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tenni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elab (thunder), 信区: Tabletennis
标 题: 乒乓前国手陈静自爆88奥运女队名单“风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28日21:21:1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陈静,第39届和4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成员,1988年汉城奥运
会代表中国获得女单冠军,随后离开中国国家队,1996年代表中
国台北获得女单亚军,目前排名世界第三。
“你们为什么不用年轻的选手?”
记者:1988年你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那也是乒乓球第一
次进入奥运会,当时是一种什么感受?
陈静:当时乒乓球第一次进入奥运会,国家队人人跃跃欲试
,我也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但当时所营造的那种气氛好像说
:你还太年轻。当时给我们一个名单,意思是你们从老队员里选
三个。当时我就写了“你们为什么不用年轻的选手”。
虽然我没有写我的名字,但每个人都能看得懂那个年轻的指
的就是我自己。我觉得很多东西要靠自己去争取。当时在国家队
没有人敢这么说,因为你这么说了之后,如果输了球你就要承担
所有的责任。可是乒乓球是圆的,谁知道会赢会输呢?我想我写
这样一个东西坚定了教练员的信心。
记者:1988年奥运会女队名单引发了一场“风波”,你作为
当事人当时是怎样看的?
陈静:按照当时媒体的报道好像是我顶替了何智丽,事实并
不是这样。当时的集训名单里何智丽和李惠芬都没有,何智丽当
时说:如果没有我,我就不去集训了,我要离开国家队。而李惠
芬参加了集训,最终参加了奥运会。
当时我们不在北京,教练怕我们受外界的影响,所以我们很
少看报纸,我回到北京要去汉城的时候才知道了媒体的消息。有
人碰到我说你顶替了何智丽,我就笑一笑,没有必要去解释。我
们内部的人都知道真正的事实是什么。当时教练选择了我是我的
运气和荣誉,中国队有很多选手有能力拿冠军,只是他们没有这
种机会。
我还是流下了眼泪,但是我不想让别人看见
记者:在单打中从小组到决赛哪场最难打?
陈静:决赛之前我一直都是3比0赢,只有与李惠芬的决赛比
较难打。
我2比0领先,第三局打到20平以后我还领先过,当时就想我
再赢一个球就是奥运会冠军了,一个运动员在场上的心理变化直
接影响到技术发挥,而那一点点变化是你自己无法控制的,一个
念头一闪而过,场上就完全不一样了。同时李惠芬看到自己要输
了,就搏了,那种心态下打出来的球就更加凶狠,临场的变化非
常大。李惠芬追回一局后,第四局我并没有向人们想象那样一个
球一个球的拼,因为她防守好,第四局她又在状态,我就放弃了
,一边打一边想第五局。大家可能想一个选手应该永不放弃,一
个球都不能放弃,可是对我来讲结果是最重要的。
后来有很多人对我说:陈静你好酷,拿完冠军都没有什么表
情。实际上我最激动的不是拿到冠军那一刻,而是最后一局快到
20的时候,我领先很多,比赛完全在我的控制之中,我告诉我自
己:我赢了!这个时候是我最激动的,我非常笃定地知道我是冠
军了!但是比赛结束之后,我反而没有那么激动。发奖之后我还
是流下了眼泪,但是我不想让别人看见,就假装在擦汗。
我们家那几天就像结婚一样
记者:你拿了奥运会乒乓球的第一个女单冠军,你对这枚金
牌是不是最看重?
陈静: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要拿世界冠军、要拿奥
运会冠军!但是当我真的拿到奥运会冠军之后,我突然觉得我没
有什么目标了。我站在领奖台上就在想,我这样就是冠军了?我
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又一想,我终于拿到冠军了,我可以干点别
的事情了。
回国之后,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要离开国家队,我要尝
试做乒乓球以外的事情。
记者:1988年奥运会获胜之后你父亲怎么向你祝贺的?
陈静:那场球武汉市市长是在我们家看的,所以他们看完以
后也非常激动,打电话到韩国,我在代表团接到了电话,当时确
实很激动。我记得他说很高兴啊,祝贺你呀,拿到了冠军。我就
想怎么那么客气,那个时候很多这样祝贺的话,我就说谢谢,我
也很客气。
那种感觉确实是很好的。后来听父母说那几天连陌生人路过
我家都会放鞭炮,我们家那几天就像结婚一样,每天的鞭炮纸都
很厚。
(摘自2000年7月26日《济南日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22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