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nter (城市猎人),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冷眼看中国足球的“走出去”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Jan 30 12:10:07 2000), 转信

冷眼看中国足球的“走出去”
作者: 马驰 ( January 29, 2000, 04:15 PM )
  处于摸索期的中国足球正被“请进来”和“走出去”闹得不亦乐乎。职业联赛几年
以来,大批外援和洋教头登陆,这种“请进来”的功效,对于中国足球的水平提升事实
证明是确有效果的。当“请进来”逐渐成为中国足球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时,人们注
意到,尽管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的路还摸不准调门儿,但另一种方式的“走出去”却渐有
热衷之势。
  
  球员“走出去”暴露些什么?
  
  职业足球运动发达的西欧成了中国球员心目中的“圣地”。
  先是范志毅和孙继海在英甲站住了脚,随后杨晨又在德甲风光一时。而恰恰是因为
杨晨这样在北京国安队打不上主力的球员居然可以效力德甲的决定因素,极大刺激了国
内许多心高气傲的球员。于是稍微有些名气的球员纷纷联系出国踢球,欲在更高水平的
赛场上体现更高的自我价值。郝海东、高峰、宿茂臻、刘越、邓乐军、黎兵等都跃跃欲
试,但目前也只有黎兵一人在施拉普纳的帮助下成功签约德乙一家俱乐部。
  
  勿庸置疑,球员们的初衷是好的,但应该看到跟风似的“出国热”并非对所有的中
国球员都适合。国际足球界对中国球员“最深刻”的印象是速度快、技术好,但考察高
水平的欧洲职业联赛,可以明显地看出,欧洲俱乐部更看重的是实战中的技术应用,尽
管国内足球界一贯抨击欧洲球员技术粗糙,但实战中绝不拖泥带水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
的实用技术,却是在欧洲赛场上的通行证。中国足球不用费神在欧洲赛场上证明,就在
亚洲种种大赛表现看,实战中对抗条件下的技术发挥就极为失色。主要原因就是实战能
力和经验的匮乏,这是联赛在低水平运作,对抗程度不强的必然产物,也是球员“出国
热”雷声大、雨点小的根本制约的因素。李金羽的法国之路几乎是在冷板凳上度过的,
这绝对不仅是法国俱乐部队教练压制所制,很大程度上还是实战中的风格和类型并不适
应法甲激烈的程度。与其背负盛名耽误青春,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国内赛场上锤炼好了再
出去。杨晨风光了一个赛季后,随着被德甲对手所熟悉,至今“三板斧”也威力渐失。
黎兵也只有在德乙混的份儿。水平是最好的发言前提。中国球员并未在比中国甲A高出多
少“含金量”的欧洲俱乐部砺练,究竟价值多大是值得考虑的。再换个角度看,用数据
来说明问题,英格兰联赛中每名球员都有一个分数,范志毅目前得分是574分,在本队的
5名后位排在第4位,在英甲全部后位中排名第10位的也有838分,范志毅的英甲之路究竟
有多大成功就再清晰不过了。
  
  低水平的中国球员是哭着闹着往外走,仿佛接触了欧洲的氛围,水平就一下水涨船
高;回过头来看看近邻日本,中田英寿等不多的几位精英在欧洲赛场上驰骋的地方却是
意大利、西甲中最顶级的球会,而且更让人佩服的是有目共睹的成绩。为什么日本球员
在欧洲赛场上可以成功?最根本的还是技术优势。与其眼巴巴地谄媚地欲讨欧洲人喜欢
,还真不如趁现在世界一流教练涌入中国的机会好好让其在国内联赛场上调教一下,长
成了再胸有成竹地飞。
  
  俱乐部队“走出去”有所失
  与球员们“走出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悄然升温相比,进入2000年伊始,国内俱
乐部球队大规模地流行出国集训,其势头实在是过于猛烈些了。
  
  据统计,目前14支甲A球队,至少有9支制定了春节后到国外进行训练和比赛的计划
,这绝对是以往不曾见的现象。吉林敖东要到韩国三周,重庆隆鑫、厦门远华和天津泰
达目标也是韩国;四川全兴的目的地是意大利,上海申花选择了澳大利亚,北京国安为
塞浦路斯、青岛颐中是在塞浦路斯和南斯拉夫间转战,大连实德队则到西班牙。综观这
些甲A球队赴国外练兵的目的意与国外高水平球队热身,对抗强度大,锻炼价值高;对于
国内其它对手,也可兼顾自身技战术保密程度。然而理想是否能与现实合拍呢?
  
  就在去年,北京国安队从海埂“下山”后到西班牙集训了三周,计划作得不错:可
以多和强队打比赛,还可顺便挑选外援,但到后才发现,集训地点偏僻,找当地球队打
比赛很困难,选外援也比在国内时想的复杂得多。另外,由于事先对当地情况了解太少
,正赶上雨季,场地不好,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在’99赛季,国安丝毫未体现出国外集
训的成效。同样,去年国奥队赴美国集训,到后才知道与美国几支强队打比赛复杂因素
太多,结果全程只与其国家队可怜地踢了一场比赛。
  
  在欧洲,俱乐部球队在联赛准备前期确有到国外集训的习惯。这其中的原因,一是
欧洲大陆冬天寒冷;二是许多球队集中在一个特定范围内集训,打比赛非常方便;其次
,由于欧洲各国联赛时间表几乎一致,因此各球队准备期也相同,这就为彼此的热身提
供时间上的保证。
  
  而中国各俱乐部队的此番出国热潮则具有很大盲目性。除了韩国情况与中国相近,
球队到那可多打比赛外。远赴欧洲,中国俱乐部队到欧洲时已是二月份,欧洲的联赛又
开始了,各职业队忙于联赛和欧洲比赛,不可能有时间安排和中国球队打热身赛,即使
有当地球队愿意比赛,对方派出的也肯定是二线队或三线队,热身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想当初戚务生率领的国家队曾因横扫欧洲而沾沾自喜,但回到亚洲十强赛场上却折戟沉
沙,这种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沈阳日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0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