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不要想太多),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曾雪麟的足球经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Sep  6 12:57:17 1999) WWW-POST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9月6日 10:49 青年报-球周刊 

曾雪麟,一个足坛的传奇人物,在平安队,大家称他老爷子。
这位已年届70的老人一生都扑在足球上。他当年的弟子,如赵
达裕、李华筠、李辉、沈祥福等,如今都是中国足坛耳熟能详的
名字!自淡出足坛后,号称打短工的老爷子,这次在深圳平安队
打起了“长工”。当记者敲开他的门时,这位健硕的老人心情很好,
与我侃侃而谈。

  一侃申花:不要急功近利

以前我带队的指导思想有两套,一套进攻为主,一套防守为主,
遇弱队我们压出去打,当然遇到强队我们就收回来。应该怎样进攻、
怎样防守,队员心里很清楚。中国足球几十年都是稳固防守,不注
重进攻,打到哪就算哪,这样的球没意思,既吸引不了观众,也对
足球的发展不利。像上海申花上场对辽宁,就应该收回来打。如果
是与深圳队打,压出去还无所谓。实力相当,压出去比较危险,并
且后卫又压得太靠前,像吴承瑛、吴兵、毛毅军上那么前,后防怎
么办?李金羽、曲圣卿、张玉宁都是需要重点盯防的人物,不能掉
以轻心。压上去了又回不来,这与平时的训练有关。

上海球员都是“软脚蟹”,作风不顽强。身体没有北方球员强壮,
对抗性很差,而他们也有优点,技术、意识好,起动快,“小快灵”
的风格明显。现在的申花,像巴西队。他们的技术、意识俱佳,配
合传球看起来很精彩;另一方面,在传球倒脚的过程中,速度又慢
下来了。足球是一个复杂的事物,一定要全面考虑、全面提高、全
面发展、全面结合。片面、形而上学,教条主义都不行。有人说申
花队并不是真正的巴西风格,像世界杯与美洲杯上的巴西队,同样
是高速对抗下的技术,却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申花队的表现确实软
与慢,这是需要一个过程。像巴西队以前也是这样,打到前四名就
完了,作风不行,防守也不注重。进攻打得特别潇洒,但是防守不
力,拼劲不足,成绩不理想。现在他们不是追求攻守平衡吗?以前
踢得漫不经心,现在不是很野吗?又如英国足球以前打法很简单,
长传冲吊,现在不也注重下三路的进攻吗?足球就是这样,需要发
展,不能急功近利。申花的教练刚来,不太了解国情。请个体能教
练,好好练练身体,把抢逼围的气势打出来就好了。

  二侃洋教:不服不行

外籍教练他们都有货,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我们的队员对足球
的理解不够,不能接受他们的思想,在场上就不能贯彻他的战术安
排,所以成绩不好。

现役的这批球员很多都是职业化以来的第一批球员,已经养成
了不好的习惯,很难改掉。接受不了新的东西,换哪一个教练都一
样,就是把曼联的主教练请来,也不会出好成绩。中国足球请外籍
教练走入了误区,俱乐部做法很实际,就看你的带队成绩,成绩不
好就走人。不给他们充足的时间,风格还没塑造好,就被辞掉了,
然后又来一个,同样的结局,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们应该请外籍教练让他们带青年队,年轻人可塑性强,各种
先进的足球理念易于接受,这样对中国足球有利。中国教练与外籍
教练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下转9、16版中缝上接第9版像这批
在中国的洋教练,桑特拉奇、塔瓦雷斯、拉扎罗尼包括平安队的车
范根,他们水平都很高,这些你不承认也不行。而中国教练,有些
肯动脑筋勤学苦干的,还能弥补,而有些则是做一天算一天。他们
特别怕丢了乌纱帽。因为球队成绩不好,就得下课,所以他们的训
练墨守陈规,战术思想就是防守,赢不了球也不能输球。不说这种
成年队,现在连少体校的训练方法也是这样。不去精雕细琢技术,
到大了,养成习惯就很难转变了。中国足球落后也就表现在这些地
方。

  三侃球员:职业意识太薄弱

中国足球改革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就是球员能够自爱,再也不
用人管了。现在这些球员泡酒吧、吃呀、喝呀,对自己一点也不负
责。申花队在输球后进行封闭训练,你认为有效吗?一样的,效果
不会明显。像平安队的外援阿努勒斯他就不习惯这种训练方式,他
认为踢球是自己的工作,用不着别人管。

由于几十年的体制不合理,造成足球发展的缓慢,一味地打防
守,中国足球缺乏创新,所以很少有优秀的球员出现,比赛也变得
乏味了,观众也走了。比较现在的球员与赵达裕、沈祥福、李辉他
们,后者是用脑子踢球,看他们踢球很有味道。而现在的球员,在
身体作风方面有进步,但他们是为练身体而练身体,身体作风是为
技战术服务的。像我当年带队的时候,首先定主力阵容,定战术打
法,定目标,然后的身体训练都是为这“三定”服务,把这“三定”
贴在墙上,让队员们去琢磨。我的战术思想大概可以概括为:攻守
平衡,倡导进攻。进攻套路多,中路的突破,边路打得也活。一般
我们训练的时候,看的人很多,是里三层,外三层。那是一段难忘
的日子。

  四侃根宝:抢逼围值得商榷

(他的两位助手徐根宝、戚务生都是中国足坛的风云人物,来
看看他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第一, 他俩都很勤奋,也会动脑筋。与我一起共事的时候,我
经常给他们讲,你们有什么事就给我讲,要当马前炮不要放马后炮,
与国内其他教练相比,他们肯动脑子。第二,还会写。两人的字写
得相当漂亮,当然事业心相当强,工作兢兢业业。在表达方面,徐
根宝显得外向一些,有时,我跟他讲,有些话不要早讲,说话要看
时候。(徐根宝提出的一套抢逼围现在还实用吗?)为什么要提倡抢
逼围?那时候,国内打法落后,一抢就乱了。抢逼围要求注意防守。
因为徐根宝是后卫出身,所以,防守布置得很好。但是针对欧洲的
队员,对他们实施抢逼围,可能连球都摸不着。不能蛮来,这需要
一定的技战术修养。这种打法,第一年还行,以后可能别人就用你
的一套来破你了。余长江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dbpc8.csc.neu.e]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