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nter (城市猎人),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张引:我埋下了五粒胜利的种子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Jan 10 12:55:30 2000), 转信
张引:我埋下了五粒胜利的种子
( January 10, 2000, 09:12 AM )
提起辽宁队的成功崛起,无法不把老帅张引与之联系到一起,正是张引奉献了自己
15年的宝贵时间,含辛茹苦拉扯大了一支“虎师”,此举在中国足坛上绝对是“前无古
人”。回首1999年,张引感慨万千,他说,自己这一年其实什么也没干,所有该做的工
作都在过去的15年里做了,要是非得说一说自己在1999年做了些什么,我只能说,我在
联赛进行过程中为最后的成绩埋下了五颗胜利的种子,而让我庆幸的是这些种子最终都
破土而出,结出了胜果。
一、任用曲圣卿当队长
1999赛季初,初掌帅印的张引把队长袖标交给了“胖子”曲圣卿。在许多人眼中,
张引的这个举动也许只能为他带来一样好处:得到安慰的曲圣卿会少犯些过去的错误。
因为谁都知道,在这之前,曲圣卿曾是辽宁队的“风云人物”,几乎祸不离身,更从来
没当过队长,即便在张引手下练球的十几年里,队长也一直是由陈洋和白广海“垄断”
着的,曲圣卿连队副都没当过。这样的一个人能当好辽宁队的队长吗?这几乎成了所有
人心头的质疑。张引坦陈,自己也是在经过认真的考虑后才做出这个决定的,“我任命
队长有这样几个标准,他必须是队里的技术骨干,他在队里要有影响力,有威信,一旦
他成为队长后,能把队友团结在一起,同时在生活管理上,他要自己表现得好然后还能
管住别人。胖子符合全部这些标准,所以我决定让他当队长。”
在上赛季末的足协评选大会上,曲圣卿除以最佳射手身份捧走了“金靴奖”外,还
夺走了最佳球员“金球奖”,足协在解释颁发“金球奖”的原因时,就指明了,鉴于曲
圣卿扮演了本赛季最成功的队长角色,故颁这个奖给他。看来,任用曲圣卿当队长的确
是张引的一步高着。
二、外援的取舍
去年,辽宁队最初共有三名外援,分别是法国人法布雷斯、卡尔蒂,韩国人崔英一
。是张引最终敲定这三人的,张引在选外援活动刚开始时,就公布了自己的选援原则:
“我选外援的原则是,水平要明显高于我们队里的球员,而且他能打的应是我们最薄弱
的位置。”于是,守门员法布雷斯,盯人中卫崔英一以及自由中卫卡尔蒂充实到了辽宁
队的首发阵容中。三人中,法布雷斯和崔英一的表现是无可挑剔的,他们以实际行动证
明了自己是物有所值的,因而也一直随辽宁队打完了整个联赛。但那个卡尔蒂表现得就
不尽如人意了,联赛未半已露出了老底。此时的张引面临两难,要么放弃卡尔蒂,但这
是对自己的眼光的一个否定;要么继续坚持使用卡尔蒂,但这是对球队前程的一种诋毁
。结果,张引并未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大多数人猜想的“固执”,他断然做出了“放弃
卡尔蒂,用李铁改打自由中卫”的决定。李铁在后半程的表现证明了他才是中国最出色
的自由中卫,而正是张引的这一半程变阵的勇气,这一“敢于自己打自己嘴巴”的勇气
,保证了辽宁队下半程一路朝着胜利而狂奔。
三、恰到好处地使用了白广海
辽宁队的24号小将白广海,以替补身份、在不及主力队员一半的出场时间里,取得
了“入4球,助攻5次”的成绩。这是一份让人既艳羡,又难以相信的成就,因为很多队
的头号射手也没能取得这样的成果。都说辽宁队人才济济,但能发掘出这样的“黄金替
补”也不能不说张引“知人善用”。记得当初派白广海出场时,张引就说过:“白广海
的技术特点我最清楚,他善于进攻,又长于回防,所以他上场后我们的前场就会相对活
一些;白广海的脾气秉性我也最清楚,需要他打主力时,他会玩命去打,需要他替补上
场时,他更是会玩命去打。”事实也证实了张引的说法,以李金羽回归为界限,白广海
在“主力”与“替补”两个角色中都有上佳的表现,辽宁队的功劳簿上记着白广海大大
的一笔。
四、思想教育
而今张引的“36度5”理论可谓是家喻户晓,张引说他的本意并不是想让自己的观点
出什么轰动效应,只是想时刻让队员们受到思想教育罢了。辽宁队以其年轻闻名,辽宁
队以其“星多腕众”闻名,所以,遍数全国的球队,恐怕没有哪支队伍可以与辽宁队相
提并论。
1999年的辽宁队荣耀过,也跌过跟头。张引的“36度5”说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炉
的。几乎每天,他都会告诫他的弟子们:“当外界是100度时,你们要保持正常的36度5
;当外界是0度时,你们也要保持正常的36度5。 ”张引说,他给队员们做这样的思想教
育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我们的队员在三连败中会倒在责骂声中站不起来,也会在八连
胜中倒在鲜花丛中爬不起来。我只有时时提醒着他们,才能让他们摆正位置,不至于迷
失了自己。
五、坚持使用“简单的战术”
张引的足球理论里有这样一条:足球的内涵其实并不复杂,不过是失球后要进行好
防守并努力夺回球权,控球后就要竭力去进攻而已,这就叫全攻全守。
在刚结束的那个赛季里,对张引“太过于简单的战术”的指责从未断绝过,即便是
在球队八连胜时,也照旧有人批评张引的战术过于单调。对此张引说:“如果我用很简
单的方法就取得了你需用很复杂的方法才能获得的成就,那么你说谁的方法好呢?”
对于自己的战术,张引自有理论后盾,他说:“我是根据辽宁队的具体特点来制定
战术的。辽宁队的特点是,年轻、速度快、体力好、基本功好,所以我就为他们量体制
定了‘以快速为前提’的战术。如果,我们能通过一次直传、在对方不及反应的情况下
就轻松地把球塞到了对方禁区里,那我们干嘛要通过十次传递、在对方站好了位的情况
下费尽周折地实现同一目的呢?我的战术说白了,就是全攻全守,可以这样讲一句,经
过一个赛季的锤炼,我的球队已经离实现全攻全守不远了。 ”摘自球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