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ain (东方快车 ),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第五章 那不勒斯的国王和传奇英雄 (上)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Feb 21 13:18:43 2000), 转信
第五章 那不勒斯的国王和传奇英雄 (上)
1.“那不勒斯感谢你!”
……他只好从医院的太平间溜出去……一架直升飞机降落在体育场
中心的草坪上,在夕阳的映衬下,这景况更显神奇……“我希望我们一起于
一番事业。加油吧,那不勒斯!”……
在马拉多纳转会一事正式宣布4天以后,马拉多纳动身前往那不勒斯。他
要到来的消息不胜而走已经传遍了全城,群众准备象欢迎他们的“新国王”一
样欢迎这位‘’迭戈陛下”。
而这时,飞机才抵达罗马。飞机刚停下,两百名全副武装的警察便将飞机
包围,搞得不知情的旅客还以为飞机上有炸弹。马拉多纳的海关手续全免了,
但他得尽快钻入早已等在停机坪上的汽车以免引起围观和骚乱。只有几名记者
代表被允许在汽车旁采访了他。
现在的马拉多纳已经不是回答问题十分不得体的那个少年了,他还确实抽
空读了一些书,说话的时候神态十分庄重,说话也尽量简捷而富有哲理,他应
该有一个新形象嘛!
“我想成为那不勒斯穷苦球迷的偶像,如果有可能我还会尽力帮助他们,
就象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时一样。”
此话说得掷地有声,却并不能让记者们满意。他们想,昂然你不愿谈本质
性的东西,只好由我们来提醒了。于是有,个记者站出来尖刻地问道:
“你离开巴塞罗那是否是为了逃债?是否意味着你和梅诺蒂的关系已经破
裂?”
这两个问题尤其是第二个问题确实很敏锐地击中了马拉多纳一直在回避的
一些东西。马拉多纳在巴塞罗那时可说是日进斗金,但是花费也十分惊人,西
特尔斯皮勒的特长就是以宠大的排场去征巨大的商业利润,他为马拉多纳网罗
的一大帮人中有的马拉多纳在他们离开时仍不认得。庞大的开支需要精明的会
计方面西特尔斯皮勒是懒得细算的。他成功地做过多宗大买卖,已养成财大气
粗的气,虽然他对自己所得的那部分计算尚较为仔细,至于马拉多纳,西特尔
勒只会鼓励他多挣多花,帐面上可就一团糟了。各种因素加起来,马拉多纳在
经济上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没有传闻的那么可怕罢了。在意大利医治脚
伤时,由于努涅斯遭到巴塞罗那俱乐部副会长加斯柏所领导的《体育》报的不
断攻击,说他不能拒绝马拉多纳的无理要求是无能的表现,应该立刻辞职。在
这种压力下,努涅斯对马拉多纳高达57万美元的医疗费用实行了拒付,这时马
拉多纳才发现了自己的帐面上的亏空,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努涅斯支付这
笔钱。这件事不仅使马拉多纳同努涅斯的关系在当时进一步紧张了,而且也使
马拉多纳意识到,自己在经济上过去实在太大意,西特尔斯皮勒已经不是过去
的西特尔斯皮勒了……但此刻西特尔斯皮勒就在身边,他能说什么呢?
至于说到梅诺蒂,关系就更微妙了。梅诺蒂在西班牙世界杯大赛上失败后,
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这时,这个两鬓已开始发白的瘦高个打算修正
自己在球场上的“唐·吉河德”的形象了,他的足球哲学有了变化,他想着手
把巴塞罗那队变成一个不过分依赖某一个超级球星的队伍。同时,梅诺蒂也认
为以马拉多纳的素质担任前锋并不是最佳选择,尽管他在前锋线上也能进球
(马拉多纳在巴塞罗那队期间的75场比赛中攻入45个球),但是梅诺蒂认为马
拉多纳还是担任自由中卫在中场输血更为合适。马拉多纳在巴塞罗那队担任前
锋主要是因为西班牙人总是希望能在每场比赛中都看到他进球,再者,也没有
找到合适的人选能与马拉多纳在中场配合。对此,梅诺蒂一直在想办法。他看
中了法国的普拉蒂尼,并不断催促努涅斯前去谈判。但努涅斯太固执己见了当
他终于派人与普拉蒂尼接触时,普拉蒂尼已经与意大利的尤文图斯队谈妥了和
约,并正通过法律机构确认。虽然财政强大的巴塞罗那俱乐部标出的 700万美
元的价格极具吸引力,但时间太迟了。
这件事对马拉多纳是有伤害的。一则因为国际足坛关于马拉多纳、济科和
普拉蒂尼的球技谁更高明一直存在争论,普拉蒂尼的到来无疑会动摇马拉多纳
在巴塞罗那队的地位;再者,梅诺蒂开此先河以后,马拉多纳深知以努涅斯的
脾气,定会以高出自己的价格去收购像济科、法尔考这样的巨星,马拉多纳对
此是不能忍受的。当然就这些事马拉多纳还是不会同梅诺蒂恩断义绝的,他离
开巴塞罗那队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因为西班牙足球的粗野战术对他这种具有纯熟
的技术和足球天赋的人是不公平的,他不愿意在这种环境中被毁掉或与任何其
他球星竞争。他需要到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地方去踢球——当然,不管到哪
儿,也都能使他摆脱巴塞罗那的种种思恩怨怨。
记者的两个问题在马拉多纳心中击起了千道波澜。幸好他是有准备的,心
情也比较好,他沉思片刻以后冷静地答道:
“那些都是流言蜚语。我在经济上没有问题,倒是我的头脑有点迷糊,有
时我仿佛觉得自己还在街巷中踢球。我在精神上也很富有……”
说到这儿,他本想引用两句哲人、诗人的妙语,一看在场记者都戴着眼镜,
就忍住了。他继续说道:
“至于说到我和梅诺蒂的关系,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关系依然如旧。至
于在足球战术上的观点,我愿意跟我的每一任教练商量探讨……”
记者也采访了西特尔斯皮勒,他们单刀直入地提出两个问题:
“你怎样看待‘马拉多纳公司’里的争吵?在群星会集的意大利你会为别
的球星做经纪人吗?”
西特尔斯皮勒完全明白记者提问的意思,他可是个老手,几乎没有思索就
答道:
“我作为马拉多纳公司的副总裁根本不知道公司里有任何争吵。我和马拉
多纳是连在一起的,多年的友情和经济将我们连在一起。我认为马拉多纳是最
好的,尽管意大利云集了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球星。”
马拉多纳和西特尔斯皮勒钻进汽车走了。此行仅他 2人,其余的人正准备
打点行装回阿根廷,等到马拉多纳在那不勒斯有了新的别墅以后再去同他团聚。
汽车驶上了通往那不勒斯的高速公路,马拉多纳同西特尔斯皮勒谁也没有
再说话。西特尔斯皮勒刚才的话使两人都回忆起了这些年来的共同奋斗,但是
他们心中也都明白,他们俩形影不离的时代已经快要过去了,一切的变化是如
此之大,他们对过去的那种习惯性的挽留是维持不了多久的。他们曾相辅相承,
但现在谁都能独立成章了。1985年,他们终于正式分手……
在那不勒斯,马拉多纳表达的第一个愿望是游览卡普里。殷勤的那不勒斯
人立即满足了他这个小小的要求。卡普里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性联欢会欢迎贵宾
马拉多纳。欢庆活动通宵达旦,人群散去时马拉多纳说是在“东方刚泛起鱼肚
白的黎明”,其实已经快11点了。他继续完成了健康检查(前一天,医生因他
的到来临时放假,部分体验项目未能做完)。但是正在作检查时,医院又被狂
热的球迷包围了,为了不至于在晚间圣保罗体育场举行的盛大仪式上迟到,他
只好从医院太平间的出口溜了出去。晚饭前的记者招待会上,马拉多纳对大约
两百名记者发表了谈话,当然是一些不得不说的陈词滥调,但总的说来他表现
得彬彬有礼,充满信心。他已发现,那不勒斯人比巴塞罗那人更为热情也更崇
拜他。从街头张贴的巨幅画像和各种衣、帽等小玩意上他的像片泛滥的程度来
看,那不勒斯人着实把他当作了圣真纳罗。他不知这样究竟是好是坏,但是爱
护荣誉同爱护衣裳一样,要从新的时候开始……
就在马拉多纳雄心勃勃地回答记者问题时,人们像潮水般涌到了圣保罗体
育场等待他。门票被抢购一空,盛况空前,唯有摇滚乐的演出能与之媲美!
7点差一刻,马拉多纳按照俱乐部领导人的安排,乘坐一架小型直升飞机
降落在体育场中心的草坪上。在夕阳映衬下,这景况更显神奇。观众们在看台
上沸腾了,他们齐声欢呼着马拉多纳的名字:“迭——戈!迭——戈!”就如
同欢呼着一个救主。
从1984年了月 4日这一个夜晚开始,马拉多纳体会到,那不勒斯人的热情
是他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见过的。想一想吧, 8万名球迷前来观看的并不是球
赛而是他马拉多纳。
“亲爱的那不勒斯市民们,晚上好!来到这里,同你们在一起,我从心底
感到高兴广那天晚上,身穿那不勒斯队传统蓝色球衣的马拉多纳站在一块贴着
“那不勒斯感谢你!”标语的巨型地毯旁向如痴如醉的观众们这样喊道。“我
感谢你们的热烈欢迎。我希望我们一起干一番事业。加油吧,那不勒斯!”
接着是欢迎仪式中最精彩的一幕:马拉多纳将整整一筐签上了名的足球向
四面八方的观众席上踢去。这一举动几乎引起了一场动乱,好在观众们都是乘
兴而来的,并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从狂欢的人海中马拉多纳就象他来
时一样又乘直升飞机离去了——一他是从天而降的,又凭空而去了。
第二天,马拉多纳回到阿根廷,他想利用这段休赛的时间休整一下,考虑
如何在意大利开始新的奋斗和生活。那不勒斯人是那么热情……这种热情不可
能不让他想起刚到西班牙时受到的欢迎。那不勒斯的球迷会不会永远都理解他,
爱戴他呢?在离开西班牙以后,西班牙人意识到他的价值了。西班牙最主要的
体育报刊《体育世界》所作的民意测验表明,马拉多纳是西班牙人最喜欢的体
育名星。但这有什么用呢?马拉多纳真不希望在意大利也是这种结局。当然,
他准备首先从自己做起,为了那不勒斯的球迷和两年后的世界杯他要尽快成熟
起来。
阿根廷以兴奋的心情拥抱这了位海外游子。国内最大的一家电视台还专门
设法使马拉多纳和国家队教练比拉尔多一起在电视上同观众们见了面。比拉尔
多已有40多岁,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是一个大鼻子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从
五岁开始踢球,颇有足球天赋。但他在作为职业球员的许多年里,一直踢后卫,
这深深影响了他的足球观点。他曾参加南美解放者杯决赛,也曾作为阿根廷国
家队队员参加了罗马奥运会。他足球生涯的高峰是1965—1970年在阿根廷最强
的拉普拉塔大学生俱乐部队踢球,该队 3次荣获拉美俱乐部赛冠军,一次战胜
欧洲冠军杯得主米兰队夺得洲际俱乐部杯赛冠军。此外,他文化修养也较高,
大学毕业后他获得了妇科医生的证书。当然后来他并没有去医院做妇科手术,
而是从1971年开始在大学生俱乐部队执掌帅印,专门同小伙子打交道从而成为
一个对整个人类都有深刻了解的人。此后他又当了两年哥伦比亚国家队的教练。
1982年梅诺蒂兵败西班牙从而使得他在1983年 3月起执教阿根廷国家队教练成
为可能。由于比拉尔多是苏比尔迪亚的得意门生,和梅诺蒂不属一派。他是力
量型足球的代表,而梅诺蒂则注重球员的技术和想象力。他们俩日后的明争暗
斗的根源也正在于此。从感情和观点上说,此时马拉多纳无论如何还是偏向梅
诺蒂的。但是从现实上看,梅诺蒂不但已从国家队辞职,也已从巴塞罗那俱乐
部辞职而作为一个观察家和记者到德新社任职去了,似乎他的“左派足球”也
随着他的教练员时代一样成为过去了。而比拉尔多呢,这个后卫出身的“右派”
代表却大步走向了前台开始对阿根廷足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这种改革的
前景马拉多纳还不敢断定它是好是坏,但马拉多纳明白,要想在86年的世界杯
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同这位“新官”保持关系。好在并不需要马拉多纳费力,比
拉尔多已找上门来。
本来,为备战世界杯,比拉尔多开始很注意培养年轻队员,但试用了42名
队员仍找不到理想的人选,在年初应邀参加的尼赫鲁金杯赛上,竟以0比1败给
了中国队。两年的失败试验使比拉尔多明白了自己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他开始
对国家队进行改组,吸收了一批老队员,其中有被马拉多纳称为“阿根廷最佳
10号”的博基尼。而且他公开声称,阿根廷队不能没有马拉多纳,并开始了与
马拉多纳的接触。这就是他们能一同出现在电视上的原因。
尽管如此,对马拉多纳来说当务之急仍然是如何在意大利联赛中发挥出高
水平。世界杯虽然重要,但离预选赛开始尚有近一年时间。所以当有记者问及
他对比拉尔多和国家队的看法时,他小心谨慎地作了温和的回答。“应该给比
拉尔多时间……含糊其词地说了几句就抽身走了,他的心已飞向那不勒斯。
--
▼▼▼▼▼▼▼▼▼▼▼▼▼▼▼▼▼▼▼▼▼▼▼▼▼▼▼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rg.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