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不要想太多),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辽宁 中国足球的摇篮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ug 15 11:11:58 1999), 转信
转自新浪:
如果问起哪里是中国最大的足球人才基地,恐怕没有人会说
出第二个答案来。根据一些记者的统计,现在中国甲A甲B的球员
中,约有1/3是辽宁籍的队员,这是值得每个辽宁人骄傲的。自
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就为历届国家队提供了一批批的人才。在
80年代后,这种辉煌更是达到了顶峰,李应发执教的辽宁队自1
984年起,连续10年获得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并首次代表
中国夺得了亚俱杯。那时候的辽宁队真有一种不可一世的感觉,
李应发甚至公开表示希望让辽宁队代替国家队去打国际比赛。当
然,那时候的比赛还不是职业化的,队员靠国家来养活,也不允
许跨省转会。如果没有职业化后的人才流动的话,辽宁队十连冠
的辉煌将继续延续。
为什么辽宁省会有如此多的足球人才?这是多方面因素造就
的。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一个概念: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竞技体育
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重视程度和经济上的投入。诺大一
个印度连在亚运会上拿块金牌都难,说明体育水平与人口基数并
无必然关系。北方人的身体素质相对出色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
的是辽宁的足球群众基础非常好。追溯历史,建国初期,作为东
北经济最发达的辽宁省就成为国家的奥运战略基地,许多竞技项
目的训练基地都设在这里。象射击、田径、三大球,国家都对辽
宁给予很大的投入,使得辽宁省的体育水平一直在全国领先。正
是政府对体育的重视和投入,良好的体育发展氛围使得太多的辽
宁孩子从小就投入到正规的体育训练中来。足球作为全世界开展
最广泛的体育项目更不例外,从小队员参加足球训练的人数,青
少年队的数量,政府对足球的投入等各个方面,历史上辽宁省一
直都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的。沈阳、大连这两个城市就是最好
的例子。我的家在沈阳市大东区,每天晚上在大东体育场都能看
到万头攒动的练习足球的少年,想想十年前这些孩子里面就有曲
盛卿、李铁,十年后又不知有多少个新的曲盛卿、李铁从这里诞
生,我便不由的生出一股自豪感。有足球城之称的大连在青少年
人才的培育上做得同样出色,大连队在94年获得首届甲A联赛冠
军时,主力阵容几乎是清一色的大连球员。
成也辽宁,败也辽宁。鼎盛时期的辽宁队并没有好好珍惜自
己的成绩,傲慢甚至狂妄,许多过分的做法为后来的失败打下了
伏笔。他们饮水忘记思源,辽宁队公开向国家队叫板的做法引起
了足球届的不满;他们唯我独尊,甚至以打假球来操纵比赛。(
X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辽宁队在与山东队的比赛中2:0领先情
况下故意松懈防守让山东队扳平,从而将上海队挤出8强。作为
辽宁人,承认这一做法是需要勇气的,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辽
宁球迷打出的标语:辽宁山东是一家,二比二平进前八。)94年
联赛首年职业化后,冠军头衔被同省兄弟大连队夺走,习惯了当
老大的辽宁队内部顿时乱了套,大批队员远走他乡,95年的降级
实际上已经是必然结果了。还好,拥有优秀后备力量的辽宁队在
沉沦了3年后又重新刮起夺冠旋风,在这批小将身上,我们依稀
看到了当年辽宁队十连冠时的身影。
无论辽宁队能否再次夺冠我们都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其实辽
宁足球人才的优势正在随着足球职业化的进程而逐渐衰弱。在足
球运动在华夏大地日益火爆的同时,各地区都认识到青少年人才
的培育的重要,京、津、沪、广东等传统足球强省自不必说,许
多以前足球发展薄弱地区也竞相开设足球学校,满怀热望的球迷
更是想在下一代身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纷纷将孩子送去踢球。而
且,在体育步入市场的大趋势下,足球人才的培养也从过去靠国
家投资转向职业化,地区的经济实力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辽
宁省的经济环境现在不容乐观,这也是许多优秀球员远走他乡的
原因。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辽宁球员占去中国足坛半壁河
山的局面将有所改观。作为辽宁的球迷,我当然愿意看到自己母
队的强大,但从希望中国足球能真正有所作为的理智的角度讲,
我希望看到这种改变。新浪体育辽宁通讯员老五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