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rfect (叶枫),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马克坚回顾球员出国踢球历程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Sep 20 18:05:31 1999), 转信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9月20日 11:51 中国体育报

  在中国足球史上,有那么几次让人刻骨铭心的事例。为冲击世界杯的伊尔比德失利

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伊尔比德不仅仅给人以懊丧的回忆,它还能给人以启迪。

  原中国足协职业部主任马克坚说:“伊尔比德失利后,我们在总结众多的经验教训

当中有一条,就是考虑到非洲足球迅速崛起的经验,我们也要有目的地选送足球选手到

欧洲经受高水平联赛的锤炼。”谈到中国球员开始走出国门闯世界的时候,不能不提到

有一个关键人物---施拉普纳。尽管当时踏上世界杯赛场的梦想未果后,他作为中国

足球队主教练的使命已经结束,但他对中国足球运动发展所起的作用,却还一直延续着
。当中国足协有意要选派球员到欧洲去的时候,自然就与同样来自欧洲、在德国俱乐部

有执教经历的施拉普纳合作了起来。

  “那一年,”马克坚回忆道,“也就是1994年,我们决定派五名优秀的足球队员去

德国踢球。也许通过他们对欧洲赛场的适应和熟悉,能够解决我们在国内苦心经营多年

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这五人当中,有人们熟悉的黎兵、范志毅等。但那年由于

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开始的第一年,各俱乐部的球员储备不足,尤其对于自己的尖子队

员是不肯撒手的。所以,一个美好的计划,在它起步的时候就“流产”了。

  不敢想象,如果这五名中国球员已经是驰骋欧洲足坛的骁将的话,如今的中国足球

水准将是怎样的一种成色?

  其实中国球员出国踢球,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但那时候主要由足球的主管部

门来操作,帮助联系相关事宜,球员在这当中的主观意识很少,所以叫“公派”。出去

的队员都有了相当的年龄,男的一般超过28岁(后来有女足以后,她们的年龄定在 26岁

以上,如刘爱玲、温丽蓉等曾到日本踢过球),他们在国内基本都不踢球了。国家考虑

到他们为国效力多年,应该得到一些补偿,因为在国外踢球,待遇总会比当时的国内好

许多。另外,通过他们接触国外足球,可以丰富他们的足球经历,为今后回国当教练打

下基础。这些队员有高升、沈祥福等,他们去的是日本。再后来,中国足协也曾有意识

地选送当打之年的球员出去锻炼,如贾秀全、柳海光到南斯拉夫的游击队俱乐部踢球。

还有古广明,他退役之后为自身求发展,到德国的乙级俱乐部效力。

  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进程的发展,有的俱乐部开始认识到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球

员的提高,主动要求送自己的球员出去踢球。马克坚说:“比如杨晨,头两年在国安还

打得挺好,因为引进的外援跟他的位置相冲突,上场的机会就少了。但他又是一个可造

之才,俱乐部就想让他出去锻炼提高了之后,回来再用,所以最开始谈的是租借。后来

国安的周宁出去,情况跟杨晨也有点类似。”直到现在,有愿望出去尝试一下的球员越

来越多,而且他们本人自我意识的比重占得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马克坚认为“根

本上是足球职业化改革必然带来的结果”。一方面队员们不满足于安居在别人为自己设

定的空间,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欲望;另一方面,对于职业球员,我们的有关政策也是允

许的。“ 足球人才交流,尤其是让我们的队员到适合他发展的地方去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对我们发现人才、组建国家队是有好处的。”所以,只要经过国际足联认可的经纪人

中介,符合转会的有关条例,中国足协都会持肯定的态度。

  正像任何事情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样,中国球员出国经风雨见世面,对中国足球运动

会有长远的积极意义,但对某些俱乐部的眼前利益会有所损害。比如作为重庆隆鑫队主

力前锋的高峰,俱乐部肯定要为他走后留下的空缺进行迫不得已的填补。对此,中国足

协正严密地进行关注,如果出现大的偏差,就会在政策上加以调整。


  B经纪人谈国际转会---访乌维.迪特.施拉普纳

  尽管与杨晨几乎同时去欧洲踢球的还有范志毅、孙继海、李金羽,但人们似乎普遍

认同杨晨是转会欧洲俱乐部的成功范例。李金羽在法国因为很难上场,转而再投向国内

谋求发展。孙继海因为“老东家”急需,匆匆中止了时间不长的留学经历。范志毅不仅

因为他所效力的球队水平在英国不算一流,而且俱乐部和他个人也是麻烦不断。只有在

德甲的杨晨,一个赛季过后,不仅成为队里的头号射手,其身份也由暂时的租借到正式

转会,其成功的历程就像一架德国机器一般地进行得有条不紊。

  于是,杨晨在受到国内外足球界和舆论界普遍关注的同时,其成功之路也引起了国

内球员的效仿。而这条路上的重要一环、也是球员转会中不可回避的---经纪人,就

是经营着“德国亚洲咨询”机构的乌维.迪特.施拉普纳---曾经为中国国家足球队教

练的施拉普纳的儿子。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经纪人资历的问题时,施拉普纳先生说:“我的‘德国亚洲

咨询’,是德国‘国际体育’经纪人公司在亚洲的派出机构,该公司的经营者克尼斯博

,在德国已经有十多年的足球经纪人生涯,不仅获得国际足联从事经纪人工作的许可证

,而且也有欧洲足联的授权。我父亲作为一个在德国足坛享有较高声誉的教练,是该公

司的长期顾问。”“我在亚洲有十年的工作经历,近年来开始从事体育方面的商贸交流

,涉足经纪人行当只是近一年半以来的事。这与我父亲当初作为中国国家队教练有很大

的关系,我因此认识了很多优秀球员和足协的官员。” 开始时,曾为国家队和国奥队的

训练营引进先进的训练设施,为山东、申花、天津等队联系阿迪达斯、彪马等广告客户

,使中国球员穿上世界名牌球衣,能有一个较好的精神面貌。而进行球员转会工作,则

始于杨晨。

  “当时我父亲和中国足协的马克坚希望在中国寻找一名有天赋、有潜质、不是超级

明星的球员,送到德国俱乐部踢球,由此开辟出一条中国球员闯荡德国足坛的路子。而

杨晨正是他们要找的这样一位球员。于是我父亲开始在德国与各俱乐部接洽,我则在北

京与国安俱乐部的杨祖武保持联络,终于促成了这件事。由此,杨晨成为了第一位在德

甲踢球的中国人,并成为了中国足球的大使,使欧洲有机会了解中国足球,并知道中国

有一个水平不错的国安俱乐部。”杨晨的经历也表明,中国球员有可能在欧洲球场证明

自己的价值,从此也为以后的中国球员发展开辟了广阔的战场。

  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是近来许多中国球员想到欧洲踢球的主要动机。施拉普纳说:

“我觉得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梦想有两个:代表国家参加比赛,为国争光;能在更高

水平的联赛中一展身手。”而杨晨的经历又表明,在国外赛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之后

,反过来还会为自己的国家队所青睐。这两者似乎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从全球范围来

看,德甲、意甲、英超,以及法国、西班牙和南美洲的联赛水平较高,具有几十年积累
下来的成功的联赛制度。无论什么地方的职业球员,都想打上更高水平的比赛。假如一

个球员能在欧洲联赛上立足,就能得到世界承认。”然而目前似乎有这样一种倾向,德

国赛场成为一些失意的中国球员的 “情感转移”目标。他们往往在国内联赛踢不上主力

,冷板凳的滋味促使他们要到别的地方试试运气,并在心里问道:当初杨晨不是在国安

也总当替补队员吗?对此,施拉普纳说:“对于这样的球员,我会对他说,你先要在中

国立足,出去才可能被承认;如果确实是怀才不遇,那就另当别论了。否则,不管你到

哪儿,没有‘真才实学’都不会成功。”他说有些队员现在去德国,仅仅是看看,试试

,就如搞对象一般,双方不一定满意,也许就不成功,也许踢不上德甲。

  施拉普纳先生还提请那些希望出国发展的优秀球员注意,与新闻界保持良好关系,

球员的良好球技和品行经常见诸于报端,会十分有利于国外俱乐部对他的全面了解,他

们也十分看重这一点,转会的成功率也就会高。

 谈到经纪人在球员转会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施拉普纳先生说:“经纪人必须具

有良好的资质和信誉,他要对球员负全部的责任。作为经纪人不仅要详细了解国际足联

的有关章程、条款,还要有相当的足球专业知识,对球员的评价一定要准确,能够看出

球员的优缺点,判断他的条件适合什么样的俱乐部,这样的转会才有可能成功。当然,

经纪人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俱乐部的情况,我们就与欧洲的50家俱乐部保持着密切的

联系,其中也包括德国甲级、乙级、丙级球队。”而每一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积累的经验

和惯用的管理模式,所以经纪人一定要慎重地根据转会球员的自身素质来选择适合他的

球队。针对李金羽短暂而又冷落的留学经历,施拉普纳认为原因不在球员本人、俱乐部

及主教练,李金羽是位极有天赋的选手,但他不适应南锡队的风格和训练、管理制度。



  “我一般不主动找中国球员,介绍他们出去。只有当他们自己或者俱乐部提出要求


时,我才予以考虑。假如欧洲某个球队在某个位置上需要人的信息反馈到我这里的时候

,而我这里又正好有合适人选,我便开始从中牵线搭桥。”在双方经过经纪人对对方的

情况都有一定了解渤讨校还苁蔷腿恕⑶蛟薄⒕憷植浚蓟峥悸堑阶约旱木美妫
员及其所属的

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利益,他认为是应该首先考虑的。他听说现在有很多商人在从事着说

服中国球员到国外去踢球的工作,但他只能证明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有国际足联合法

证书的经纪人,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不便于说出目前正在为哪些队员办手续。

  C“胜利大逃亡”

  中国职业足球怎么啦?刚刚结束甲A第23轮的球员,纷纷传出要到欧洲踢球的消息,

彷佛一夜之间经历了一场中国球员的“ 胜利大逃亡”---

  高峰在重庆观众“浪子西行路漫漫,山城球迷常思念”、“ 高峰,雄起!”的呼喊

声中,踏上前往德甲1860俱乐部的征程。面对不用试训的一年租借期,他说:“我今年

在德国治病期间看了不少德甲比赛,德国球员虽然人高马大,但后卫队员转身较慢,速

度也不快。身体灵活的中国球员应该能有发挥特长的空间,我对自己跻身1860队主力阵

容充满信心。”由于本赛季很少获得上场机会,曾以201万元转会费从国安来到鲁能的邓

乐军,决定与队友刘越一起到德国乙级俱乐部亚琛闯荡一番,如果试训成功,就想正式

转会。他谈起此行初衷说:“一个原因是受到杨晨、周宁的影响;再有,中国球员目前

赴德国试训、踢球也有了相应畅通的渠道。”“我已经28岁了,我希望在自己剩下的足

球生涯中能圆一次‘出国梦’,丰富一下自己的运动经历。”还有从媒体或者其他途径

传来的、可靠的或者并不确凿的消息:一直受到禁赛困扰的万达名将郝海东,已经办妥

了护照,随时准备动身出国 “深造”;有意前往德国的据说还有正在甲A队伍中担当主

力的全兴前锋黎兵、后卫魏群、申花中场发动机申思……

  联想到曾经欲走不能的谢晖,还有前不久去希腊俱乐部尝试的罗彤亮,中国足坛“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球员可能还远不止这几个。

  20年前,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教育界才涌动起一股出国留

学热潮。当中国的足球改革进入第六个年头的时候,转到欧洲球会踢球的想法也成为了

越来越多的中国球员的心愿。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刮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it-cim2.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