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tenni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e (无情的雨), 信区: Tabletennis
标  题: 关于瓦尔德内尔的思考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20 12:28:50 2000), 转信


  “那一年我15岁”
  
  近20年来,以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瑞典队的一批老将一直活跃在世界乒坛,与
中国队进行高水平的强力对抗,并保持了相当好的竞技状态,取得了非常辉煌成绩
的现象。中国乒乓人士一直在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根据中国队以往对瑞典队的研
究,除了诸如社会文化背景以外,在技术上,他们能够认真学习借鉴包括中国队在
内的其它乒乓强国的先进技术,并有更大的发展,形成自己克敌制胜的特长技术是
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最近的一次聚会上,我有机会就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瓦尔德内尔发球技术的
形成与发展问题专门询问了他:“大家都知道你的发球技术有独到之处,至今仍是
令对手最头痛的环节,那么你怎么获得这种发球的感觉和体会的呢?”他说:“对
我发球技术的形成与提高影响最大的是中国运动员。”
  
  “何以见得?”
  
  瓦尔德内尔谈到以下细节:“1980年,当时15岁的我与林德、卡尔松等12名运
动员被瑞典乒协派到中国的上海队进行训练。到中国后,当我看到如此众多的高水
平运动员在一起训练,我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在瑞典是根本不可能的。通过与他
们共同训练和比赛,我感到中国运动员在各有特长的基础上,每个人的发球都非常
厉害,令我们几个瑞典运动员根本摸不着头脑,几乎无法和他们对抗。从此以后,
我就拜他们为师,现在在意大利打球的中国运动员杨敏就是其中的一位。我每天观
察他们的发球动作,体会他们发球的旋转感觉,下课后,请教练员、运动员为我单
独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我对发球的用力有了一定的感觉,为今后的提
高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回到欧洲后,我仍然不断观察在欧洲打球的中国运动员的
发球,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练习,逐渐形成了我今天的发球风格。”
  
  在其后的各种大赛中,瓦尔德内尔发球的威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也是他能
够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同中国队进行对抗并有出色表现的看家技术本领。
  
  自1958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攀上世界乒坛高峰以来,中国乒乓球竞技运动在世
界上保持整体优势已有40年之久。在这期间,中国乒乓界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
。同时,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做出了最大的全方位的贡献,从技术、人才到器材、工
具,无一不有。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文化无一例外地具有世界性。任何民族所取得
的文明成果都是属于全人类的,而只有通过各民族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
合,才能为本民族文化水平的进步提供机会。夸张一点讲,瓦尔德内尔的发球是中
国人的贡献。

--
※ 修改:·he 於 07月23日10:16:01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5.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