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nter (城市猎人),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接近真实的乔利奇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Jan 25 19:17:05 2000), 转信

接近真实的乔利奇
作者: 辛炜 ( January 25, 2000, 09:22 AM )
  作为北京国安队的第一位外籍教练,乔利奇初抵北京,便被众多话筒和镜头包围着
;之后,“翻译事件”的爆发,使一个粗暴、没有涵养的形象在很多人的心中定格了。
而他的许多侧面,则在人们对“翻译事件”的反复探究间被忽略……
  接近真实·乔利奇
  第一次见到乔利奇是在首都国际机场。他身穿一件皮衣,鼻梁上架着那副招牌一样
的墨镜。虽然脸上挂着笑容,但浑身上下的冷色调,给人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说实话
,初次谋面,乔利奇给我的印象并不好。
  后来,我们有了第一次接触。那是新千年的第二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由于
晚上就要去海埂,乔利奇那天显得特别忙。尽管如此,在当时的翻译马福聚老师的沟通
下,他还是挤出半个小时的时间,与我们进行了交流。
  记得很清楚,那天,乔利奇没有再戴那副墨镜,蓝蓝的眼睛里流露的是老人特有的
慈祥。他坐在窗边,认真地听着我们的发问,然后认真地回答。我们聊了很多,包括足
球和生活。谈到国安队,他多次提到了前任沈祥福,感谢沈祥福帮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说这话时,乔利奇是绝对真实的,因为冬日的阳光让我真切地看到了那双蓝色的眼睛

  第二次采访是在“翻译事件”发生后的海埂。当时,他正要和山东队教练佩佳说些
什么事。当我提出采访要求时,他并没有拒绝,还为我要了一杯咖啡。而老佩佳被晾在
了一边。
  几次接触,乔利奇表现得都很友善。为了避免自己的看法因为加糖的咖啡而失去客
观,我征求了外地记者的意见。“乔利奇很平易,只要有采访要求,他都会配合。”这
是我听到的共同的声音。
  当然,乔利奇并不是只有平易,工作中的严谨也是他的“强项”。对此,在他到北
京的当天,我和同行就已有所领教。
  也许是因为参加工作不久,也许是因为第一次接触,总之,年轻的张亚非在第一次
翻译中的表现并不出色。于是乔利奇向俱乐部总经理张路提出,能否换一个更好的翻译
。接着,他又把自己的工作计划一股脑儿地通报了俱乐部。在中方人士的配合下,计划
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
  12月17日,乔利奇正式执掌国安队的教鞭。三天后,他第一次带队训练。北京
的冬天很冷,为了防止受伤,乔利奇把体能训练的时间安排在了中午。他依旧戴着那副
墨镜。不知怎的,只要有了它,乔利奇就只剩下严肃了。
  那天,他亲自带领球队进行准备活动。一般,这都应该是助理教练的活儿。旁边观
看的俱乐部人员和记者窃窃私语:“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过了这段时间,老乔就不会
带操了。”但大家都猜错了。此后的训练,乔利奇依旧亲自带操,包括到海埂以后。
  严格地说,教练应该是球员的老师。如果参照“严师出高徒”这句中国老话,老师
就应该是严厉的。所以,乔利奇在训练场上所表现出的“粗暴”并没有脱离中国的国情

  乔利奇自称是训练年轻球员的专家,所以他对国安队年轻球员的要求也非常高。正
是基于此,乔利奇才总是发火。他承认自己脾气有些大,“不过那都是在工作中,我是
一个要求很高的人,对待不满意的地方,我肯定会直率地说‘NO’。”很多人都埋怨
乔利奇不应该对球员太粗暴,但他有自己的工作方法:“我不赞同教练与球员之间有亲
密的关系,那样会使我失去客观的评判标准。”
  桑特拉奇曾告诫自己的同胞,要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可有
些自负的乔利奇在这方面显得有些我行我素:“我知道关系很重要。可我来中国的目的
是帮助中国足球。对于不恰当的关系,我会努力改变它。这是我和国安共同的目标。谁
不能适应这一点,那就请他走人。没人会打扰我们的正常秩序。”
  其实,谁也不愿被人指责为“脾气暴躁”,但乔利奇对此似乎不以为然,甚至能够
主动暴露自己的弱点。这也许正是他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真实的一面。我的同事通过镜
头也证实了这一点——乔利奇并不是总板着面孔的“酷”老头,他的笑同样迷人。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