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中国足球的镇痛剂--辽沈足球断想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Oct 20 12:16:56 1999) WWW-POST
中国的足球教练很像镇痛剂,它并不能治伤病,却能缓解许
多伤病引起的疼痛。足坛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可能被吞服下去。
虽然并非任何时候他们都是无辜的。
总要有人承担责任
作为辽足的匆匆过客,苏永舜很早就说过,张玉宁等人将来
会成为辽足的支柱。
王洪礼在辽足最低迷时说过这样的大话“现在辽足可以与甲
A任何队伍抗衡”。
“我这话是在1998年年初打义赛期间说的。当时队员们听了
都冷笑。那时曲圣卿、张玉宁都没有信心,自我评价很低。一支
信心崩溃、散了架的队伍就是这样。”
“辽宁队为什么会跌得那么惨?”
“辽足衰败的主要原因是人才断档。全国联赛恢复后,沈阳
、大连都有了自己的球队。80年代中后期大连就不向辽足输送人
才了,这本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但它导致了非常不幸的后果。
十连冠的辉煌使当时辽宁上下都形成了一个顽固认识:不夺冠军
就不是辽宁队。1994年,我把球队作了调整,转掉一些老队员,
把曲圣聊等人吸收进来。但队伍毕竟青黄不接,1995年头几轮打
得不好,我就被撤职了。”
原辽宁省体育运动学院院长马林这样描述了王洪礼那次被罢
免的情景:
那是1995年7月,王洪礼正带队在外地比赛。当时辽足还没
搞股份制,球队一切事务都由省体委掌管。省体委这时专门召开
党委会,作出撤换教练的决定。“我当时建议说,临阵换帅是兵
家大忌,为避免动摇军心,可否暂不宣布。后来我到机场迎接辽
宁队时把这事告诉了王洪礼。王洪礼向我询问原因,我说球迷不
满意,领导也不满意。王洪礼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了’。”
“换教练能解决实质问题么?”
马林:“责任总要有人承担。换教练是缓解舆论压力和各种
矛盾的简便方法。”
王洪礼也说:“这是化解危机的常用手段。再说不换教练又
能换谁?”
虽然不知王洪礼这话是否包含了这样的潜台词:总不能“换
领导”、“换老板”吧?
聪明的“羊”
谈到炒教练,李树斌的语气平和得多:“从大局讲,球队降
组绝对是实力不行。但从微观看,在影响升降的关键场次,如果
措施得当,就可能使局势逆转。打比赛还很讲心态,过去其他队
对你的态度如何非常微妙。以前与大连比赛,大家都觉得输了没
什么,打平就是成功,有时甚至不派主力,结果可想而知。今年
不一样了,万达突然成了人们眼中的鱼腩,谁都想咬一口。
“什么球队特别容易陷入降组危机?一是实力原本就不行,
另一种就是过去成绩特别好,现在内部突然出了问题的,这种队
伍特别容易心浮气躁,产生大混乱,甚至形成内部自相残杀局面。
辽宁队当年的外部条件更不利,它的降组几乎到了众望所归、拍
手称快的地步。大家都玩命打你……我现在观察一些可能降组的
队,就很冷静了。
“球队处于低潮时特别需要支持,而恰恰这时最难获得支持。
换教练不可能马上在技战术上发生革命,却可能暂时缓解矛盾。
此时球队的心态若能得到调整改善,情况确有可能好转。”
不幸的辽足在1995年连吞几副“镇痛剂”(包括李树斌),
还是降组了。
对中国教练的生存环境,李树斌的思考显然很深。他说:“
在中国执教的教练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中外知名教练,他们都
是被俱乐部请去的,这类教练收入最高,也最有权力。但他们的
位置不很稳定,通常要看成绩与俱乐部的期望值是否吻合;第二
类是俱乐部老板的朋友(李树斌未作分析);第三类是本地教练,
这类教练既便宜又听话,没多少实权,处境也最难,他们往往是
在仓促间作为“救火队员”推到那个位置上的,后果往往也很悲
惨。”
他举例说,红桃K的朱波、松日的高洪波、红岩的林乐丰…
…都是这种情况。一个处境那么狼狈的队伍哪个敢接、愿意接?
俱乐部都想找业务水平高又有风度的教练,但并不是你肯出钱人
家就愿意来,人家还要看这个队是否会坏了他的名声。
“现在的教练都聪明了,觉得形势不妙马上就辞职。不会在
一条道上走到黑。尤其是知名教练,他们不愿承担降组的责任,
及早抽身可以另谋高就。”
钱就是战斗力
尽管如此,还是有愿意啃硬骨头的。
王洪礼:“1997年10月,我重返辽足。当时联赛只剩下三场,
形势非常险恶,有掉入乙级队的危险。杨玉敏当时见势不妙辞职
了,没人敢接。”
我问王洪礼:“那你为什么在那种情况下接辽宁队?”
“我对这个队有信心。我上任后曾对当时的总经理毛治中说,
现在最重要的是内部团结,不要理会外面怎么议论。辽足那时已
有抛售俱乐部的打算。我对曹国俊说,七百万就把俱乐部卖了,
这不是太丢人么?挺一挺,能过去的。1998年,辽足队员的月薪
在一万元左右,赢球的奖金是客场20万,主场18万,与其他俱乐
部比少得多。我曾反复向队员说,你们不要抱怨钱少,身价只能
靠成绩、靠自己争取。这就是市场经济。”
马林有点赞赏地说:“王洪礼对队员的潜力有远见,对钱的
作用看得更清楚。他当时曾说,你们不要欠队员一屁股债,否则
这仗没法打。钱就是战斗力,有了钱打不好可拿我是问。如果说
在计划经济时代炒教练是有明显的行政色彩,那近年炒教练的主
要原因就是钱。队员没钱不好好干,教练要解决问题就要与俱乐
部老板争,往往就吵翻了……其实很多俱乐部的经营者也清楚,
球队成绩差原因往往不在教练。但炒教练的最好理由却是成绩不
好,成绩不好又恰恰是事实。”
李树斌:“换教练像换衣服,现在最常见的原因是俱乐部经
济状况不好。老拖欠工资奖金,队员如何肯卖力?高洪波、贾秀
全辞职听说也都与此有关。”
王洪礼说:“6年职业联赛下来,我感觉最大的问题还是俱
乐部的经营,给人没保障的感觉,总处于不稳定状态。有钱也许
就能打好一年,接着天晓得会出什么事。如果俱乐部有实力、有
长远规划,经营手段更高明丰富一些就好了。”
“张引曾是你的助手,舆论普遍认为他的最大优势是与球员
感情深厚,能以父辈般的威严管理,哪怕工资奖金一时出现问题
也能镇得住。这种情感的维系力量有多大?你觉得这有什么意义?”
王洪礼不愿谈论这些,崔大林则很痛快:“张引带这些孩子
功不可没。但现在宣传有个问题,给人的印象这些孩子的成长完
全是张引个人的心血。这太绝对。李金羽、李铁不是随健力宝队
赴巴西学习过几年?他们的成长也有其他教练的心血。
“球员和教练感情深厚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好管理。所谓上
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关键要发挥有利的一面,防止不利的一
面。杰克逊在,乔丹就玩命打……但这种关系是否最先进?中国
几千年封建社会,讲哥们儿义气,传统文化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在中国足坛,张引是个异数。
黄祖钢说:“与球员聊天,知道他们之间确实有感情,队员
有知恩图报的思想。思想工作要‘说情说理’,比如管理队员,
有感情有时就可以不讲道理。没感情的人之间不讲道理行吗?这
确实是张引的一大优势。”
对张引执教能力评价不同的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都非常一
致,张引能坐稳辽足帅椅,就有赖于这种特殊的优势。但有几个
中国教练有这样的优势?
以前一直不太清楚中国足坛炒风为何如此炽盛。现在多少有
些明白,这往往与教练水平无关。而无论中国教练的水平是高是
低,他们现在确实都变得越来越聪明了,1997年王洪礼敢接有降
为乙级队可能的辽足,1999年末却谢绝了正四面楚歌的沈阳海狮
的邀请。他要等到“明年再说”。赵牧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dbpc8.csc.neu.e]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