马拉多纳私生活的议论,他可以不屑一顾,他用的都是自己的钱。再
说他也没把自己当救世主,像圣雄甘地一样去改变社会。他只是一个球星,他用踢
球挣来的钱和亲友们共享,怎么花都是他自己的事。他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他
没有买飞机、游艇而是把钱用来帮助自己的亲友就是一个明证。但是西班牙观众用
这种眼光来看球他就有点吃不消了。他想的是:“我才21岁啊!我还要受教育,还
要成长,无论在个人修养和球技上都需要进一步成熟起来。这次来到巴塞罗那踢球,
我首先得适应欧洲的打法,他们与南美的风格截然不同,适应是要花时间的。”但
是观众纵然想到这一点,只要脑袋里再飞过 900万美元这个数字,就不肯原谅马拉
多纳在场上的任何一个小失误了。而记者们则抓住每次机会猛批马拉多纳,说他根
本就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对马拉多纳的崇拜只不过是阿根廷人的宣传在起作用
罢了等等,不一而足。反驳这些论调是容易的:没有人能与人们的梦想媲美,而对
一个不是身怀绝技的人进行宣传也是枉然的。但更重要的是马拉多纳和巴塞罗那队
本身的状态究竟如何呢?
--
▼▼▼▼▼▼▼▼▼▼▼▼▼▼▼▼▼▼▼▼▼▼▼▼▼▼▼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rg.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