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nter (城市猎人),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外人-亲人-陌路人:足球界与媒介七年关系回眸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Feb  4 08:11:29 2000), 转信

外人-亲人-陌路人:足球界与媒介七年关系回眸
( February 03, 2000, 07:43 PM )
  中国足协最近制定了一项关于新闻采访和宣传工作的新规定,据称主要是为了加强
内部管理,发挥新闻主渠道的作用,减少足球宣传领域频频出现的假新闻事件。具体内
容是:各媒体采访前须向中国足协新闻办公室报采访计划,在得到新闻办的采访回执后
方为认可,之后由新闻办根据采访内容安排有关人员在特定的会议室接受采访。
  尽管足协有关人士对此规则作了种种说明,但依然给人一种印象:新闻媒体的采访
报道权利被限制了。
  在足球职业化进程中,足协与新闻媒体间的关系,经历了“不是一家人、胜比一家
亲”到“说是一家人、几同陌路人”的过程。   
  难忘的1994:记者比观众多
  1992年徐根宝兵败吉隆坡,1993年施拉普纳栽在伊尔比德,无论是从业者
还是旁观者的信心和热情均受到严重打击,国内联赛全面吃紧。1994年初,在广州
试行的国内足球俱乐部联赛上,上海对山东一战的看台上竟出现记者比观众多的尴尬场
面。在此情况下,著名的红山口会议吹响了足球职业化的号角,急于将球迷请回赛场的
中国足协全面重视传媒及记者的作用。
  在实施职业化后的首次春训中,记者充当了国家队主教练竞选的观察员;在首次体
能测试中,记者也出任观察员的角色。那年联赛,由于新闻媒体的不遗余力,职业联赛
将球迷请回球场的目标基本实现,足球作为一个商机无限的经营项目,开始为社会各界
关注,并被有的地区初步赋予了精神文明载体的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戚务生首次执掌国家队帅印便夺得亚运会亚军的战绩,加上媒体对
此成绩的积极渲染,令中国足球的形象明显好转。  
  甜蜜的1995:胜似一家亲
  联赛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下,中国足球重新成为“香饽
饽”。
  ———在成都召开的“成都会议”上,记者作为正式代表与会,与足球界代表共住
一栋楼,只是人数太多,有部分记者被安排在对面的一栋楼下榻,记者与代表发一样的
文件,参加大会听取发言。
  ———为方便采访,由记者点将,足协安排教练到小会议室接受采访。如徐根宝“
不被球员骂的教练不是好教练”等妙语经媒体报道,波及面极广;不少记者也有佳作,
气氛融洽。
  ———专门召开记者工作会议,成立中国足协新闻委员会,作风较民主、公开。
  ———国内联赛首次统一由足协颁发联赛采访证,新闻委员会成员单独发证,可见
新闻委员会受到足协重视。
  ———在海埂春训期限间,记者被允许住在基地内,采访基本不受限制。
  但在岁末年关,海埂发生“18老将上书事件”。此事件由某足球专业报记者一手
策划。足协勒令此人24小时内离开海埂,这是足协首次对记者作出处罚。虽然此事仅
针对肇事者,但由于部分传媒报道了请来执掌解困班的几位中长跑教练对12分钟跑的
不同意见,对其科学性提出质疑,开始引起足协不满。   
  分裂的1996:枪打出头鸟
  年初,中国足协在上海召开足球工作会议。此时,足协对传媒的态度已发生微妙变
化。会议在上海体育中心宾馆召开,却将记者安排在相距10多公里外的白玉兰宾馆下
榻。发给记者的文件和与会正式代表的不同,足协将联赛的技术报告等几份文件抽掉了

  虽然此次会议仍延用成都会议让教练到小会议室接受采访的做法,但到会接受采访
人员由足协指定,而非记者点将,而且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在本赛季中段,某体育报又刊登了《中国足球十问》一文,由于该文内容有明显失
实,不仅引起中国足协不满,而且惊动了原国家体委的有关领导。尽管此事仅是个别传
媒的失误,却给有关方面留下了“记者搞事”的不良印象。在该赛季末,一些传媒针对
圈内一些怪现象如“保卫成都”等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抨击,引起圈内人士不满,足协
与记者间的裂痕明显出现。
  年底,国家队出征在阿联酋举行的亚洲杯决赛,国家队教练班子对传媒的采访采取
不合作态度,不仅国内记者采访中国队困难,就连购买了本届比赛转播权的境外媒体采
访中国队也非常困难。此事不仅令记者不满,而且还引起亚足联的关注,在比赛期间亚
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对中国队采取“新闻封锁”的做法提出公开批评。   
  封闭的1997:狼狗守门口
  年初,中国足协在广州召开足球工作会议,虽然记者和与会代表皆住松园宾馆,但
两者住处相距颇远,平时记者不能到代表下榻的西区采访。以往有关人员到小会议室接
受采访的做法也取消了,只有几位足协官员接受了记者采访。会议文件也不发给记者。

  在本年度的海埂春训期间,中国足协将采访的记者赶出海埂,并命令基地保安加哨
加岗,放置大狼狗严加戒备,严格限制记者的活动区域。此举使两者原已紧张的关系更
趋对立。
  此赛季恰逢世界杯外围赛,国家队冲击世界杯的征战历程成了传媒关注焦点。然而
,国家队教练班子不仅没有吸取亚洲杯教训,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传媒采取不合作态度,
引起传媒强烈不满。在国家队兵败后,传媒群起攻之。
  岁末,沈阳一媒体进行了一次惊天调查:到底黑哨有多黑?围绕联赛日益严重的嫌
疑球和嫌疑哨问题,以书面问卷形式遍访国内甲级俱乐部,并得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
。这一抨击国内足球管理机构及相关工作的做法,成为足协与新闻全面走向对立的标志
。   
  难堪的1998:官司平地起
  被假球、黑哨调查折腾得满头大汗的中国足协,明显采取了更严密的防范记者的做
法。在当年的海埂春训中,“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不胫而走,并成为风靡至今
的海埂春训用语。
  霍顿的开通与足协的呆板形成鲜明对比。迫于重重压力,中国足协向各俱乐部发出
自律书,要求杜绝假球、黑哨滋生的可能。但松日、万达联赛首战所引发的场外事件,
成为有关人士向媒介反攻倒算的救命稻草。有足协领导在之后的甲B春训中曾公开说:
有一小撮媒介和记者,目标想推翻中国足协现有的人员架构,这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
遭遇的最大冲击。
  因为这些“定义”和足坛笔墨官司的引发,足协与新闻间的裂痕已越来越大。   

  混乱的1999:足协当被告
  1999年的足球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袁伟民殷切希望足球与媒介重新成为“一
家人”。
  本年度海埂春训,足协对待记者的态度与去年差不多,记者只能住环碧小墅,不得
入海埂基地的内院及内院的训练场地。
  在春训期间,还发生了春训办负责纪律的官员常万诚骗扣记者证的严重事件。此事
在赴海埂采访的记者中引起公愤,第二天,各报纷纷就此事发表文章。在舆论的强大压
力下,常万诚最终派人归还了被扣的记者证,但未就此事公开道歉。
  本年度传媒与足球圈的矛盾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就是对簿公堂,先是陆
俊与本报打官司,再是广西球员状告《体育参考》,后是足协指责《无锡日报》记者胡
建明制造假新闻,后《无锡日报》状告中国足协名誉侵权且一审胜诉。如今中国足协已
向高一级法院上诉,结果如何尚未知晓。   
  疑惑的2000:歧路在何方
  虽然本年度前往海埂采访春训的记者不必再办采访证,但足协对记者的限制并未减
轻。除基地内院及内院场地仍不让记者进入外,北面的场地也不让记者进入,只有门口
的11、12号两块场地对记者开放。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往年办职业联赛的采访证都由地方足协代办,但今年
却有新规:职业联赛的采访证由中国足协统一办理。据了解,这一变化是以往一些赛区
记者证发放失控,今年应公安部门的要求采取新措施。今年的采访证发放权回收后,一
些不为足协喜欢的传媒、记者有可能与职业联赛无缘。(羊城体育)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