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gf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z (世界尽头的雨水), 信区: kungfu
标 题: 李春苓先生谈习拳概要(刘志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9 10:44:14 2004),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tn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studybaby (心如碧海), 信区: Fitness
标 题: 李春苓先生谈习拳概要(刘志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20 11:01:18 2004), 站内信件
跟随李春苓先生习拳转眼已有数年光景,几年中的朝夕相处让我耳闻目睹了先生许多习
武方面的言行,其中不乏精辟的分析,准确的判断,还有与人切磋时的得当处理,着实让
我这一名弟子听的津津有味,看的目瞪口呆。
先生人至晚年乐守田园,每日练拳授徒也自乐趣无穷。古人云:“神欢体自轻,意欲凌
风翔”,他老人家又能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所以七十岁之人仍是乌发满头
,皓齿童颜,精气实足,可以说养生有术。既是如此老师也从不对人妄施说教,只是通过
自我修养,不露锋芒地为弟子们做表率,同时又用玄妙齐同,豁达宽广的胸怀对待一切人
事,在教授拳艺上又能毫无保留,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用自己的身躯当做弟子们训练各
项功力的工具而无怨言,真是难能可贵呀!“健身养德,内外双修”是老师为人处世的真
实写照,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德则乐,乐则能久,才能使老师的功夫修为达到了一个至高境
界,所以也自然得到了众弟子和相处过的人的重视与尊崇。
听的多了、看的多了、练的多了,慢慢地理顺出老师众多的习武见解和要诣,悟而时习
之使我受益非浅。每与人交手相较,我都尽量印证老师所讲拳理的正确性,事实证明了它
们的确无往不利,可以说有其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习拳借鉴性。这些拳理如同扶醉人一般把
我引渡到一条求知的大路上,并时刻修正我习拳的坐标。许多拳论可谓是微言大义、意味
无穷,如春风之化雪,春雨之润物,内涵成败的真谛,集结了不少习武的精华。既是如此
老师也谦虚的说:“这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取众长才是武学的真
知”。不管怎样,在这里我都竭尽所能把一些重要拳理笔录下来,以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 武艺与道艺论
老师谈练功心得时非常谦逊,他认为习拳者因对所习之拳的悟性、理解不同,会产生不同
的认识,但最后走到武术颠峰上的习武者的悟道却都大道同途。这是因为他们都经过了汗
水、时间和苦难的洗礼,正因历程相近所悟也就自然相似了。在武术的世界里儒家的中庸
、道家的飘逸、佛家的空灵、禅宗的超拔、医学的养生都可以与之产生共鸣,所以前辈习
武者论拳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神形合一”论、“刚柔动静”论、“体用奥妙,无拳无
意,太虚同体”论、“中和之体,万物皆涵”论等,都充分说明了武艺与道艺最后是要溶
为一体,才可达至高之境界。
何为武艺?何为道艺?武艺者:打人如走路,看人似蒿草!这是习武之人与普通人的主
要区别,即:技击之能。道艺者:一以贯之,一点生机发动而能至于无穷!这是拳术境界
高低的主要区别,即:内功心法。在内功拳中武艺的具体表现为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
膝合、肩与胯合),道艺的具体表现为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而内
外三合的相合又是习拳者到达至高境界的必经路,即: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
气合于神、神合于动、动合于空。它们是武术内外和谐性和形神并练功法观的充分体现,
基于此,我们在习拳练功时才能站的高、看的远、想得开、解的透、行的通。所以说:“
练拳以务实为本,练功以力量为本,练到还要悟到,养与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不失为
一名真正的习拳练武者。
二.习拳选择论
初学拳术之人,最易犯盲目崇拜之病,大概受武侠小说与电影的影响吧,见拳就想学,
这就给一些对拳术一知半解之人大开了欺骗的方便之门,许多人被骗去了不少金钱,最为
可惜的是三年五载的时光被白白浪费掉,甚至有的人学一辈子拳也不明白习武到底练的是
什么?
习拳练武之风,从古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其中流传下来的各门派拳种也不下数百种。
它们虽然流传了下来,但不一定都有较高价值,良莠不齐的现象也相对存在。所以说对所
学之拳的细加辨别与做出正确选择是十分必要的。不管习拳者出于什么目的,或想健身疗
病、或想出功夫,有技击之能。首先要考虑的是这项拳术的养生作用,如无太明显的养生
作用,不练也无妨,细眼旁观是最有效的选择方式。许多教拳之人对养生的道理不甚了解
,更不能把养生之术有机地溶入拳法之中。更有甚者因过激发力或一些原因,不但练拳没
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反而自己落下一身伤病,岁数不大便发白、齿落、眼花、耳鸣、四
肢无力、老年斑遍布,还不如一些没有习武之人身体强壮。这样的人授拳,若是从而习之
,只能事得其反。
下一步就是看技击功能了,能真正技击的拳法才配叫功夫,这一项也要在教拳的老师身
上体现出来,速度、力量、抗重击、反应敏捷是武师不可获缺的几要素。有的人没有多大
真本事,但“嘴上功夫”了得,把自己说的天花乱坠,口若悬河一般,可一有人找他比试
,便以各种理由推脱,自己不行、也不敢比试,却说怕伤着对方等等,“武把式”变成了
“嘴把式”,这些听起来似笑话一般的事,确实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实际功夫都是有理
论、有练习、有实践,才能走向高深。比试切磋是习武人的常事儿,这一点我们从历代武
术名家典故、武侠小说、电影中都可见一斑。而现在习武之人大都尽量回避切磋,尤其是
一些当上教师的人,觉得自己已为人师,怕输了没面子。殊不知越是这样,功夫越退步,
越得不到弟子们的信赖,练真功夫也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所以我认为那些初习武之
人在方便的时候,找个机会与自己的老师或师兄们搭搭手、试一下力、摸摸劲、看看反应
速度、抗重击能力等。只有全面了解老师的能力你才会知道自己能练到何种境界,否则你
有可能只会在花拳绣腿间打转,永远也摸不到武术的真谛。
说了半天习拳选择,实质上也是同时对老师的一次选择,虽然每种拳法都有其长处,但
作为老师如不明其详,那又怎能奢望出现真正出类拔萃的弟子呢?练内功拳法尤是如此,
其最讲功夫的内在境界,有许多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内容,如果老师没有练到,做到心知
肚明,恐怕到一定时候也只能做出错误的指导了,那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所以一项拳法必应身兼养生与技击二者才可为之投精尽力,不然一定会事与愿违。以上
这些都说明了选择正确习武方向的必要性。
三.务实论
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习拳者就一定要付出精力、耐力,诚心刻苦去练功,真正的功夫是
时间加汗水才得来的。古语云:“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充分说明了个中意境。
就一项拳法而言,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增强功力是其必由之路。例如:拳法中的力
量训练,却有许多人不主张也不赞同它,提出了练力易犯僵、滞、迟之病,实质上不让练
力的人是不懂怎样练力才能把所犯之病克服并化去,所以一谓指责练力的缺点,却不敢正
视力量强大的优势。哲人老子在三千年前就说出了“胜人者有力”这句话。力量是人做事
的基础,只有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将体式身法全部脱去,才能知拳经所云:“尚德
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的道理。正似王宗岳在《太极拳论》所叙:“由着熟而渐悟懂劲,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四两拨千斤之意,虽全非力胜,
但无千斤之力,又何以四两拨之,打铁还得自身硬,这四两之力也是长久的力量训练所得
。只是练力方法一定要科学,忌盲目训练。平时习拳多用暗劲、明劲、低桩、矮架,尽可
能避开易使力量发僵、滞、迟的器械练习,多用有弹性的物体,最好能在人体上进行力量
练习。当然被练习者一定有较深功力才行,否则效果不明显。这样练出的力量就活活泼泼
,一气流行,无有呆滞之象了。当然最后功力的运化还要自身有悟性。
习武之路是一条痛苦的修行之路,以苦为乐的人才可品尝到它的甘淳。它不但强健了人
的体质,也同时锻炼了人的品性,如孟子所说:“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
其筋骨……”一般,用耐心、恒心去坚韧人的毅志,磨练人的品德,也让人具备乐观的生
活态度,它是积极向上进取的一种运动。有句话说的好:“学艺就老老实实去学,切勿浪
费时间,去学其中的花招” 所以有许多看似天资聪颖,体魄强健之人都因怕吃苦,缺乏毅
力使习武之路半途而废、功亏一篑。究其原因大部分人都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只想不
费心、力就练成功夫,却不知:“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合抱之木,生
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脚踏实地、意志坚强、锐意
进取之士才可百炼成钢。
四. 刚柔论
刚柔是拳法中的两大特性,是拳中阴阳两方具体表现的代表。即:刚为阳、柔为阴,所
以许多拳理都讲阴阳相合、刚柔并济,在练习时,柔多以暗劲表现,刚多以明劲表现。柔
有一个“由松入柔”的阶段,先是在全身关节、肌肉放松的情况下练拳架,动作姿势逐渐
和顺协调、身躯旋转自如后,再用意识引导和贯注气力,积年累月就会产生出一种轻灵而
又沉着,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力量。用暗劲表现时,通过虚实变换、轻沉交互的锻炼,可使
全身各部都富于弹性和韧性。手臂看似绵软,实极为沉重,全身极轻灵而又极稳重。这时
的柔是具有弹性的,加强了软的力量。此柔若水;滴水可以穿石,洪水可冲跨坚固的城池
堤防,淹没田园,因水具有坚韧的内在力,具有任何外力都不可代替的能量。
刚之用者,眼疾手快、心疾身快、足疾势快,四梢惊起,如触火机、如火燃身、起如钢锉
、落如钩竿,身无形、法无踪,拳似箭、快如风,上下合顺、四梢力齐,有龙惊虎怒之威
,惊弹抖擞之劲,内外诚实如一。这时的刚是一种力量积蓄后的爆发。此刚若火山;蓄势
而喷发、迅雷不及掩耳,是一气流行无缺、内劲充盈无虚、身体动作纵横往来无停滞后的
一种表现。
练柔时,则柔中求刚;练刚时,则刚中求柔;二者似不同,但内中道理则一,是为中和
之体,用之奥妙而不可测。柔中寓刚、刚柔并济之拳是阴阳互变、刚柔互运、虚实渗透、
引进搏击之法生成。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久练纯
熟,则无端绪之可寻、无迹象之可指。以太极拳为例,名家陈鑫有一段话对其拳的刚柔做
了一个精辟的分析,很值得借鉴,云:“世人不知,皆以太极拳为柔术,殊不知自用功以
来,千锤百炼,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之于刚,刚柔无迹可见。但就其外而观之,有似乎
柔,故以柔名之耳,而岂其然哉?且柔者,对乎刚而言之耳。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
可谓之刚,第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其为功也多,故其
成也难”。这充分说明了刚柔在拳法中的独特作用与不可剥夺的位置,而能至于:“至柔
至刚、刚柔兼到、阴阳所存、无迹可寻”的武术名家古今并不多见,所以我们习拳一定要
多在刚柔上下番功夫,以便提高自己的拳法技术。
五.境界论
有了适合的功法,又具备了一定的体质与品行,经过一段时日的磨合把拳之性能、刚柔
、曲直、纵横、内外气力的变化灵活巧妙地掌握住,习而悟之,久而能行。这时感觉练拳
已与自己的行走坐卧融为一体,不是想去练功,而是自然而然地去练功,这样才可渐悟神
明之境。
何谓神明之境:乃神气圆满、活动无滞、无形无相、无我无他,如水生波、如火作焰,
自虚无而起,自虚无而还之境界。此理存于内而为德,用之于外而为道也。
形意名家车毅斋先生论拳术的“形神合一”之境界时说到:“练拳术不在形式,只在神气
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形式虽方,而亦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不
能灵通。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阳之气运化周身,无微不至,以至于应用无处不有,无时不
然,所谓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阳也。所以练拳者不可守定成规成法,而应用之成法者是
初入门教人之规则,可以变化人之气质,以复其先天之气也,以至虚无之时无所谓体,无
所谓用,是体用一源也。体用分言之,以体言,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得其道,
以用言之,无可无不可也”。就是说习武要至神明之境,必需勤修德、苦修功、多悟道方
为能行。这些言论也是功夫趋于化境后的自然表述。
我们在练拳习武时,有许多武功只可能意会而很难言传,这也是习武的境界使然。你功
夫没下到,未到境界时说道理也没用,你功夫下到了,道理也会能自然明白,心中暗道:
“啊!是这么回事呀”。比如不论是佛、是道、是儒,都讲了许多道理,这些道理本来是
不可说的,正所谓:“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说的目的是启发听者的
自觉,能自己认识自己。孔子说:“余欲无言”,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佛说:“
四十九年未曾道著一字”。何以如此说?为的是怕听者执着于听到的一些道理,使之成为
了明心见性的障碍。既要接受好的道理,又不至于愚顽盲从,最好的办法是“身体力行”
,用实践的方式去证明道理的真实性,正确的道理在应机的时候它自会出现,这时听到的
道理便成为自己心中所悟的道理了,这也是习拳者要明白的道理。
习拳者不但要有坚韧的毅力去练功,聪明的头脑去悟道,还要有广阔的胸怀去容纳各种
知识、各家功夫精华。虽不一定都去练,但至少能明白一些拳法的长处。所谓虚怀若谷,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有谦乃有容,有容方成其广。真正有
德之人能做到:寻常日用不离道,到处无心便是禅。这种超然境界也是我们习武人应该有
的。
正确的选择,刻苦的恒心,明智的悟道,高尚的德行和宽广的胸襟组合在一起,才能使习
拳者到达自身的习武颠峰,才能明真功夫是一种:理谓中和、至易、至简、不偏不倚、合
而不流、包罗万象、体物不遗、阴阳相合,养生则百病无、较技则无敌于天下的武学。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50.8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