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mm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orpoise (思维木), 信区: Swimming
标  题: 好孩子索普(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ug 24 14:57:28 2004), 转信

澳大利亚人宠爱索普,因为他在水中带给了澳洲最大的荣誉;荷兰人痛恨索普,因为他老是让荷兰飞鱼霍根班德成为胜利的祭品;日本人迷恋索普,因为他那195公分的伟岸身材和阳光般的笑容;美国人心里复杂些,一方面是索普让美国人在悉尼丢掉了400米那枚本应入囊的金牌,一方面又是索普在9·11后第一批加入了为伤员义务献血的队伍。疼爱也好,诅咒也罢,当200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即将在巴塞罗那拉开大幕时所有的目光还是聚集在索普的身上,看着这条属于未来水世界的人鱼在池中和上帝一起畅游。
   2003年的上半年对索普来说意味着假期和轻松,结束了亚洲和欧洲之行的索普终于可以和父母姐姐安静的待在一起,享受一下家庭的快乐。对于这个今年还不满21岁的澳洲男孩来说,家永远是他温暖的港湾,是他唯一可以将外面的尘嚣抛开,安静独处的地方。他每周最重要的事情是吃一次妈妈做的烤肉——这比奥运金牌和破世界纪录还让他牵挂。每天结束了训练后,和几个朋友一起在草地上踢球,打电脑游戏,自己打扫房间,自己倒掉家里的垃圾,然后坐在自己的床前,听着自己最喜欢的乐队——RED HOT CHLI PEPPERSDE 的CD。甚至每当妈妈玛格丽特抱怨索普又穿着球鞋在家里到处乱跑时,索普也是一如既往的哀求说:“妈妈,下次吧,下次不会了。”正像母亲玛格丽特说的:“我们家里一切都没有改变,索普不是超级巨星,他只是我的儿子。他和我们大家一样,只是普通人。”
                           善良与慷慨
   对于每一个奥运冠军来说,金牌到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滚滚的美元即将进入自己的帐户。悉尼奥运会上的风光无限为索普带来了3笔价值55万美元的合同,日本电视台和阿迪达斯和索普签到了2005年,澳大利亚《商业周刊》估计索普在2002年的收入至少是300万美元,将超过著名高尔夫球选手克·诺曼,成为澳大利亚收入最多的球员。可日进斗金的索普做出的第一反应不是购入豪宅、名车和珠宝,而是和埃塞俄比亚长跑选手格布雷西拉西耶,英国著名赛艇选手平森特等奥运冠军一起出席了一个“以金换金”的活动,希望每产生一枚金牌,澳大利亚人就能为儿童慈善团体捐一块金色硬币,其实早在1999年,索普就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索普基金”,为那些身患疾病,又没有钱医治的人提供帮助。到2002年,索普已经为基金会捐出了50多万美元,帮助了200名病人及时的进行了手术。同年,索普来到了北京,在澳大利亚使馆举办的慈善晚会上,索普把自己获得泛太平洋锦标赛200米自由泳金牌时穿的黑色阿迪达斯连体泳衣拿出来拍卖。他说:“身为一名奥运选手,我有许多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许多孩子根本就没有这种机会,而每个人都有权利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这件普通但不平凡的泳衣卖到了八万元人名币的高价。根据事前的约定,这笔钱捐赠给了索普前一天参观过的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
   与其他人闲暇之余挥舞支票表现爱心不同,索普的慷慨不是对名誉的卑鄙追求,而是他善良纯净的心灵使然。索普小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朋友——14岁的迈克尔——一个癌症患者。功成名就后的索普并没有忘记弱冠之交的朋友。每次从国外比赛回来后都会去迈克尔家探望一下,再带一些当地的特产给自己不能远行的朋友。而只要有比赛的时候,迈克尔也会待在看台上为索普加油,正像迈克尔的妈妈所说的:“Ian是个好孩子,他给了我们太多的帮助。”对迈克尔来说他就代表着朋友的意义。去年纽约世贸中心的9·11事件发生时,索普恰好在纽约。那天早上,索普乘坐汽车前往世贸中心大厦,准备参加一项活动。汽车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索普突然让司机停下来,回到他所住的饭店,拿上他忘在房间里的照相机。就在索普再次坐上汽车准备前往世贸大厦时,第一架飞机撞上了大厦,今年索普又来到了纽约,接受了杰西·欧文斯奖。在他参观世贸大厦的遗址时,好事的当地记者再三询问世贸大厦爆炸之后他的行踪,这位憨厚的澳大利亚小伙子才吞吞吐吐的告诉记者,他是9·11事件之后第一批献血者中的一员。如果富贵不相忘的友情只是私交使然,那么以索普今时今日奋斗而来的地位还能在瓦砾之中为他人献出滚烫的鲜血就只能说明索普的善良是何等的自然和朴素。
                                 正直与谦逊
   如果要找一样可以让内向的索普气愤的事情,恐怕只有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这种肮脏的做法了。游泳和田径一样都是服用禁药能迅速提高成绩的项目,兴奋剂的泛滥程度也远比其他项目严重的多,仅在2002年国际泳联就查处服用违禁药物的事件16起。对于索普来说,一个人与一种陋习相较量未免有些不识时务,可这个男孩却用最大的声音向圈子内的丑陋宣战。在曼彻斯特的英联邦运动会上,索普公开表示:组委会的兴奋剂检查工作极其混乱,人们对它的关注还不够。在国际短池大赛柏林站的比赛中,索普又在记者们的闪光灯下说:“怀疑永远也不能消除。这些日子,我做过无数次药物测试。最近两周我做了4次。我很乐意做测试,只要整个世界都坚持公平的这样做,但问题是不断有人去挑战公正.....”索普是这么说的,现实中他也是这么做的。为了保证自己的清白,索普甚至拒绝接触合法的运动辅助药品,不服用像肌肉素一类的食品添加物,在短短的两个月里接受了16次例行和飞行药检,而且全部通过。这个冠军中的冠军对此的解释仅仅是:“我决定什么也不服用,哪怕是复合维生素,药物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帮你游的更快的。我只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
     在第十七届英联邦运动会和泛太平洋运动会之前,不少英国媒体纷纷猜测索普可能获得7到8枚金牌,打破施皮茨的一次拥有7枚金牌的梦幻记录。索普在2001年8月初抵达曼彻斯特之后马上被澳大利亚和英国媒体包围起来,他们希望索普表示自己能够超过施皮茨。然而,索普的回答却让媒体大失所望,他说:“我想我不可能超过施皮茨的记录,获得7枚以上的游泳金牌。我认为任何人想要超过施皮茨的成绩都是非常困难的。我到曼彻斯特参加英联邦运动会并不是为了创造奇迹,获得某种称号。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为澳大利亚争光,显示我个人的能力。”索普还奉劝人们不要总拿他和施皮茨比较,也不要希望他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突破施皮茨的历史记录。因为“在比赛中,个人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名次的,只能控制自己的表现。”滚滚而来的金牌并没有让索普觉得冠军是如何的唾手可得,反而让他明白了成功就是腐蚀剂的道理。除了谦虚的面对众人的赞誉,索普还异常尊重诸如施皮茨等泳坛老前辈。即使在短池系列赛中意外的输给霍根班德,索普也是微笑着说:“我们为大家献上了一场不错的比赛,只是我今天确实不如他(霍根班德)。”当轻浮浮躁随着成功在那些少年得志的运动员身上肆虐的时候,索普依然保持一颗晶莹谦逊的心。 

--
http://www.chinaswim.com/bbs/UploadFile/2004-8/2004822171446398.gif
swim~思维木~swim~思维木~……
hoho~我就是传说中的猪头海豚~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0.46.6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4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