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mtiger (mmtiger),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甲A战术篇:“乱花渐欲迷人眼”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r 19 08:08:46 2000), 转信
甲A战术篇:“乱花渐欲迷人眼”
动机
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热闹的甲A。每年在这个时候,联赛总会涵盖太
多的情感,当甲A欺骗、腐烂和病入膏肓日渐侵袭我们的时候,我们却总是象飞蛾奋不
顾身的扑向火的怀抱。谁也说不清这究竟是为什么。
就像飞蛾扑火,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再次奋不顾身地扑向甲A。
一切事情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懂之前,在我们还有一点点意乱心慌,有一点迷惘的
时候,我们又再次精神恍惚地欢庆新世纪甲A的到来。这是它的第七个年头,如果一个
孩子与甲A同时诞生,他现在已经会背着书包逃课,放学后和邻家的孩子打架,忐忑不
安地在父母面前编织谎言,而且可能偷偷地喜欢上了他的美丽同桌……可是,甲A的脸
已经变得很模糊了,每次在直面这个令人心痛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总是想笑又想哭,想
面对又想躲藏,想爱却又恨,想说却又说不出来,当体会到这种百感交集的情感的时候
,一切仿佛都已经结束了。甲A是一个善用时间来刷新我们的情感的坏蛋。当你正要回
想的时候,时间已经刷新了我们的记忆。其实孩子的比喻实在有点矫情,如果说我们总
是不停地对它苛责,只是因为我们希望他能够真正地快快长大成人。
在所有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欢乐、冲动以及愤怒和冷漠都来自于不能割舍的习惯和
爱好,就像我们每天硬挺着精神观赏欧洲冠军杯,为皇马或者曼联的失利而伤痛,为巴
塞和拜仁的胜利而欢呼雀跃。但是甲A呢,自己的联赛呢,你会怀着怎样的情感去怀抱
它?是百无聊赖睡眼惺松,还是深感无聊。我们如此地酷爱足球,以至于我们明知一切
都在欺骗,却永远像飞蛾扑向火的怀抱。
联赛被认为是这个国家足球运动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力量。甲A则代表我们最高级
别的对抗,最高级别的欺骗,最高级别的掩饰。在这里我们有一个被认为最无能的机构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善于牺牲的人群,他们牺牲了自己的视力,牺牲了自己的大脑,
牺牲了自己的贞操,牺牲了自己的睡眠,牺牲了自己脸皮。而我们还像傻B一样追在甲
A的屁股后面,最后被难看而死。甲A的枝叶永远那么茂盛,尽管我们已经看到了它腐
烂的根。
忘了在什么时候,中国足球一时间成为最抢眼的流行文化。所有的表达都幻化出千
万种格调,在格调的影子下,甲A容纳着这个国家中各色的言语、面容、个性、情感和
诚惶诚恐……
时间好像紧迫得难以呼吸,在失落和满怀希望的复杂情绪中,我们只有一个很单纯
的希望,希望甲A能够成长为一个坚毅而富有责任心的男人。
甲A联赛之(战术篇)——
“乱花渐欲迷人眼”
442或者352或者343或者3142永远都只是一种符号,任何一种符号要
实现它的力量必须依赖于人的因素。当科萨诺维奇仍然在大连实德坚持442的时候,
当彼得洛维奇把352引入上海申花队,当内波姆尼亚奇把532灌输到沈阳海狮队,
当深圳平安队、四川全兴队都准备以这样的新阵型征战新赛季的时候,当数不清的外教
向我们展示数不清的阵型的时候,当欧洲的战术大师登陆中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
这样以为,甲A的战术时代已经到来了。
任何阵型都永远只是主教练的偏爱,我们根本无法判断究竟哪一种阵型是最好的阵
型,我们只能大概地以为,这样的一支队伍比较适合这样的阵型,因为它的人员配置有
它本身的特点。或者说,当这支队伍取得了成功,我们都认为主教练的战术是非常对头
的。
如果说,甲A联赛除了它永久的悬念,那么现在值得再去看一看的就是它的战术。
原因很简单,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主教练总是在牛皮烘烘地和外教较劲,而自己本身
总是对学习有天然的抗拒,多年以来,甲A就在这样的低战术氛围中徘徊。我们的队员
越来越高大,胸肌越来越发达,中气越来越足,唾沫吐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准。可是脚下
的活却越来越像大便。而随着大量的外教涌入,我们冷静学习的时机终于到来了,我们
需要让自己进入战术时代,以优良的技战术指导我们去赢得胜利,而不是像傻子一样总
是把对手撞倒。
1998年,在霍顿和米罗西分别开始执教国家队和四川全兴队之后,他们把一种
对442的新的理解带到了国内足坛,尽管对于所谓的平行站位大家还不甚了解,但不
容置疑的是他们的理论还是影响了一批人,其中就包括国产教练里的精英式人物金志扬
。我们可以看到1999年金志扬带领的天津泰达队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着“霍顿路线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所以当霍顿和他的国奥队走进死胡同后,是金志扬和泰达
队为霍顿的理论提供了在中国站稳脚跟的机会。
现在就来探讨霍顿的理论在我们这里是否过时显然还太鲁莽,况且在谈到霍顿的失
败时很多人宁愿指责他在用人上的固执和在解决进攻问题上的江郎才尽,而很少从根本
上怀疑他的理论,也许让霍顿带领一支球队打一打联赛是对这个理论的更好检验。
由此可见我们的战术理论实在是太贫瘠了,以至于在衡量别人的新概念时显得有点
力不从心。迅速开阔自己的视野是我们拥有发言权的根本。
所以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2000年赛季的阵型分化才格外引人注目。假如我们
不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比赛真伪的辨别上,不用在对付黑哨和球场暴力上,而是尽可
能地研究新赛季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新战术、新打法,仔细琢磨一下人家带来的442
、352都有什么新意,对比一下自己以前的见解是否太肤浅,看看能否把别人的据为
己有,那么从今年起中国足球就有望进入战术时代,迅速地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才不至
于只停留在口头上。(胡狼/新快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10.46.72.13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