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ain (东方快车 ),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第八章 疯狂与执着:无悔的亢龙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Feb 21 15:42:40 2000), 转信
第八章 疯狂与执着:无悔的亢龙
阿根廷足球队从意大利班师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时正好是阿根廷独立日 7月 9日。
阿根廷人没有抛弃这些落难的英雄们。一辆专车把球队径直送往政府大楼,梅内姆总
统亲自接见了他们。在政府大楼的露台上,马拉多纳抱着他的小女儿贾尼娜站在梅内
姆身旁,接受人山人海的球迷的欢呼。
马拉多纳的球迷们早已在电视上目睹了这位球王在意大利洒下的伤心之泪。为了
安慰他,人群中特意打出了“国家队是英雄!”“迭戈,我们爱你!”这样的横幅并
不断向他高呼。马拉多纳虽受感动,但这一切已不能挽救他那失衡到危险地步的心态
了。四年前,当他为国人捧回雷米特金杯时,也是在这里向人群致意,此情此景,不
能不让他备觉神伤。是啊,人民依旧喜爱他,他们仍像过去那样向他欢呼……但他手
上已少了一个可以向他们答谢的金杯!
该怨谁呢?表面上,他不停地指责裁判,在内心里,他却另有一番更深的苦涩。
是上帝抛弃了他!就是这同一个上帝曾让他在上届杯赛上过五关斩六将捧走金杯,
而现在又让他与之失之交臂……这届杯赛他未进一球,但是作为全队的核心人物,在
通往决赛的道路上他仍能感觉到那种升入云端的幻觉。但就在最后一刹那,他却被一
只无情的不公平的手从云端边上给拉了下来。他现在想起自己关于“上帝之手”的那
番解释了,他发现自己竟无意中说出了真相:“上帝之手”是不公平的,但它是唯一
存在的,每个人必须接受的现实。正如在86年世界杯上的阿根廷队以2比1战胜英格兰
队已被载入历史一样,联邦德国队1比0战胜阿根廷队夺得90年世界杯冠军也被载人了
历史。
“我是谁?”在世界杯之前情绪曾极度低落的马拉多纳暗自询问上天,现在他听
到了威严而无情的回答:“你是一个球星”。
只是一个球星——而不是上帝的独生子!这意味着他同别人一样,在踢了十几年
球以后,年龄一大就得另谋生路。运气好的如贝肯鲍尔和贝利可以利用自己的名声和
威望继续在体育界指教后人,运气差的如加林查就只有借酒浇愁在对往昔的缅怀中消
度时日了。马拉多纳更像谁呢?他还是更像加林查一点。或许他的财富会使他永不会
像加林查那样贫困潦倒了,但是他同加林查一样没有受过什么教育,除了足球以外他
们再无所长。上帝所给予的世界就是这样,在人的智识中它是不公平的,然而却不能
不相信。这种现实是马拉多纳不能接受的,他需要幻觉,否则就无法生活。
1.毒品风波:“永别了,足球!”
……面对来自祖国的拒绝,他完全绝望了……这件事得到了9个姑娘的证实……
“我再也不发表什么讲话了……够了,我已放弃了足球。”……“他完了”后面连省
略号都没有……“什么事也没发生……,马拉多纳是清白的。”……中了一位女警官
的圈套……“我们都爱他!”……
身心皆已疲倦的马拉多纳在 1990年9月返回那不勒斯后时已毫无雄心壮志了。世界
杯赛的失败使他一直萎靡不振。在那不勒斯圣保罗体育场他亲自操刀射中最后一个点球
而淘汰了意大利队。现在他不再指望意大利人会喜欢他,他也不想
再呆在意大利了。
事实也确乎如此。他在意大利的名声正一天坏似一天,当然这主要是针对他在球场
外的表现而言的。他的穿着在意大利成了低格调打扮的同义词,而意大利《共和国报》
举办的一次最不受欢迎人物的读者调查表明,马拉多纳的得票超过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
性感女星麦当娜而名列榜首。
本来,倘若马拉多纳愿意在球场上努力,再夺得几个冠军的话情况是可以有所改变
的,但是,意大利高强度的比赛方式已经使马拉多纳厌倦了。这已经是到达意大利的第
7个赛季了,他在这7年的时间里总收入达4200万美元,也使那不勒斯队在银行的存款达
到了18900万美元,而这个俱乐部在马拉多纳到来之前20年的总收入才 200O万美元。现
在,马拉多纳累了,他不断对媒介和费尔莱诺主席说:“在极其紧张的意大利足坛度过
这样多的赛季以后,我感到必须到另外的国家里去踢球了。去日本还是法国这并不十分
重要,主要是联赛应当平静一些。”此外他还不无伤感地说:“我已经不象从前了,我
感到身体极度疲累,精疲力竭。上一个赛季和本届世界杯赛都踢得很艰难。我准备把俱
乐部给我的全部预支款还给费尔莱诺,让他给我自由。我已经不象从前了,这种情况或
早或迟总会发生。”
赚得眉开眼笑的费尔莱诺当然不同意马拉多纳的这一打算。在法律上他是占理的:
俱乐部同马拉多纳的合同一直签到了1993年。但是他也明白自己在同谁打交道,这是一
个最具无政府主义的球星,同他打交道可得软硬兼施……
马拉多纳能以什么同费尔莱诺所代表的金钱和势力对抗呢?他其实从不思考这个问
题,因为他是马拉多纳,这就够了。
他以他的性格和血质同费尔莱诺对抗。那不勒斯在1989—1990赛季再获欧洲冠军杯
比赛的资格,但是马拉多纳故意错过了球队1990—1991赛季的集训期,到达那不勒斯又
多次拒绝参加比赛,致使那不勒斯队在欧洲冠军杯和意大利联赛上节节败退。对此,意
大利联赛纪律委员会于1991年 1月11日判处对他罚款7千7百万里拉。而那不勒斯队还要
控告他使球队的名誉受损,要求赔偿150万美元。纪律委员会的实际判处是:从 90年11
月起到91年6月赛季结束对他减薪40%。
在重重压力之下,马拉多纳又瘦态尽露地回到球场。但紧接着在同桑普多利亚队的
一场比赛中他又因严重对裁判不敬而被判罚停赛一场。这倒使他有空回国探亲。祖国,
这是他的最后的依靠和慰藉,但是,他连为国效劳的机会都没有了!为备战美洲杯,马
拉多纳原来准备不顾那不勒斯队的反对赶回阿根廷参加阿根廷队与巴西队的一场友谊比
赛,以示效忠祖国。然后,令马拉多纳窝火的是,不仅那不勒斯队要处罚他,而且阿根
廷足协也通过马拉多纳在阿根廷的代理人告知马拉多纳,如果那不勒斯不同意放行,阿
根廷足协就不安排马拉多纳参加阿根廷与巴西之战了。因为阿根廷足协不愿意因马拉多
纳的事与意大利足协和国际足联发生矛盾。
马拉多纳有点走投无路了。对意大利的罚款停赛,他可以回答:“他们可以说他们
想说的事,罚款也罢,起诉也罢,停发工资也罢,我都不会改变。我就是我——马拉多
纳。”但对来自祖国的拒绝,他却完全绝望了。91年1月18日,他在意大利《罗马报》
上发表署名文章,声称他计划于年底挂靴。他在文中说:“我已与父母在家中谈过此事,
我已做出最后决定:将于今年年底挂靴。”他又说:“我已经受够了,从俱乐部官员到
足球评论员,联赛纪律委员会,每个人都在与我作对。我已厌倦了奋斗,我想享受生活,
我想永远离开足球。只有当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我才会快乐。”
真的吗?倘若这一切可能是真的,那么人们或许就应该感谢后来在 3月29日发生的
那些事了,因为它从另一个方面激励了马拉多纳继续踢球。但事实上,这一时期的马拉
多纳是在极度的沮丧中说出这些话的。在那不勒斯,以前很少喝酒的马拉多纳现在已嗜
酒成癖,又贪吃好睡,体重增加了20英磅。这种放纵的生活能麻痹他痛苦的灵魂给他带
来些许快乐吗?未必。他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他需要幻觉……
其实马拉多纳已经是意大利最成功的外国球星了。古力特在意大利只闪烁了一个半
赛季就严重受伤,甚至影响了他在荷兰国家队的地位。范·巴斯股在发挥了两个赛季之
后也已江郎才尽。只有马拉多纳,在那不勒斯闪耀了 6个赛季后老板还毫不迟疑地与他
把合同签到了1997年。他曾经连续 3年蝉联意大利甲级联赛的首席射手,近两年仍在射
手榜上名列前茅,并且常常四两拔千斤,妙传破难关。
但这一切都过去了,不再能给他快乐。他已习惯了胜利,对失败难以承受。世界杯
的失利是那么深刻沉痛,一时间他已没有了前途,而他是多么需要幻觉和胜利,需要美
梦成真啊!也许,他需要的太多了……
2月,意大利《时代》周刊首次把马拉多纳同毒品联系在一起。这家刊物报道说,
那不勒斯调查毒品走私和卖淫活动的警察,在窃听最臭名昭著的妓院老鸨卡梅拉太太在
“金鹰”公寓的电话时发现,马拉多纳与她有联系。卡梅拉被辅后交待说,马拉多纳的
一位朋友在打给妓院老鸨的电话中说;“给我和迭戈搞些毒品和姑娘来。”而这件事得
到 9个姑娘的证实。她们说,她们曾与马拉多纳在豪华的“天堂饭店”寻欢作乐,整夜
吸食可卡因。
而另一位被捕的皮扎先生则说,他曾打电话为其知心朋友马拉多纳买过“麻醉品”。
为此,警方指在他参与贩毒和卖淫活动、事实上这已是对马拉多纳的最后警告了,
但马拉多纳却对即将来到的祸事毫无预感。他只承认有押妓行为,矢口否认与毒品有任
何关联,并态度强硬地威胁说:"谁控告我,谁将要付出代价!”然而舆论的口并没有被
封住,相反更有人说,马拉多纳还与黑手党有关系。这一切由于缺乏证据,一时只成了
围绕在他身上的谜
2月底,意大利足协开始实施在甲、乙级联赛中进行每场比赛药检双方各两名队员
的新方案。
3月 17日,大祸临头了。那天在与巴里队比赛结束之后,有关机构对那不勒斯队队
长马拉多纳和另一名队员的尿液进行了检查,结果马拉多纳的尿液检验结果呈阳性。3
月29日,专家们在罗马对马拉多纳的尿样进行了复查。长达 9个小时的复查工作结束后,
专家认定马拉多纳使用过可卡因等违禁药品。按照意大利足协的规定,被查出尿液有问
题的运动员要被停赛6个月到2年,马拉多纳的前景极其灰暗。
具有戏剧性的是,不是别人,正是三年前在汉城奥运会上查出加拿大短跑运动员约
翰逊服用类固醇的德国著名药物化验教授多尼凯又发现了马拉多纳服用了可卡因。
和约翰逊不同的是,足球场上眼用兴奋剂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足球比赛一场要踢
近两个小时,一个星期就可踢一场。除了体力外,它要求更多的是灵敏、智慧、意识、
技术、战术和配合等。而且马拉多纳可以不借用兴奋剂就达到顶点——实际上他只须按
照他的计划平平安安在年底挂靴也许就万事大吉,流芳百世了——所以在马拉多纳东窗
事发之后,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的人士都表示“足球仍是清白的项目“,他们认为没有
必要在足球界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反眼用兴奋剂的运动。
但对马拉多纳来说,意大利和足球的岁月似乎都就此结束了。4月1日晚,他和经纪
人布兰茨离开他在那不勒斯的住所,在罗马登上了意大利航空公司的飞机回国。而在此
之前他的妻子克劳迪娅和两个女儿已于 3月31日携带马拉多纳一家的箱笼细软回到了布
宜诺斯艾利斯。
临走前,他的律师文·西尼斯卡奇曾劝他留下来,以避免给人留下“逃走”的印象,
但他还是走了。在上飞机之前,马拉多纳给那不勒斯的球迷留下了一封信,以示告别。
他不无辛酸地写道:“永别了,朋友们!永别了,意大利!永别了,足球!”
在飞机上,他谈笑风生,似乎已从此解脱,把一切不愉快的事全部留在了意大利。
当他发现跟踪追击的只有米兰《晚邮报》的特派记者时,立即对他说:“我再也不发表
什么谈话了。我不需要为自己辩护,也没有必要去攻击别人。够啦,我已放弃了足球。”
记者问道:“你个再想回意大利了吗?”“不。我累极了,我想享受生活的乐趣。”
记者又问:“你不想在日本或阿根廷踢球吗?”“我已经说过,与足球永别了。”
在飞机上用餐时,他吃得很多,龙虾。饺子、里脊肉等。一边吃还一边说笑。一名
机组人员拿出一个足球,请他签名留念,五、六个孩子也拿着他的照片请他签名。
接着,他对《晚邮报》记者说:“我的两个女儿正等着我带回去蛋糕和蜡烛。我象
圣诞老人那样,带回一口袋礼物。我会
忘掉这些日子的痛苦的。”
马拉多纳说完后,拿出各种礼品玩起来。有洋娃娃、小汽车、小照相机等。他吃了
一块巧克力。一位空中小姐问他:“你不怕发胖?他才像一个中年胖女人被伤了自尊心
一样忸怩不安起来。他咽下巧克力糖,看了看自己喃喃地说:“那有什么关系,再说,
现在这个样子……”眼神中流露出忧伤的神情.
飞机抵达阿根廷的埃塞萨机场时,博卡青年队主席邀请马拉多纳参加南美解放者杯
赛。马拉多纳拒绝说:“不,让我走吧,我不再感兴趣了。”
在机场出口处,马拉多纳派他的代表向记者们宣布:“15天后,马拉多纳将举行记
者招待会,现在他想休息。”
4月6日,意大利足协纪律委员会作出决定对马拉多纳实施停赛15个月的处罚。尽管
马拉多纳的私人律师以及那不勒斯俱乐部的律师都要求再次对马拉多纳的尿样进行检查,
意大利足协还是不改初衷,并且要求停赛处罚立即生效。这一处罚决定还须由意大利足
协仲裁委员会最后首肯才能生效。
4 月20日,意大利足协仲裁委员会正式批准并宣布了这一决议。国际足联也宣布,
这一处罚决定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效.这意味着年过30的马拉多纳要到1992年 6月30
日才能重返由国际足联主持的各项职业比赛的赛场。尽管如此,意大利足协仍认为对马
拉多纳的处罚是“从轻发落“,意大利足协本可罚他停赛2年。
“他完了。”这就是当时意大利人谈到马拉多纳时所说的唯一的一句话。“他完了”
后面连省略号都没有。人们相信他已是最后一次离开意大利,他没有了再度辉煌的机会,
甚至也不可能再做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来震惊世界了。在阿根廷,据一贯厌恶他的人说仍
旧喜爱他的人只剩下8%,但是,阿根廷总统仍对返回故乡的马拉多纳表示欢迎和支持。
他发表讲话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给马拉多纳施加压力,而应该帮助他。”
梅内姆公开表示,马拉多纳有官方所发的护照,拥有“体育大使”的称号,他现因
被意大利足协取消了比赛资格回到了祖国,而他原来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因此不应
毫不留情地对他施加压力。
阿根廷足协主席格隆尔纳则明确表态,他站在马拉多纳一边,不管别人持何种看法、
他认为检验马拉多纳服用违禁药品的方法“并不十分清楚”。他不无惋借地说:“对阿
根廷人来说这是个沉重的打击,我感到有一种苦涩的滋味,因为我象爱我的儿子一样爱
迭戈。我相信,在停赛期过后,马拉多纳将重返阿根廷国家队,再为阿根廷冲锋陷阵。”
而对于同马拉多纳一起参加过1986和1990年世界杯赛的队友们来说更是倍觉心伤。
阿根廷队新任队长鲁杰里说:“我对迭戈的复出毫不担心,因为他对足球有种令人难以
置信的热爱,他将重返赛场,像从前一样。”其他的队友也都接受了马拉多纳的下述解
释。马拉多纳指责自去年阿根廷队在世界杯赛中淘汰了意大利队以后,总有人想破坏他
的名誉。因此,他的队友们对马拉多纳的药检结果都持怀疑态度。他们说;也许意大利
队在世界杯赛中被淘汰是马拉多纳被迫害的关键性因素。
许多阿根廷球迷也仍无条件地支持马拉多纳,反对意大利足协作出的处罚决定,他
们高喊。“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马拉多纳是清白的1”
自去年12月接替卡洛斯·比拉尔多执掌国家队教鞭的巴西莱为使国家队在今年 4月
的美洲杯赛中有所作为,一直在计划邀请马拉多纳回队参加训练,他对记者说,马拉多
纳被停赛对他的队来说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与此同时,阿根廷一些足球俱乐部的
官员都纷纷向马拉多纳发出邀请希望他参加各俱乐部之间的友谊赛,因为这些比赛是不
在国际足联管辖范围内的。
对在国内受到的支持和欢迎,马拉多纳深表感激。他说;“我肯定乌云会很快驱散,
我非常盼望能以清白的形象返回我的足球事业,令那些企图陷害我的人徒劳无功。”在
国内,马拉多纳觉得安全了,放松了,但他仍不想参加任何球赛,他正计划着去牙买加
或古巴度假……但是,他太放松了……
马拉多纳返回阿根廷3星期后,4月26日,在距布宜诺斯艾利斯6.4公里处中高层居
住区属于马拉多纳的一个三间一单元的公寓外,23位缉毒人员就位, 6名便衣闯入了公
寓。据执行任务的突击队队长乔·奇奥松说,当他们打开公寓中唯一的卧室门时,“一
架小型磁带录音机正在播放马拉多纳的声音,室内灯光昏暗,衣物狼籍马拉多纳和他的
两个朋友全裸地躺在床上毫无准备。见我们进来他们一跃而起,马拉多纳穿上内裤,又
躺到床上。”
警方在寓所窗外发现两个信封,一只装有70克可卡因,另一只装有30克。警方以拥
有和吸食毒品罪拘捕了马拉多纳。和他在一起的两个人也一同被捕,他俩是马拉多纳家
里的雇员和老友。
这位足球巨星被捕时衣冠不整,胡于拉渣,显得狼狈不堪,看上去似乎迷惑不解.
当警察架着他走出公寓,按着他的脑袋迫使他进入警车时,他使劲挣扎,狂躁不安。这
时大街上已挤满围观的群众,人们充满愤怒和同情的情绪,不少人叫喊着马拉多纳无罪,
以表示对这位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偶像以精神上的支持。一位女球迷哭着对缉毒警察说:
“不要抛弃他!不要抛弃他!我们所有人都爱他。”
直到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警察总部、马拉多纳才安静下来,但他目光呆滞,
脸上仍罩着一层阴影……
马拉多纳的突然被捕令阿根廷举国震惊,国家电视台中断了正常节目,报道他被捕
的消息。这一回,在去年曾授予马拉多纳为“体育大使”的梅内姆总统也沉默了,他拒
绝对马拉多纳的被捕发表任何评论。
当人们从电视中看到马拉多纳被捕时,都感到难受。因为他是从贫民区中成长起来
的一个民族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代表着整个阿根廷,代表着它热爱足球的千万人民。
一位家庭妇女说:“看到他那可怕的模样,我真为他感到难过,他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
但另一位酒吧侍者则认为“他简直是一个大傻瓜,把所有的一切都扔进了地狱。”阿根
廷国家队守门员,“点球英雄”戈耶切亚呼吁人们团结在这位球星的周围,他在马拉多
纳被捕后接受电视采访时说;“形势的确很糟,很严峻。但他做过很多好事,我们必须
支持他。”
曾经认为是“黑手”调换了马拉多纳尿样的铁杆球迷们,现在则认为这是美国毒品
执法机构搞的一桩阴谋,是故意设下的陷阱。而阿根廷最大的体育杂志《画报》发表“
秘密情报”说,马拉多纳这次被捕是中了一位金发女警官的圈套,这次搜捕行动是警方
安排的,而那位女警官甚至亲自参加了制眼马拉多纳的工作。
但是证据确凿,马拉多纳“金童”的光环已退落,他不可避免地成了悲剧性人物。
正象他被捕时警察气愤地责问他:“你难道不知道你是全国所有儿童的榜样吗?”因眼
用可卡因仍处于忧馆状态的马拉多纳脱口回答说:“什么榜样?真正的榜样是掌握知识
的人,不是仅仅受过 6年教育的驴。”如此不掩饰对缺乏良好教育的抱怨,在马拉多纳
还是第一次。他亲自抹去了自己的光环,他仍然是自然、朴实的,仍然是独一无二的马
拉多纳,但是,他的生活却也必须从此改变了。
警方提出了对他的指控。 4月27日我,他在交纳了两万美金的保证金以后被女法官
贝拉斯·德比达尔保释,她负责处理马拉多纳的案子。保释的条件是除非得到女法官德
比达尔的允许,马拉多纳不能离开阿根廷。此后警方加紧了对他的调查工作。 5月6日,
警方搜查了马拉多纳的公寓,又发现了一个装有可卡因的信封,里面至少有 1克可卡因。
他们立即把这个信封送往实验室化验,以便得到进一步的证据。但是,无论检验的结果
如何,都不会影响警方已经对马拉多纳提出的指控。而马拉多纳的经纪人也对记者说,
马拉多纳已向法官承认,在他被捕之前的3个月里,他曾使用过可卡因。
5月15日,意大利那不勒斯市一名检查官路易吉·博比奥要求马拉多纳到那不勒斯
出庭受审,罪名是使用毒品和进毒品交易。他曾在今年 3月就有关毒品和召妓之事讯问
过马拉多纳。那不勒斯的法官答应考虑这名检察官的要求。
而这时马拉多纳再也没有在公共场合露过面。他正在接受戒毒治疗。
6月 26日,那不勒斯法院开庭审理马拉多纳一案。马拉多纳的律师文·西尼斯卡奇
在开庭听证时,要求法庭延时判决,因为他的委托人由于医疗原因不能离开布宜诺斯艾
利斯。那不勒斯法院没有理会他的律师的要求,于 9月18日缺席判处马拉多纳因传播毒
品罪而入狱14个月的监禁,并对这位原那不勒斯队队长课以40万里拉的罚全.达成缺席
审判的交易是,马拉多纳可不必在意大利过14个月的铁窗生涯。
这以后一段时间,除了间或有一点关于马拉多纳戒毒情况的报道以外,舆论界暂时
熄灭了这一热点。这个无数次给世界带来过欢乐和骇异的一代人杰,在同毒瘾的斗争中,
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
▼▼▼▼▼▼▼▼▼▼▼▼▼▼▼▼▼▼▼▼▼▼▼▼▼▼▼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rg.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0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