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tenni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n (戒烟中), 信区: Tabletennis
标  题: 压力——可怕的双刃剑(11分制面面观)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11日10:13:11 星期三), 站内信件

第一次11分制世锦赛结束了,男单可谓是大爆冷门,很多赛前被看好的热门人物早
早就推出了竞争,无数成名已经的老将第一轮就折戟沉沙,比赛的结果大大出乎大
家的预料,不但观众大敢困惑,就连很多行家也大惑不解……
11分制代替21分制带给运动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从自身来看,莫不过于压
力……21分制时,有些比赛中球员开局松松垮垮,心不在焉,到了中局尾局才奋起
努力,仿佛开局只是过场,的不到球员的重视,这让观众觉得比赛成了儿戏,观赏
兴趣大减(这是某些场次的比赛,并不是全部,也绝不是绝大多数),国际乒联也
大大不满,于是大刀一挥,11分制出台了……
国际乒联以为11分至缩短了赛局,迅速变幻的比分使得运动员不敢掉以轻心,那么
比赛就会变得紧凑和激烈……这种想法是没错的,也正应了那句话:压力就是动力
,没有压力是会松懈的……
但是压力任何时候都是动力吗???我看不是,当压力超过了一定的范围的时候,
精神极度紧张,它带给运动员的只有僵硬、迟钝和木讷(人的生理决定的)。在这
种状况下,它带给人的只怕只有副作用(失误)而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了……
那么11分制是不是给运动员造成了过大的压力呢???让我们看看运动员的表现,
中国的7位男单选手有6位输给了外国人(只有邱贻可败于内战),而6个人输掉的
比赛都是3:4,6个人都有过胜赛局或者胜赛点,但是却都没有拿下,最后被对手
反败为胜……而6个人在比赛中都不同程度的因心理的紧张造成了过多的无谓失误
,这在以往的比赛中虽然也曾出现,但是却没有如此集中和大范围的爆发……
有人要说了,那是因为中国运动员的压力太大,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不过硬……那么
再看看外国人的表现如何呢???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尔输给了实力不及自己的邱贻
可,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他没有经受起巨大压力
的考验,没有发挥自己的水平,自己输给了自己……世界第三的萨姆索诺夫被大家
誉为太极手,以球风稳定和心理素质过硬而著称,面对自己如此熟悉的对手(在欧
洲、在日本,他和格林卡一年不知道要碰面多少次),面对11分制带来的压力的摧
残,他也倒下了,在最后一局的尾局他几乎放弃了抵抗,不仅是因为对手的出色发
挥,也因为压力已经将他击垮,他已经承受不住这双重的打击了……
看看本届比赛最后的胜利者——施拉格,他被欧洲媒体称之为思想者,为什么呢?
??因为他在激烈的比赛中,在巨大的压力下仍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没有因压力
而失去了思考和判断,因此称他为思想者……而在他一直稳定出色的表现的背后,
他最值得称道的是什么呢???是面对压力摆脱压力的能力,是遇到难题冷静思考
,遇到困难迎头而上的能力……但是在这些能力中,顶住压力是基础,就像我们所
说的,没有冷静的头脑,再好的技术,再好的实力有什么用???
最后看看11分制对运动员的要求是什么呢?是真正的一丝不苟,真正的毫不松懈,
对每一分,每一球都要精益求精,再领先的时候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懈怠,否则对手
随时会把你已经获得的优势转瞬带走;同样如果你出现了懈怠和松懈,对手马上就
会拉开比分的差距,将你打入大比分落后的绝境,而11分制短暂的赛程留给你扳平
的机会已经寥寥无几(前提:对手自身不要出问题)……
有人又要说;11分制不是出现了这么多大比分落后而扳回的场面吗???怎么能说
没有机会呢???那么我们看看都是什么样的战例呢???WLQ10:5领先却忘记了
进攻光顾着防守,等待对手失误的出现,这种心理的放松酿成了最后的苦果……
KLH第3局7:3领先却忽然不会了侧身,完全的反手被动防御加上自身的失误将自己
的优势拱手送出,最后反而丢掉了比赛……波尔10:5领先,却连连出现非受迫性
失误,动作僵硬、步伐缓慢、意识迟钝,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压力~!!!
而出现大比分扳回的还不仅这几场,格林卡战胜陈卫星、朱世赫战胜马林都出现过
这样的情景,如果换算成21分制,会有这么多20:10,20:12,20:14被追回的比
赛出现吗???巨大压力造成的结果只有两种:或者是僵硬、迟钝、保守;或者是
想通过放松缓解压力……这里波尔无疑是前者,而KLH和WLQ都成为了后者……
在出现翻盘的同时,我们再看看11分制下又出现了多少11:0,11:1,11:2,11
:3这样的超大差距的结果?换算成21分制那就是21:0,21:2,21:4,21:6…
…在KLH对邱贻可的1/4决赛中竟然出现了2个11:1,简直令人发指……格林卡--朱
世赫的比赛也出现悬殊比分……张怡宁--福原爱,王楠--鲍罗斯,张怡宁/王楠--
李恩实/石恩美,王楠/马林--白杨/刘国正这些在最后阶段(决赛,1/2决赛,1/4
决赛)双方水平差距已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还出现了这么多悬殊的比分……唯一
能说明的就是在压力下,任意一方出现了过度紧张或者放松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局
面;而一方如果连续失误造成落后,就会迅速的放弃比赛……
在11分制造成的压力下,其产生的副作用力已经远远大于其产生的能动力,因压力
控制了双方的发挥的比赛比比皆是……心理成了比赛的第一重要要素而代替了技术
,技术不得不退而其次,这是不是太失去观赏价值了呢???这和原来希望的紧凑
充实相符合吗?在我看来紧凑的是时间,充实的是失误……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6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