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gf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aobei (少北), 信区: kungfu
标  题: 少北拳法源流考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Apr  4 20:23:32 2006)

少北源于人祖门少林派,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
     民国初年,嵩山少林寺主持妙兴法师之所以确认少林派为人祖门(见妙兴遗墨罗汉拳
拳诀),很明显地在他的思想上已认定少林武术确属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武功,绝非引进于
国外,这种认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是历史的真实。现今通过各位专家的考证,已一致
肯定佛教禅宗达摩禅师,不会武功,更谈不上传授任何武功,易筋经的创建也是后人附会
的。他来华的目的就是传播佛学,其后代弟子习武乃是我民族流传下来的人祖门武功,并
加以发扬光大,形成少林派。

    少林寺(北寺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北靠五乳峰,前卧少室山。当初兴建之际,山
中森林密茂,故起名少林寺。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北魏考文帝的年号)年间(公元495年),距今整1500年。据传由魏
文帝下令专为传播佛法而修建。

    至隋朝大业年间,因山中流寇相扰,加之虎狼为患,为拒寇,除兽而习武,这就是少
林武术的起源。至唐初少林僧众习武之风已初具规模,并已有成就。第一次争战就是少治
渖甲凇⒅静佟⒒菅锏仁蜕星芑裢跞试颍钍烂衿蕉ㄍ跏莱洌⑹艿郊谓保计浣
ㄉ土继锴悖怅甲谖蠼饩臀倭治涫醯姆⒄沟於饲看蟮幕 ?/p> 


    据《南雷文集》中《王征南墓志铭》,“少林以勇名天下,然主于博人,人亦得而乘
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而仆,故别少林外家。”此文中,具有贬低少林
抬商本派之意,因此内、外家之伦,并不可取。其实少林亦有阴柔之功,武当亦寻阳刚之
力,相讥何益!

    少林寺禅宗传至十代义玄禅师,曾离少林寺去河北正定临济寺讲经说法,为佛教禅宗
佛法增补很多新意,并广纳门人弟子,代代相传,后人称为临济宗,为少林禅宗的五大宗
系之一。但必须明确此五大宗系乃佛教禅宗之内派,并不是少林武术的宗派,我们不是佛
教征,不能称自己是少林临济宗。但少北武术的源流,多是临济和尚所传,这是历史的真
实,我们是不能否定的。

    义玄禅师的第三代俗家弟子,约在晚唐时期的园明上人,可说是少北主要散招式的创
建人之一,他曾传授短打各种招式,提出了十六形、二十四手、三十六招等相连的变换运
用,为少北短打之源流。

    宋代隐居于同福寺的临济和尚性空法师,是六合理论,六合拳的主要奠基人,并首次
提出六根大法在于形、法、术的根本规律,这就是少北六根功立论的源流。

     元代临济和尚泓一禅师,因与当时少林主持有隙,去山西五台山入五郎庙(宋建),钻
研武功达数十年奠定了破拿术的基础理论及有关套路。后传于其棋友之子李镜源,世代相
传,这就是少北破拿术的源流。

     明代是中华民族武术发展的兴旺时期,如觉远上人,贵为广州富家公子,但为中兴少
林武功,剃度为僧,他曾不远千里走访甘肃兰州的名拳师李 叟,也曾拜访山西同州的白玉
峰大师,他们同在洛阳同福寺研习武功,后来同去少林寺皆成少林寺僧,共同整理收集失
散的武术及术理,使少林派武功,有了长足的进展。

    当时比较有名的少林大师,如江苏的金臬、痛禅上人、小山和尚、李镜源及先学武当
,后入少林的武林的巨子张松溪。尤其张松溪曾随戚继光将军组军在沿海一带抗击倭寇,
名声大振。

     张松溪由于兼习两派,成为少林派柔化武功的创建人,提出了刚柔相济的武功原理,
世代相传。经四世传山东张大奇。世称少林滑化派,也首创滑掌拳,后立柔化拳。柔化短
打,并密授柔化克敌的柔化术理,这就是少北柔化术理和拳法套路的源流。

    金臬大师据少林二路罗汉拳、黑虎拳、六合拳、结合自身数十年的实践创建了神武点
刚长拳(经本人去掉了神武二字),据赵国伦老师讲少北禅林拳系白玉峰大师秘授。

     综上所述,少北三部长拳,皆形成于明代,其实各家各派的拳法套路,多数源于明代
,门户之见,已逐渐形成。

    清代由于少林寺反清扶明,曾两次被清廷所烧,因此,寺内广大僧众,流散云游于祖
国的四面八方,为生计而各自收徒授业,从而使少林武术兴于全国各地。

    其中临济大师觉空和尚,精通武功,为避免提少林而遭清廷所害,首次提出少北名称
,但为时不长。他曾创建短拳八部,并精通罗汉、六合、点刚、禅林等长拳及短打,更精
于棍术。其主要弟子漆黑子,人称“黑爷”,夫妻二人皆属少林巨子,精一指禅功,曾以
一指漫游大江南北,名威四海。曾访张大奇及李镜源四世弟子孙贡玉等交流武艺,成为至
交,交学得柔化及破拿要法。至此,少北武功大格已定,如八部短拳,三部长拳,短打散
招式及破拿术法等,由觉空师尊下传六世,传于我师赵国伦。

    当本人在小学读书时,曾遇了空禅师(当时老和尚云游至山海关,在徐达家庙“太傅庙
”挂丹)授业达三个月之久,其所教所改及所讲,皆与赵师大同小异,并尊觉空为大师。


    本人承师传,对少北术理进行长达十数年的归纳整理,发现少北术理特别符合辩证唯
物主义思想方法,由于不断的探讨、概括、分类、使少北有了完整的体系,为少北武术科
学化,迈出了第一步。

    历史的演变,已使少北武术的实践和术理与当今的少林武术有了很大差异,源于少林
而又远别于少林,因此,复名少北,乃自然之理。

    上述只是把少北拳法源流,写给本家门人弟子,深望以尊重历史的科学精神加以考证
,以便确定真实信念,为师所望。仅此。

                                                    张荣时,1995年9月15日写于锦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26.11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