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Univerise (欢乐玩具),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国内体育报刊逐个评--还俗和尚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13 18:40:49 2000), 转信

发信人: Joaquin (鹞子●每天上网少一些),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国内体育报刊逐个评--还俗和尚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an 13 15:47:54 2000)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1月13日 13:53 体育沙龙网友 

  80年代的国内传媒,对足球的报道并不热烈,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新民晚报
》的一个记者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当时上小学2年级,看到这个词还专门
问了家里的长辈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足球在中国并不是第一运动,人们更喜
欢N联冠的排球和乒乓。

  但对我而言,虽然生活在一个没有体育气氛的家庭,不过却很早就喜欢上了看
报纸,早期对足球报道最强烈的仍然算是广东地区,而且广东的足球是响应了邓爷
爷的号召,早早地从娃娃抓起,以至于在我上小学一年纪开始,经常可以看到广州
的小学校举行各种性质的比赛和校队足球赛,此外还有棒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田
径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当时的足球比赛,1982年没上小学就已经看到当时的广
州人喜欢看《足球报》,当时好象是个很小的报纸,但那么两个大的足球二字,我
是很早就认识了。

  从此以后,发现广东人爱看足球, 这也深深感染了我,我在后来回到内地后
,明显就感觉到中部地区的人对足球的普及度没广东好,而我刚离开广州的时候,
最大的不适,是我怎么也没想到内陆地区的小学连电扇都没有,所以每当踢完一场
比赛,都是一身大汗不舒服。

  当时国内对足球更多的关心仍然是中国国家队和世界杯,对于国内的甲联赛,
似乎没什么人提,更不会有创意性的“ 假A”联赛出现,直到现在还很佩服第一个
发明这个词的人,他真是一个字的改动道出了国内联赛的现状,不过更让人感到奇
怪的,恰恰是甲联赛成了假联赛后,对于足球的报道反而多了数番。我买报纸的历
史正式开始于1990年世界杯,截止于1 996年,经历了6年的收集报纸生活,随着当
时的纸张涨价等原因后,俺基本在那之后除了体坛周报和足球俱乐部外,再不买任
何报刊了。对我而言,另外一个不买报纸的原因是家里没有地方来放这些报纸,到
头来卖掉觉得浪费,留着有占地方,将其中的精华给剪贴下来又可惜,最后一直丢
到过去的老屋,到现在也没动它,眼不见心不烦。

  作为一个读者,买体育报刊让人收益很多,以下我介绍的报刊,我都曾经或者
一直和他们保持着联系,还有一些虽然从没打过交道,但作为中国体育报刊里的一
个奇葩,我也觉得值得一提,俺尽量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把这20年来所能想到的
足球报刊都提到,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对这些报刊发表点建议和看法,但我这里只提
专业性体育报刊,如《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和《参考消息》(带我进入足球
世界并开始了解足球的三个热衷足球报道的综合性报纸)都不属于这个范畴。本身
是一个读者,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另外,还有许多的体育报刊一时记不得了,以下
都是立即可以想到的,得罪了什么人士更希望能看到我所想要表达的无非是对国内
足球报刊的一点个人看法。

  北京

  提到国内最早最权威的报纸应该是《体育报》,后来这个报纸改名为眼下众人
都知道的《中国体育报》,这个报纸的最大特色在于他的报道全面性和综合性,对
这个报纸,批评和表扬从来都是同时出现,他们在全球的新闻网保证了报道的多、
全、新,但这样的报纸我是没时间买的,因为没办法形成一个热点,〈中国体育报
〉样样项目都要报道,反觉得报纸没什么特别的位置,但总的说来,如果一个泱泱
大国,没有这样一个报纸,你会觉得是个耻辱。《中国体育报》在建设初期,报道
的内容基本在国内,如容国团,中国队出访匈牙利,排球,乒乓......对足球的报
道是比较中庸的,直到1994年才开始侧重于足球报道,之前他们还擅长于在周一出
个足球小专刊,每次一个版面,报道很多内容,后来又进行了若干改版,其间的改
动已经记不得了,但历来是受到中央官员的欢迎,许多对这个报纸的题词多如牛毛
。因为我从来没有买过全年的《中国体育报》,偶尔买的几期都是因为他们刊登了
我的稿子,这个报纸的机构大,当时还在中学的我每每为了一个稿费和他们打嘴巴
官司,后来知道了,他们也没办法,那么大个报社,偶尔漏掉稿费,甚至有时没有
作者署名是可以原谅的。但是还发现他们总在不停地变换着版式和特刊,直到
1994年后出了足球特刊,才不由买过几期,但响应的都是国家的声音,看不到真正
有建设性的言辞,所以对我来说,这个报纸总体一般。但我知道的是,在全中国很
多的党政机关,大专院校、这些地方都是千年不变地要订阅这个报纸的,如果你和
我一样有蹭报的特殊嗜好,那〈中国体育报〉是最值得一蹭的,毕竟,以个人的购
买力而言,订阅全年的中国体育报从50年代到现在始终是属于超前消费。

  在体育馆路8号,云集了无数个体育报刊,这点想必各位都知道,和〈中国体
育报〉同时代的产物的是〈新体育〉杂志,这个杂志如果说他有什么特色的话,那
就是他们是我看到第一个出彩色画的体育刊物,但随着雨后春笋的杂志陆续出台,
〈新体育〉我后来看的很少,我在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期间订阅了他们全年的杂
志,当时是在一个专门订阅全年的广告单上看到了他们的广告宣传,让俺一口气把
两个月的中学零花钱都用到了里面,结果是还不如同期我订阅的四川的〈体育爱好
者〉出众。我比较喜欢看1989和1990年的〈新体育〉,当时有张惠德从意大利的稿
子,让国内的球迷一下子和意大利 90有了很近的距离,虽然那时的〈新体育〉封
面很粗糙,而且各个分地的印刷厂的能力不同,有的印刷厂会印刷成铜板胶刊,有
的地方印刷的封面则和马粪纸的质量一样粗糙,不过却很便宜,直到现在,〈新体
育〉的风格仍然一成不变,他们的格调很平易近人,不过却不讨人喜欢,如果是个
广泛型体育爱好者,可把此书作为收藏,谁若能收集自〈新体育〉问世以来的所有
杂志的人仍然可以看做是一个不朽的老体育工作者,但对于时下的讲时髦,看In书
的人来说,〈新体育〉就有点老土的味道了,他们始终保持小16开的风格表明〈新
体育〉仍然想证明自己的原汁原味没受到商业风暴的影响,他们在这一点上的矜持
让人尊敬。

  80年代,国内许多体育杂志都应运而生,许多的杂志曾经历风雨,如今或者人
间蒸发,或者改版,或者被人吞并。特别是80年代的杂志到了90年代后明显感觉到
在这个不以足球为报道就势必衰败的时代,没有新意,就意味死亡,与其死亡,不
如早早退出避免被套的特点尤其明显。例如曾经是国内唯一的以画报为特色的双月
刊杂志〈体育画报〉,当年第一次出手的时候很受欢迎,虽然那时的稿源不多,但
〈体育画报〉的那批图片供稿员提供的图片仍然为人称道,因为那时没什么可以和
〈体育画报〉的独一无二做比较,所以他们的招牌没人可以抵挡。尽管是2个月一
期,而且价格那么昂贵,但俺每次买的都不心疼。最经典的〈体育画报〉时代应该
是1988-1990年这个阶段,很多优秀的图片层出不穷,并培养了一批国内的摄影大
师,我记得广东的廖德营曾经被这个杂志吹嘘的一塌糊涂,虽然我没看出那个照片
到底哪里体现了国际摄影大师的水准,但正是因为他们这一吹,让我在1990年和
1994年都必然要花费一笔不小的钱去买廖德营的世界杯图片专集的书,后来发现廖
德营的图片还经常被香港的媒体买去使用。〈体育画报〉在1994年后也有了一点改
动,总的是侧重于足球了,但好象仍然是稿源不够,而且主要的问题应该是对手的
强大,反而让他们犹豫起未来的方向。这个时候,我开始用他们的兄弟刊物〈博〉
作为取代〈体育画报〉的新杂志,同期的重庆的〈现代足球〉更是一个专门以足球
为特色的画报,所以我觉得老字号的〈体育画报〉已经力不从心了,1998年曾发现
他们要大魄力地坚持足球是硬道理的主力报道的倾向, 不过今天刚看到的一期〈
体育画报〉(这是我1年来第一次买这个画报),居然里面又开始把侧重点放在了
篮球上,显然已经发现在饱和的足球市场上,已经没办法捞到什么油水了,索性换
了目标。

  发行量的多少直接表明这个媒体在国内的影响力,现在的人已经不谈〈足球世
界〉这个永远的招牌了,这么好的一个名字的刊物,让你有种不买对不起自己作为
球迷的那份热忱,但自从1996年开始,我确实再没买过〈足球世界〉了,过去的很
长一段时间,〈足球世界〉都是我唯一喜欢的刊物,我觉得当时的南有〈足球〉,
北有〈足球世界〉,让我能够知道两个专业性报刊的各有千秋。从78年成立以来,
我有80的〈足球世界〉杂志,但现在俺真的不好对他说什么抱怨和祝福了。8 0年
代成长的球迷,如果没听说过〈足球〉或者是〈足球世界〉,那绝对是一大笑话,
〈足球世界〉最精彩的几年,分别是1 981年,1984年,1988年,1990年,1992年
、1993年,这6年的杂志我觉得是〈足球世界〉办的最好的,这包括在价格方面的
承受力,图片的清晰可人,内容以评论和总评回顾为主,注重的是读者的声音,基
本读者提出什么建议,往往有反馈。当时的那个回答球迷问的“孙行者”虽然闹不
清楚他们刊登的足球刊物的封面人物是谁(注:此君把他们刊登的封面的照片,在
摩纳哥队的维阿叫成了利物浦队的巴恩斯,因为都穿红衣服,而当时的维阿是小人
物,此君类似错误经常犯,有点韩桥生的特色),但却幽默狡猾,即使不是特别了
解足球,仍然受到群众的欢迎。不过后来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动机,〈足球世界〉在
内文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居然模仿起了报纸,和报纸拼时效,这显然是个画虎
不成反类犬的败笔,我不敢说他们公开提出了这个方针,但从他们的版式可以看出
,他们模仿起了〈体坛周报〉的一点方法,例如在五大联赛的联赛报告上,他们也
经常请人写关于联赛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在〈体坛周报〉〈球报〉早都已经刊登了
,他们又嚼二手馍,再将这个一周的联赛报道进行比分式介绍,纯粹多此一举。首
先是杂志本来就没有报纸的优势,所以在时效性上没特长,其次是一般买杂志的人
肯定也买体坛周报,既然体坛周报的内容刊登了,我相信〈足球世界〉再刊登同样
类似的内容也无多大收视率,哪怕是请黄键翔来写德国联赛的报道,仍然是没多少
人看的。杂志的侧重点应该面向挖掘内幕和报道国外足球的焦点新闻以及球星球队
的详细介绍(不过不是一般的出生年月日简单介绍),如果想报道新闻,那建议〈
足球世界〉来个创举,办周刊,国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周刊性足球杂志, 不
过在这一方面,〈足球世界〉模仿了另外一个对手〈足球俱乐部〉的风格,办起了
半月刊,但半月刊的出台实际仍然没什么新意,等于是过去一个月的新闻,缩减了
15天,可这15天,仍然是慢了许多,加上成稿到交稿,然后再印刷,出版发行,等
等,一个比赛稿仍然耽误了一个月有余。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联赛已经结束,杂志还
在介绍1个月前的比赛报告。此外,〈足球世界〉的封面的美编似乎也对封面的吸
引力方面很少动脑筋,随便用个图片去做封面,自然影响读者的兴趣。不过这些都
可以原谅,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那飞黄腾达的价格,从1990年开始,杂志价格一
年一跳,我曾看到一本薄的发脆的〈足球世界〉达到5.8元的价格,有这个钱我去
买〈当代体育〉,性价比要划算很多。如果给俺的工资也能象这样一年一跳,就
Bingo了。

  80年代,还曾出过一个叫〈世界体育报道〉(具体名字忘记了)的类似杂志,
这个杂志和〈体育画报〉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后来消失了,让人遗憾很长时间。
1994年的〈博〉有点这个杂志的味道,兼容了〈体育画报〉的画,而且加强了文字
的内容报道,并且由ALLSPORTS供稿,估计花了好几十万买到了这样独家的版权,
于是成了一个时尚,买这样的杂志,很体贴身份,记得当时买这样杂志的人多数会
是西装笔挺,其实价格不过10元的东西,但杂志办的很有国际潮流,所以让人看着
羡慕而已。〈博〉在国内是首屈一指多页码,国际大开本的杂志,在国内的同专业
杂志里没有可比性,我不得不拿这个杂志和香港的〈夺标〉杂志进行比较,最后的
结果是,国内的〈博〉杂志绝对是超流水准的, 哪怕是现在价格提高的很多,仍
然比〈夺标〉要便宜很多很多,而广告方面则比〈夺标〉少,内容更是亲切的中国
话,所以如果你要真觉得手里的钱没办法花,那就去买这个杂志,又或者到那些宾
馆和搭飞机的时候去蹭,也能多半蹭得到!同期这个地方还出了个〈五环足球〉的
杂志,是〈五环〉的前身吧,本来〈五环〉还不错,不过在当时的杂志里这样的综
合性体育报刊太多了,于是就改成〈五环足球〉(这个出处是道听途说,我不太清
楚可能性),〈五环足球〉先开始是打算在武汉设立的,考虑到北京太多报刊了,
在武汉办本来无可厚非,后来却中途夭折,办了一期后,就没踪影了,等到再复出
时已经成了篮球杂志了,及时发现足球媒介的饱和状态,退出的及时!

  北京体育馆路8号更有一大堆的报纸让人目不暇接,〈体育大市场〉也是个90
年代中期出现的报纸,重点要突出的是“市场”,不过里面的报道却有点怪,都是
比较另类的东西,当然这个报纸自然要把足球内容放上。〈体育大市场〉经常对汽
车和吊鱼进行大规模报道,俺觉得这里的稿费给的高,报纸成立的时候经常在这里
投稿,后来发现越来越少足球的内容了,已经有3年没买了,现在不知道如何。〈
体育文摘〉则是一个没有什么个性,但能受到一定读者群喜欢的报纸,他们的办法
很简单,就是把一周里所有国内的好“贴”都“粘贴”到自己的报纸上,而且稿费
给的很少,这样的报纸受欢迎,不过却苦的是作者,作者辛苦写的东西只允许投给
一家报刊(否则会因为一稿多投而砍头),但却可以让文摘转载,很多说不清楚的
矛盾就是这样。在俺看来与那些抄袭(实际是抄袭的人如果把你打算一稿多投的稿
子给用了反而没人知道,所以很多人用笔名估计也有这样的想法)的人相比,一稿
多投真的是可以理解的,稿费低嘛,自然想多赚外快咯 :),现在还有个〈世界
体育周报〉和〈体育快报〉,都是如出一辙的,我曾想,如果把这些报纸综合成一
个大报,那或许更好!

  在这些体育馆路8号里 ,最出众的报纸是〈中国足球报〉,1994年成立的时候
,明明有马德兴这样的招牌给他们撑门面,但后来好象是因为一篇报道,让他隐姓
埋名多年,直到现在才在〈体坛周报〉重新恢复自己的真面目,马德兴那段时间写
稿擅长报道内幕,无论国内国外,都能搞到独家资料,这样的大手笔,球迷喜欢看
,但因此他得罪的人或许也不少,中国好象是最不喜欢个人英雄主义,看到某人
NB地将大堆没人敢说的东西说了出来,有的人坐不住了,有的资格老的人是典型的
劣根性,容不得有这样的人突然出现,于是开始了一些干扰。至少我知道当时在〈
新民体育报〉、〈中国足球报〉以及〈体坛周报〉有个人发了篇国内足球的稿子,
这个人用的是笔名,结果是受到了足协登报批评,那个内容很精彩,把中国足球的
黑暗揭露的体无完肤,只可惜那之后有个足球专家就从〈中国足球报〉消失了,以
后据说此人经常“不敢以真面目出现”而用笔名在〈体坛周报〉继续他的革命新思
维(据〈太阳报〉小道消息,嘻嘻 ^-^),至于这个人是谁,俺也不知道,大家自
己猜或许可以知道吧。此后的〈中国足球报〉我看的不多,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中央
号召的报道,内容都是大道理,所以不用买了,我喜欢看那些直话直说,敢说真话
的报道,外交辞令的对我们球迷说,我压根不懂啊。

  此外,在北京的其他位置还有一些杂志报刊,老字号的〈体育博览〉,没有奇
迹,也没有痛苦,平凡一生,满足于固定的读者群,这可能更好,好人一生平安啊
,至于现在还有类似北京足球的快报之类的, 其实国内其他地区也有的卖,但具
体了解不详,我只能是在买过的报刊上说点看法,1996年以后的报刊,我一直没买
什么,所以也没什么资格说啊!

  广东

  在南方,足球报刊最早最普及的应该是大名鼎鼎的世界销量第一的〈足球〉报
,时常还和一些朋友就〈足球〉报的销量而背地里乱分析,总觉得是有水分,但对
这一行不了解,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在我看来,如果〈足球报〉曾经有过这样
单发行量达到200万以上的份数,我绝对相信,不过如果是平均每次都能达到这样
的数量,那可真让我佩服着呢。〈足球报〉也是一个不需要多介绍的报纸,他们始
终保持价格在1元钱的地位,说明他们很尊重我们读者,就这一点,应该比一些同
行要出色。不过〈足球报〉自成一家,他们的品牌让他们在国内屹立几千年也无人
可以撼动,哪怕是现在有的人买这个报纸已经是一个条件反射的举动。〈体坛周报
〉和〈足球报〉不能相提并论,道理很简单, 因为〈体坛周报〉还不是一个“足
球专业性”报纸,所以我相信在纯粹专业的以“足球”为主的报刊里,足球报是首
屈一指的,那辽宁的〈球报〉也就束之高阁了,因为他们还要介绍篮球和乒乓球,
也不能说是专业性足球报刊。他们因为生活在我们这个NN亿人的大国而享受着世界
销量第一的吉尼斯记录,并且让阿维兰热都来说了几句奉承话,这些都是记录,只
可惜,最近几年的〈足球报〉感觉有吃老本的迹象。我很喜欢过去的〈足球报〉,
总能有首创报道,总能在国内第一时间提供最新足球内幕,不过好象是在那个〈保
卫成都〉之后,起码过了1年吧,我就没再买这个报纸了,但我相信那个时候的〈
足球报〉仍然是受欢迎的,任何一个刚接受足球的人如果问他知道什么报纸,他一
定会不假思索地说〈足球报〉,这样的招牌,是永远无法抹杀的成绩,这样的品牌
形象即使到了将来的衰败的时候仍然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正是
这个原因,我的朋友有时候为了要我帮他做个什么事情,他会先在大街上给我买个
〈足球报〉讨好我,虽然他不知道,我早已经不看这报纸了,而他也不看,于是就
丢到我家里,放上好几个星期,哪天在一个没事做去上厕所的时候用来消遣一下的
正是〈足球报〉,〈足球报〉辉煌的时候还包括请了当时的北派,沪派,川派等名
家到〈足球报〉开辟专栏,成立初期还很旺盛,特别是京派的几个侃家,苏想新、
王俊和张路,汪大招等等,特别有水准,我最喜欢看的是王俊的那种怪招式文笔和
张路的理性分析足球,王俊好象是王朔的口才,他得罪了东北媒体,所以被那里的
人所不齿,他的那篇“10联贯,累不累”搞的他身败但名没裂,相反,南方更是把
王俊当宝贝捧,从我来看,单纯从文字的角度和一个非东北球迷的角度,我对王俊
的小文特别喜欢,他当年〈北青〉出版的王俊体育评论专集,是我买过的若干体育
专集的作者里写的最有水准的,王俊说的不是足球,好象是在说一个武打小说,好
象想学古龙,又好象在唱流行乐,更好象因为不满足球现状,而又不敢说话从而用
另外一个风格来展示他对足球的热爱,这样的怪胎出现在〈足球报〉,让我觉得〈
足球报〉如虎添翼,但后来的派多了,就看的没意思了,四川的李某,也是一个不
错的名角,我也很喜欢看他的稿子,据说此人和网上的一个叫独眼龙的对骂了一次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李某写的稿子没什么川派风格,相反,有点模仿王俊的
风格,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足球以地域分出的派系已经没什么意思,应该按照作者的
风格来分派系比较好,这样,以王俊和李某的稿子可以进入“邪派人士”,以张路
,汪大招等的可以归为“正派人士”,然后就当前的足球热点双方来讨论问题,分
别用各自的风格来表达意见,可惜是,这个可能性已经是我的幻想了, 随着苏想
新去了美国,张路当了国安经理,后来给足球报写稿子的人,虽然写的也不错,但
就总感觉是少了那么个味道,因此看的越发少了。目前,俺已经2年没买足球报了
,不是因为他们办的不好,只是因为有比他们更好的报纸出现,所以,作为读者,
我选择了更好的报纸,虽然那不是“专业性足球报刊 ”。另外,足球报还出了个
杂志,不知道算是固定性杂志还是偶尔出,叫〈球王〉,价格可以,内容也不错,
就是没有体现〈球王〉的这个称号,我以为是以球星为主的杂志呢。

  在广东,也有个杂志叫〈体育之春〉,现在很长时间没在看过,曾经以翻译外
刊的报道居多,但都是短小新闻,当时接受外来新闻不多的年代,这样的杂志很有
看头,但后来因为涨价厉害,没在买了,后来还和〈体坛周报〉合作出过〈射门〉
的高质量刊物。至于其他报纸,最早的还有一个叫〈珠江体育报〉的报纸,典型的
是香港文化感染严重,报道的东西是很潮流的,我比较喜欢看那时的关于F1赛车中
有塞纳和普罗斯特的报道,但足球的报道里,〈珠江体育报〉就是使用香港杂志的
内容,有的更是连名字都懒得改,后来可能是惨淡经营,珠江体育报显的太地域性
了, 没有打开销售面,又改名叫〈现代体育报〉,实际是一样的形式,除了名字
不同以外。〈体育参考〉则是一个还算凑合的报纸,我在初中的绝大部分稿子都刊
登在这个报纸上,当时这个报纸喜欢刊登蒋大为的意大利足球的报道和贴纸,那一
直是我当时孜孜不倦买他们报纸的一个主要原因,所谓的新华社下属机构的说法其
实很一般,我看新华社给〈足球〉的稿子都比给他们的多,不过现在的〈体育参考
〉才算有点成熟的感觉,和〈参考消息〉一样的版式,希望也应该学〈参考消息〉
的方法,多介绍真正的国外体育的动态,以及国外人评价中国足球的报道,而不是
照本宣科地模仿其他兄弟报刊那样,把国内的足球报道重复炒作,实际是一个新闻
,被99999 99家国内媒体拿着炒,球迷说在炒新闻还不承认,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
独家,那才能称为真正的“参考”性报纸。在足球职业化到来后,〈羊城晚报〉的
体育部里出了个〈羊称体育〉,作为晚报的下属机构,〈羊称体育〉并非一无是处
,欧楚良还经常找该报的路为国学习英语,该报的总编更是权威人物,他们也是国
内一个敢说敢做的报纸,而且设计考究,有很多“方唐, too”模式的漫画,但和
路俊叔叔的官司把羊称体育给搞糗了,不过这就是风险,好歹羊称体育也因此成名
了, 我的不少同学,当时还纷纷强着买羊称体育,都想看看他们和路俊的报道是
怎么个结果,结果就这样买啊买,一直拖延到现在才算休止了,所以报纸可能因此
应该提高了点发行量吧,至于路俊到底是不是有那个事情,〈羊称体育〉之后的报
刊都学聪明了,坚决不指名到姓地说人坏化了,学会犹抱琵琶办遮面,这是羊称体
育为国内的兄弟报刊创造出的经验,所以这笔钱应该由兄弟报刊一起分摊得了,嘿
嘿。当然,这个报纸也是个庞大机构,估计是体育部的开销最大,连给稿费都可以
拖延N个月。不过俺这里是客观人发表客观话,俺到觉得这个报纸仍然是个优秀的
报纸。

  广西

  有个好象叫〈体育春秋〉的杂志,也是一个世纪前的人物了,多谈无益。

  安徽

  安徽的〈体育信使报〉在我那个年代是个很出色的报纸,而且月末还有个足球
专刊,很有创造性,但很难买到,我又总觉得订阅报纸不安全,所以不清楚现在怎
么样了。

  辽宁

  辽宁是北方最出色的足球地区,报道足球的报刊自然也是为数众多,最著名的
自然是〈球报〉,我从〈球报〉自办发行时就开始买这个报纸,到了1998年才停止
,因为价格到了1.8RMB的无法承受的心理极限价格,决定放弃,再加上他们一直很
长一段时间都在免费给我邮寄(过去曾给他们写稿有了这点小特权),所以不买是
有理由的哦。现在他们不给我邮寄了,我又已经上网了,在网上看〈球报〉有个更
好的位置那就是快速和方便,虽然上网费昂贵,但上网还可自己学到更多东西,自
然不买报纸了。但我相信国内的报纸里,〈体坛周报〉最好,其次应该是〈球报〉
了。〈球报〉从成立初期就是一个很有地方归属感的报纸,他们一直维护辽宁队利
益,即使是大连万达夺取冠军的那个年代,他们把更多的笔墨都用在了为辽宁队呐
喊中。在〈体坛周报〉还没有在国内奠定龙头老大的地位时,〈足球〉和〈球报〉
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冤家对头,〈球报〉是一个不屈服上层压力而敢于说话的报纸,
这方面〈足球报〉稍微逊色点,而且〈球报〉出道就是要和〈足球〉比较,结果自
然造成很多矛盾,尽管官方形式上,〈足球〉一直不说〈球报〉什么坏化,但看的
出来,他们也把〈球报〉这个新力量看成了自己的对手。〈球报〉的报道是霸气里
带着几分邪气,挖掘的是内幕,说出的是心声,那个最热门的球迷作家丛文灰(好
象是这样的名字,具体忘记了)更是对国内足球的报道以一个球迷的形式冷眼笑看
,颇有建树,而且更是我所见过的第一个直接骂〈足球〉总编辑严俊君的第一号球
迷,我想〈球报〉可能是不方便亲自出手,把这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代表北方足球荣
誉的使命交给了那个自称“老汉”的人,当时的球迷都清楚,〈球报〉和〉足球〉
的报道实际就是为了辽宁和广东谁是足球第一的位置而叫嚣,中间因为有个“十连
贯,累不累的”北京人王俊的出现而升级,因为王俊在北方一片追打中居然成了〈
足球〉改版扩版后的专栏人物。所以形式和现在在网上的地方互骂非常类似,不过
网上的NB和SB换成了文化人的另外一种风格,看的更让人难受和心惊,对我们读者
而言,当时这2个报纸都要买的,因为〈球报〉往往要对〈足球〉的评价以不记名
的批评,而〈足球〉虽然没大的反应,却仍然在想显示自己的养尊处优的老大形象
,一方面球迷喜欢看着闹腾,一方面更希望大家之间的战火能这边发飞毛腿,那边
发爱国者,不过最后因为〈足球〉的不动声色而消失,但无论如何〈球报〉仍然是
个优异的报纸,他们之前叫〈球刊〉,后来叫〈球报〉后,他们的口号已经不是和
〈足球报〉比了,而是和法国的〈队报〉进行比较了,广告是“ 法国有队报,中
国有球报”,这样的噱头,让人很羡慕,很佩服,大家都盼望这个事实能早一天出
现。而对我而言,我在初中第一次写稿子,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第一次把稿子发
到了这里,没想到就被他们刊登了,那一期报纸,我买了10份,因为这个原因,我
对球报一直有个很好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上报的地方,我自然不会忘记。

  辽宁另外有个报纸是大连的〈足球周报〉,和〈球报〉比,〈足球周报〉创立
后却和〈足球报〉关系非常的密切,这一度让北方的人气愤不已,有的球迷更是大
骂〈足球周报〉是叛徒,但后来好象也是因为地域间的足球色彩的势力保护,〈足
球周报〉也曾和〈足球报〉明争暗斗了一次,不过这个报纸从头到尾都无法在其他
大城市出现,所以买的也很少,而且报纸的内容普普通通,没什么特色,基本不看
的。这里要说的是辽宁的另外一个叫〈体育天地〉的报纸,过去他们作为一个零售
0. 15RMB的小报,在和〈球报〉的后来居上时仍然是感觉处在故步自封的状态之中
,而最近,因为我经常收到该报社邮寄(在其他城市市面很难买到)的报纸,感觉
还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每次都有关于辽宁足球的独家报道,深入内幕,揭露事实
,和〈球报〉的共同特点就是说话不拐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真正是做到了实话
实说的又一报纸,不过这个报纸的影响力小了点,也许很多人尚不知道吧。

  黑龙江

  〈当代体育〉的总部所在地,是目前体育杂志里最受欢迎的杂志,杂志是用来
消遣的,球迷不是来研究什么, 所以有些很好的足球理论在他们看来反而没什么
意思,所以俗一点我看是好事,〈当代体育〉就是典型。买杂志有魄力的年龄阶段
是中学生,这个阶段的人分析足球的大道理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喜欢的是球
星和球队,从这点看〈当代体育〉没追求,但却抓到了命脉,虽然很商业,但却是
符合球迷的利益的,现在的杂志能够象〈当代体育〉这样从纯足球偶像的报道来写
足球而终于和比分报告说再见实在不容易,本来当年的〈足球世界〉也有过类似的
时候,但后来开始报告联赛结果的大篇幅文章后,立即影响力让给了〈足球俱乐部
〉。比〈足球俱乐部〉更有能耐的是〈当代体育〉在手法上的推陈出新,他们就活
脱脱的一个英国的三流小报的感觉,喜欢揭露明星隐私什么的,但话说回来,这样
的杂志到很符合当前的潮流,如果我在中学年代,我绝对是每期不落地买这个报纸
,而且我记得我在中学时候确实也订阅了这个杂志的。这个杂志的图片精美,美编
出众,就是价格稍微有点高, 但也不是无法承受,因为内容达到了价格的标准,
我们到也舍得花,但现在的年龄好象不适合看这样的花枝招展的刊物了,所以也有
2年没买过了。 

  西安

  〈体育世界〉,〈体育世界〉成立很早,曾经有过很好的野心,但后来这个杂
志办的力不从心了,沉寂了好长时间,正是〈当代体育〉把这个杂志包容进去,反
让我又开始喜欢上这个杂志了,但好象〈当代体育〉这一“吞并”,搞的他们的杂
志分不清楚谁是谁了。假如你是个真正的追星球迷,建议你把这些杂志都买去,你
会发现假设他们是一个杂志的话,那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周刊,因为他们是当代
体育出两本,体育世界出两本,正好一个月4本,看的很过瘾,尤其是月末的那个
杂志更有创意,我有足够多的钱,我就买 ,现在基本搞不清楚他们是怎么出了,
反正感觉是他们出的刊数好多,而且由于杂志名字不统一,搞混淆了,乱的不知道
买哪本好,也不知道一个月出几本,索性一本都不买了 :)

  天津

  〈球迷〉,〈球迷报〉虽然扩版很完,但他也是成立与80年代末期,是北方和
〈球刊〉并驾齐驱的报纸,感觉是缺少有大腕,〈球迷〉的报道一般都没多少轰动
性,苑金鹏的稿子还可以,但介绍国内足球的人才太多,你要一时半会找到个会写
国内足球的人也多数选择买球报和体坛周报以及足球了,所以〈球迷报〉的影响力
不够,导致他们的作者也难出名,如果让苑金鹏到体坛周报去,效果会恰恰相反。
〈球迷报〉是个很朴素的报纸,如果让报纸都参加甲级联赛的话,冠军是体坛周报
,亚军由球报和足球争夺,〈球迷报〉可以当个中游分子,不拔尖,也不会降级。


  河北

  〈体育之声〉当年0.11RMB的报纸,后来改了名,忘记叫什么了,一直都很平
庸,只是去年有了嘻嘻踢V的电视台的人去助威,并且以网络为载体后,他们的名
声开始远播,虽然如此,在我所居住的城市好歹算是个大城市,也很难看到这个报
纸的踪影,长期是说已经卖完了, 也不知道是销售的量大导致的还是进的货太少
导致的,希望将来有机会看看是什么模样。

  江苏

  南京的〈体育时报〉应该算是一个资格很老的报纸,一直用自己的报道方式来
显示一个独一的位置,现在报道东西,往往大家围绕一个新闻一起谈,一个新闻再
如何炒他也只是一个新闻,大家围着炒,看的还是〈体坛周报〉和〈球报〉等几个
大报,其他的小报跟着去重复豪无意义,南京的体育时报好象最明白这点,他们很
早就开始于他们的特色,诸如一些小的改动却很有个性,比方他们喜欢报道法国足
球的内容,或者以大篇的访谈来做全文的介绍,又或者是请CCTV的孙正平来为家乡
人出把力,更有一个歪批假A的小栏目,每个栏目虽然都没大肆渲染,不过各个都
很受欢迎,但遗憾的是,在我现在已经没办法买到这个报纸了,其实有时候看看这
个报纸还是让人吸收不少新鲜东西的。

  上海

  上海有个〈体育纵横〉或者是叫〈体育四季〉之类的杂志,看的少,自然也没
买,过去还有个叫〈体育导报〉的报纸,每周二出,以上海足球为主,显然也是没
有什么竞争能力,后来好象是被新民晚报给吞并了,并且应该算是今天〈新民体育
报〉的前身,〈新民体育报〉模仿〈足球〉,请不少大腕写东西,高!和〈羊称体
育〉一样是,有个好报纸当招牌,自己一下就成了名牌了,不需要自己去创造品牌
。这方便了他们杀入藏龙卧虎的中国足球报坛,并且有了自己的一定势力。

  福建

  〈海峡体育报〉一个名字让人就觉得舒服, 其实内容也不过尔尔

  四川

  也是一个报刊如林的地区,其中资格最老的是〈四川体育报〉,携带他的兄弟
〈足球风〉在四川盆地大行其道,但无奈地方色彩浓厚,难成大报。早期四川有个
叫〈体育爱好者〉的杂志,以从香港找稿缘为主,报道内容活泼诙谐,但他们却自
知之明地认为无法在这个行当继续,改行做起了健美杂志,真是让人遗憾的事情,
不过我一直都有订阅这本杂志,我觉得他们在足球职业化刚进入中国就反其道而离
开这个圈子是一大败举,不过不知道他们现在报道健美杂志是否发行量高升了很多
。四川还有个叫〈球迷星期5〉的杂志,很短暂的历史,自办发行,但很有特色,
以球迷的呻吟为主,这样的报纸最后不了了之。据说现在还有个叫“球迷”的报纸
,有点当年〈球迷星期5〉的味道,好象是和新疆的青年报合作而成,但看到的很
少,也不敢乱说,只是一个从事报纸多年的朋友跟我说,他们的特色在于“欺骗了
球迷的感情”,也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原来是他们以球迷为主,
这个报纸成了球迷说话的地方,自然吸引了很多球迷,于是就有欺骗感情一说,那
如果是这样,我到希望把我也欺骗了,就怕是被骗去花了一笔钱最后看的是一堆臭
狗屎,那才是真正的被欺骗呢。

  重庆

  最著名的是〈现代足球〉杂志,很出色的画册,不用多说,因为主题就是以足
球明星的图片为主,这个特色如果吸引不了你,那就说明你和我现在的心情一样,
对看足球已经有了另外一个感觉,那就是不再被花拳绣腿的东西所吸引,而看足球
的实质了。重庆还有个杂志叫〈足球大世界〉,在1994世界杯出现了,可立即又消
失了, 估计是胎死赋中,可惜可惜,当时还专门请了张会德、年维泗、高丰文当
他们的招牌。

  吉林

  1998年,长春出了个叫〈足球参考〉的杂志,也是因为和〈足球大世界〉同样
的原因而没了音信,这个杂志本来是雄心勃勃,发誓要揭露中国足球的内幕,但那
些铁碗政策怎么会让一个长春杂志猖狂,虽然有资金,虽然有人手,惟独在这个体
制里缺乏靠山,死的惨烈 :)

  湖北

  武汉最近有个杂志叫〈足球之夜〉,价格稍微高一点,但内容很不错,什么题
材的文体都有,我觉得足球杂志就是从消遣的时候来学习东西,如果是真正专业的
足球学术报告还是别在足球杂志上刊登,看的深奥不说,主要是太看的起我们了,
我们是球迷,看那么深的东西也不能帮中国足球出力,反正问题都是足协管,我们
看这些有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因此看了这个杂志后有个耳目一新的感觉,杂志
的来源大家都清楚,〈足球之夜〉就是CCTV的那个〈足球之夜〉的一个下属,最近
总在网上看到有人对中央电视台的人变相在地方报刊杂志里出风头表示不满,其实
我都对这些无所谓,我看到的是如果杂志办的好,人员从哪里出来我不在乎。我买
这个杂志,还恰恰是冲那4个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去的,当然,里面除了这个外,还
有很多内容,这个杂志的全面性应该有,不过成立初期,俺也不敢旺下定论。

  杭州

  环球体育,一般般,不好也不坏,要看他们介绍足球内容的多少而决定是否好
看,这个杂志如果改成环球足球,可能更有说服力。

  江西

  南昌有个体育报,一时叫不上名字,办的民不聊生的,不知道是什么结果,也
是我所见过最会给稿费的,当时我诺大一篇稿子,给了我9RMB作为稿酬,让我苦笑
不得,后来,广西有个报纸转载了这个稿子,他们给我的转载费是12RMB ,反比他
们给我稿酬的要高, 不过那时上中学,这钱也受用。

  江西最出色的是〈足球俱乐部〉杂志,在专业性杂志里, 国内目前有4个杂志
,一个是足球世界,一个是现代足球,还有一个是足球之夜,但最权威的应该算是
〈足球俱乐部〉,我想发行量方面,他们也应该是当值无愧的N0.1。在和国内的其
他杂志比,仍然算出众。但因此俺觉得相对其他的报刊,对这个杂志真想大肆“抨
击”,因为现在确实〈足球俱乐部〉没遇到对手,等他们遇到对手了,其结果很有
可能是成为另外一个〈足球世界〉的下场。围绕足球的报道是有规可循的,关键就
是抓住读者。足球俱乐部好象没法给自己定位,又想要讲足球的研究,又想要娱乐
老百姓,结果是两头兼顾,反而让人觉得都没到点上。〈足球俱乐部〉建议应该搞
个调查,看看自己的读者群都是什么年龄段,这样就好给读者群定位而相应作出题
材的结论。虽然〈当代体育〉很俗气,但好歹他们有偶像足球刊物的特点。足球俱
乐部不妨也特别点,创新点。首先不妨先看看看杂志的读者群是什么年龄,然后再
看这些读者群又喜欢什么风格的文体和报道。我很喜欢看早几年的〈足球俱乐部〉
杂志,那个时候,有象宋信这样的人直接写关于拉美足球的翻译稿,很有水准,而
且张路在题词里好象也觉得〈足球俱乐部〉应该是个国际化的足球杂志,而随着假
A联赛的热火朝天,〈足球俱乐部〉反到有随大流报道国内足球的倾向。杂志如果
全力报道国际足球可能效果会更好,现在国内介绍足球的报刊都饱和了,再怎么写
也不会出个什么花样了,而且国内足球的消息更快更多,无论比时效还是比总结,
无论比独家还是比内幕,都很难和报纸比,更何况有体坛周报和球报这样样的敢说
话的报纸,杂志不如从另外一方面来报道国内足球,例如多寻找一些海外的记者,
让他们翻译海外的对国内足球的报道,这可能更清楚中国足球在世界足球中的价值
。但无论〈足球俱乐部〉的方向为何,如果各位有兴趣,也不妨买他一本,这个杂
志有个最大的特色- ---特别企化,很有特色,后来好象连〈体坛周报〉也搞了个
类似的栏目。这个特别企化在行文方面不落俗套,但想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杂志,
还需要增加点页码,嘿嘿。对于足球俱乐部,不敢下吹,到时候说俺作为足球俱乐
部的热心读者把我归结为拍马屁之流,我受不起。

  湖南

  〈体坛周报〉,最好的放在最后说,现在的自称球迷的人如果手头连这样的报
纸都没有,会很没面子,还记得大学里一份报纸每个人传阅的那个时代么,还记得
为了凑足1.2RMB不吃早饭而去买报纸的中学时代么,〈体坛周报〉就是这样一个人
人都要看,人人都要买的报纸,我也没必要多说了,他确实是中国最好的报纸。

  我的建议:

  如果你是一个球迷,而且有足够的钱,并且想立即成为一个优秀的球迷,建议
你购买如下杂志和报纸:

  报纸是球报、中国足球报和体坛周报,杂志是足球俱乐部,这是我的5星推荐


  其次,如果你还有多余的钱,可以买足球报、足球之夜(因为刚成立,所以不
做5星)和当代体育、体育天地和体育时报

  当然,如果你是个疯狂的球迷,我上面所说的每个报纸都值得你考虑,因为他
们多少会给你带来一点?







--

        ◤                                            ◥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Joaquin.cs.pku.]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univerise.bbs@smth.o]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7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