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tenni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e (满天星斗), 信区: Tabletennis
标 题: 李菊的最爱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Apr 8 14:17:51 2000), 转信
最难忘的比赛
最难忘的一场比赛是第43届世乒赛女单比赛,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的李菊在2比0领
先于德国名将施特鲁泽的情况下,连败3局。痛失良机。“那次比赛我只有单打一项,特
别想打好,第一局、第二局拚赢了,看到了赢球希望,我第三局有些保守,被尼科拚回
一局,第四局手足无措,第五局又紧张了,就这样连败三局。教训一辈子也忘不了。”
迄今为止打得最漂亮的一场球。是第44届世乒赛女团决赛。李菊在场上的表现令人
惊叹不已。她把技术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颇有“无敌杀手”风范。“其实赛前我特别
紧张,心跳得特别快,可能是把困难想得太多了。上场后,没想到自己会发挥得这么好
,打得特别投入,我被自己吓了一跳。”
李菊感觉最差的一场球是1997年女子世界杯单打决赛,和王楠打成2平之后,决胜局
李菊以8比0遥遥领先,结果却是以17比21败北,“其实我和王楠、王晨、杨影在实力上
都差不多,今后我们几个人可能会经常在各种比赛的决赛中相遇,谁赢谁输都很正常,
也无碍大局,只要冠军属于中国队就行。”
最佩服的人是邓亚萍
李菊16岁时就赢过邓亚萍,那是在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的全国锦标赛上,邓亚萍
正值技术项峰的时候,随着自己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李菊反倒觉得邓亚萍越来越不好赢
,特别是在大赛中相遇,她总觉得自己比邓亚萍少一口气,1997年初的中国 古 球擂台
赛总决赛和44届世乒赛女单半决赛,李菊都败在邓亚萍手下。
“我真佩服邓亚萍。”李菊说。
“她本来就是一个乒乓球奇才,手感,体能,力量,对乒乓球的认识,都在我们之
上。而更重要的是,她的意志品质太顽强了,她成绩最多,伤病也最多,训练时仍然是
队里最刻苦认真的,在球场上永远是最拼的。在这些方面,我们年轻选手与她差距很大
。”
最近几年,邓亚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业上,很少参加比赛,参加了几次没有那亚
萍挂帅的国际比赛,李菊逐渐意识到了一种责任:我们几位年轻选手要勇于挑起大梁,迎
接每一次挑战。
最爱的人是父母
李菊十几岁离开家乡去南京,后来又到了北京,离父母越来越远,感情却越来越深
。“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付出的太多。”
李菊从7岁开始打乒乓球,父母当时对乒乓球运动本身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想让女儿
通过这种方式锻练身体。李菊小时候功课非常好,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很
想让她读大学,9岁时.李菊停练过一年,后来又有教练来我,父母征求女儿的意见。李
菊想,既然已经练了两年,索性就练下去吧。在体校练球的日子,父母每天下班后分工
明确,一人在家做饭,一人到体校接女儿,吃过晚饭还要陪着做功课。
“在事业上。他们从来没有给我施加过压力,总是说:尽力吧,不要想得太多,他们
做事很开明,非常理解找,所以我什么事情都喜欢对他们讲,从不隐瞒,”
李菊的父亲1997年因哮喘病住进了医院,打完了八远会预赛后,李菊赶回南通,天
天在医院里陪伴爸爸,队里打电话通知她参加擂台赛,她问能不能找人替换,自己想留
在南通陪父亲治病,后来听说实在找不出人替换她,为了顾全大局,李菊勿勿赶到了赛
地。找不出人替换她,为了顾全大局,李菊勿勿赶到了赛
在南通的家里,李菊的房间里有一排展示柜,她从小到大获得的每一个奖状、奖牌
、奖杯三好学生证书都摆放在那里,就连小时候去业体校使用的公共汽车月票都被父母
精心地收藏着。每当想起这些,李菊心里觉得好温暖。“在这世界上,父母是我最爱的
人。”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hy2.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