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ain (东方快车 ),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5.捧杯·冠军之泪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Feb 21 15:06:47 2000), 转信

    5.捧杯·冠军之泪
   



    ……马拉多纳屡次被绊倒,但第一个被黄牌警告的也是马拉多那……这位世界超级
巨星立刻双膝跪地……守在电视机前的亲友们变得鸦雀无声,呼喊、拥抱、饮水……都
停止了。人们在紧张中似乎变成了石头……“团结起来,把阿根廷足球保持在最高点吧
!”……
 

    这次来到墨西哥,马拉多纳一反常态,绝不搞特殊,吃住都和所有队员在一起,过着
节律而紧张的生活。不用说,马拉多纳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和队友们尽量熟悉,大家
齐心协力夺得世界杯。天才加上团结的力量……
    但直到 6月29日的决赛前,舆论界显然并不认为阿根廷队还有团结的力量。所有的报
纸都一致认为阿根廷队只有马拉多纳一个人在起作用。而把 6月29日的冠亚军决赛看作是
一个球星(马拉多纳)同一个队(联邦德国)之间的比赛。
    但是阿根廷队在决赛中的对手联邦德国队可绝不是等闲之辈。撇开以往的辉煌战绩,
此番该队由“足球皇帝”贝肯鲍尔统帅,是力克夺标呼声极高的法国队而进入决赛的。该
队球星马特乌斯能攻能守,力量惊人,多次得到马拉多纳的高度赞赏。但他也是马拉多纳
的老对头,必然死缠马拉多纳。果不其然,在阿兹特克体育场,随着巴西籍裁判罗穆亚尔
多·菲罗的一声长哨响过之后,11.45万名现场观众和 6.52亿的电视观众全都发现,深
思熟虑的贝肯鲍尔竟派出马特乌斯、埃德尔和弗斯特  3人死死盯住马拉多纳, 对他进行
“追债”式的防守。尤其是马特乌斯,完全像个头号保嫖似的对马拉多纳寸步不离,在很
大程度上限制了马拉多纳的发挥,使他未能淋漓尽致地表演他那令人拍案叫绝的长距离快
速连续过人技巧,这自然是全世界球迷的一大损失。但是,这场比赛并没有因此而减色,
它还是那样吸引人,那样精采纷呈,那样波澜起伏,只要主裁判的终场哨音一刻没有吹响,
比赛的结果就好像仍然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多亏了阿根廷队在这段时间里培养出的团结精神,马拉多纳得以以另一种方式发挥出
作用。他的队友布朗、布鲁查加和巴尔达诺这下子可以放开手脚大显身手了,他们充分施
展了才华。
    比赛开始刚两分钟,马拉多纳就第一次被对方绊倒,这显示出了对方对他的防守规格。
这时在阿根廷马拉多纳家里,电视机前马拉多纳的母亲达尔玛高叫起来:“你们看呵!德
国人犯规了,他们不让迭戈好好踢球。”老太太边叫边担心得跑到里屋去了。
    马拉多纳屡次被绊倒……但令人意外的是第一个被黄牌警告的却是马拉多纳自己。比
赛进行到18分钟时,菲罗裁判判联邦德国队重罚任意球。马拉多纳对此极为不满,与裁判
发生了激烈争执。裁判出示黄牌。这位世界超级球星马上双膝跪地,像一位戏剧演员那样
乞求刽子手开思!
    几分钟以后,马拉多纳被马特乌斯绊倒,裁判也毫不留情地对马特乌斯出示了黄牌。
第22分钟时,阿根廷队的 7号布鲁查加从右边罚任意球。这球看起来像是踢给马拉多纳的,
而联邦德国队守门员不知为何轻出而又没有击中这个高球。这时,阿根廷后卫布朗腾空跃
起,高出马拉多纳和对方后卫,一个狮子摇头为阿根廷队首开纪录。不应忘记,这也是一
种马拉多纳效应!
    乍看起来,马拉多纳没有像在其它几场比赛中那样表现出色,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
现;联邦德国队为看死他而不遗余力。这恰好帮了阿根廷队其他人的忙。这正是这位世界
超级球星的一大特点。
    马拉多纳很快就心领神会:在这场比赛中。他必须采用同以往不同的打法。这次,他
变成了辅助队员,专门抢球、传球。他踢出了一个又一个刁钻古怪的球,令对手难以应付。
他并不寻求用令人眼花镣乱的控球技巧来赢得观众的喝彩。他要赢得这场球,弥补1978年
未能入选国家队参加世界杯大赛的损失,若是等到1990年的世界杯,可能就为时太晚了……
    球进了!……大家嚷起来,达尔玛太太激动地跑出来,亲吻着他儿子的画像。
    下半时,联邦德国人调整阵容,先后把 9号沃勒尔和20号赫内斯调上场,用双中锋战
术,加强门前的“制空权”争夺,并加快进攻的速度,试图扭转局势。但是忙中出错,第
56分钟时,马拉多纳得球后传给巴尔达诺。巴尔达诺本能地犹豫了一下,想把球再踢给马
拉多纳,但他看到马拉多纳被 3名对手死死缠住,于是这位曾效力于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
的前锋不再犹豫,决心直接打门。他单刀冲至门前飞起一脚,球从右边直破舒马赫把守的
大门。
    2比O!但倘若以为这就是最后的结果那就错了。这毕竟是两支代表不同风格的顶尖球
队之间的较量。到现在为止,是以智慧型加创造性的足球占据上风,但不要忘了,联邦德
国的力量型和顽强型足球常常后发制人……
    丢失两球后的联邦德国依然信心不失、斗志不减,阵脚不乱。他们坚持自己的打法,

顽强拼搏,终于难以置信地扳回两球,把比分追成 2平,使被打破了的力量平衡重新恢复
了平衡。
    联邦德国队所进的两球都是利用角球踢进的。第一个进球是在下半时73分钟,角球发
至近柱,经头褪摆渡,球星鲁梅尼格冲前一蹴得手,追回一球。这一战果使德国人重新点
燃了希望之火。他们的攻势连绵不断。第80分钟,他们再获角球。球罚出后在远柱经头球
摆渡到小禁区,再由9号沃勒尔冲顶进门。
    这时在马拉多纳家里,守在电视机前的亲友们变得鸦雀无声。呼喊、拥抱、饮水……
这一切都停止了。人们在紧张中似乎都变成了石头,整个屋里寂静得像黑夜里的深谷。
    达尔玛太太双手十指合拢在一起放在胸前,默默地祈祷起来。
    两队比分戏剧性地重新出现平衡。正当人们以为要在加时赛中再睹两队胜负时,德国
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竟想不进行加时赛就结束战斗,而在混战中把伟大的马拉多
纳撇在了一边。他们放弃了对马拉多纳的看守,而去忙于进攻!
    第85分钟时,马拉多纳显出英雄本色的时候到了。他在中场断到一个球。这个看起来
毫无威胁的球,在马拉多纳脚下变成了助攻球!他迅速跑动,把球又准又巧地传给了右前
卫布鲁查加。布鲁查加躲过了身高体壮的布里格尔的拦截,趁联邦德国队守门员舒马赫重
心移动之际起脚射门!舒马赫来不及转向拦球,球已飞进网内。3比2!马拉多纳家欢声雷
动,达尔玛太太忍不住说:“比赛应该结束了吧!”大家全大笑起来。
    比赛结束了。阿根廷队在时隔 8年以后第H次夺得世界杯。马拉多纳将金杯高高举起!
他在这次杯赛中的表现还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最佳运动员金球奖。他最大的梦想实现了,
这使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但是,当阿根廷队队员全都回到阿兹特克体育场的休息室时,马拉多纳却还在不停地
抽泣。队友们劝他,挤进门来的记者也劝他,马拉多纳才勉强止住泪水对周围的人倾吐了
肺腑之言。他说:今天在决赛中联邦德国人让自己没干成什么事,而阿根廷队却以3比2获
胜,这充分说明阿根廷队是一个完整的集体。但愿阿根廷人永远不要再分派和斗争了,团
结起来,把阿根廷足球保持在最高点吧!
    周围的人都被感动了……但他说的分派和斗争是什么意思呢?
    这首先指的是梅诺蒂和比拉尔多两派之争。长期以来,由于两位教练的观点不同,执
教的球队和拥护者也不同,造成两派人士尖锐冲突。本来梅诺蒂是马拉多纳的恩师,但两
人近来关系也不好,马拉多纳也曾说过一些对梅诺蒂不满的言论。现在比拉尔多率队夺杯,
有人必然把这看作是这一派的决定性胜利,可以堂堂正正地对另一派进行驳斥了,这却有
损于阿根廷足球界的团结和进步。其次,马拉多纳也是对队员之间的矛盾有所担心。比如
帕萨雷拉,他在阿根廷队在南美的预选赛上立下大功,但在阿根廷队正式组队时,比拉尔
多却说只有马拉多纳是唯一的绝对正选队员,而其他人都必须靠自己的汗水才能赢得在国
家队的一席之地。对此帕萨雷拉很不满意,和比拉尔多电话谈了几次仍未能如愿,他最后
不惜以不参加世界杯赛作要挟,并进而与马拉多纳也有了矛盾。这次世界杯他来到墨西哥
以后由于肠胃炎和韧带撕裂没有上场,马拉多纳真担心比赛结束以后两人关系会越来越差
……还有曾被公认为阿根廷最佳运动员的博奇尼和新秀博尔吉,由于马拉多纳的缘故他们
在这届杯赛上都未获重用,他们会不会把不满发泄出来呢?
    马拉多纳的担心并不多余。世界杯赛以后,阿根廷国内足球界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尤其是梅诺蒂1987年重新出山执掌博卡青年队的帅印以后,由比拉尔多执教的国家队不愿
吸收博卡队的队员入国家队,而梅诺蒂也拒不向国家队输送队员,这种矛盾大大削弱了阿
根廷足球的总体战斗力……  
    世界杯赛以后,马拉多纳和帕萨雷拉这一对多年的朋友反目成仇了。帕萨雷拉对记者
批评这届世界杯说,这是一届技术水平比以往几届都低的世界杯,各队都为了取胜而放弃
了发展技术和进攻的打法。1987年 1月,他又说:“我才是阿根廷队真正的队长。”他还
说,等到他退役的时候,将会和马拉多纳算总帐。马拉多纳听说以后也火了,他不屑一顾
地说:“真是笑话,有什么帐现在就算好了……”两人之间再也没有了来往。
    再说博尔吉,这位21岁的新秀心里也有气。世界杯赛前,国内外舆论对他寄予的希望
最大,可到头来风头全让马拉多纳出尽了。比拉尔多以他状态不佳为名,只让他踢了两个
15分钟便换了下来。其实是嫌他技术过强,个人意识过强,没法老老实实配合马拉多纳。
不过他的球技是有目共睹的。意大利AC米兰队已用250万美元的身价将他买走。临行之前,
博尔吉不甘心无声无息地走,他要先报复一下。于是,他向报界公开了国家队队员(包括
马拉多纳)出钱资助“恶棍”去墨西哥的情况,一场轩然大波掀起了。
    “恶棍”一词在阿根廷专指那些在球场上闹事的人,就是足球流氓。阿根廷球迷闹事
虽不如英国人那么有名,在南美却算是“老大”。墨西哥世界杯赛上唯—一次球场暴力事
件便发生在阿根廷球迷和英国球迷之间。那是在阿兹特克体育场阿、英之间进行1/4决赛
时发生的。上半场快结束时,看台上动起了拳脚。因事态没有闹大,再加上比赛特别精彩,
便没有多少人予以关注了。博尔吉;日事重提,已由兴奋转入平静的阿根廷人立即敏感起
来。
    不能回避了。那次小小的闹事是阿根廷“恶棍”挑起的,他们把英国球迷打得抱头鼠
窜。在全世界面前这么不作脸,阿根廷舆论界严肃追究之后,发现国家队队员赞助了“恶
棍”旅费。阿足协主席居然也默许了这次赞助,使这件事变得更加严重。
    但一个人是球迷还是“恶棍”事前怎么能分清呢?足协主席分不清,马拉多纳当然也
分不清。
    ……是啊、在足球场上,马拉多纳胜利了,他受到世界球迷的一致喜爱和崇拜。但在
谜一般的现实生活中,即使是世界冠军也会同平常人一样感到迷惑。足球也许能暂时让人
忘掉生活中的不愉快,但一场足球赛充其量不过是两个多小时,生活却是分分秒秒都存在。
马拉多纳在18岁上已告别了贫穷,却从来也没有告别过苦恼和困惑。但他毕竟有足球,只
要足球还存在,他就有他的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他就是不孤独的……啊,回到那有规则、
有球也有球门的足球世界中去吧,那里有他儿时的梦想和快乐,那里他能够自由地表现和
表达。他宁愿在那里解答一切。



--
▼▼▼▼▼▼▼▼▼▼▼▼▼▼▼▼▼▼▼▼▼▼▼▼▼▼▼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rg.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