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gf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tudybaby (心如碧海), 信区: kungfu
标 题: 内家拳旧闻二(Z)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Feb 25 08:05:30 2005)
内家拳旧闻二
---- 杨澄甫一门旧事
1.《武当》2000年11期有篇文章,万籁声自述和杨澄甫交手始末,结论是时年40岁的
杨技击功夫平平,不是年方26岁的万籁声的对手。况且万在历届国术擂台赛中成绩也只是
处于中游。
瀛人叙述:
2. 陈微明专攻杨家太极是有原因的.民14年春,陈因冯玉祥逼宫,辞了清史馆篡修一职
.愤然南下海上,于是创"致柔拳社",并在报上登广告招收学员.在陈登的广告里是要教授形
意八卦太极三拳的.后来陈独教杨家太极,是因为在致柔拳社的开幕典礼上,应邀前来的孙存
周跟这位陈老翰林开了个玩笑,孙存周对陈微明说:"你这位老翰林都下海了,我们跑哪儿弄
饭吃去?"孙存周本意是捧陈微明的场,意思是说他懂拳,可话未达意.使陈微明产生了误会.
陈微明想我跑到上海来让老师的儿子没饭吃,这怎么行?于是从此陈微明在"致柔拳社"只教
杨家拳不教孙家拳,于是自然也就不教形意八卦了.李雅轩在杨家太极的传人里算是够胆的
,他参加了杭州的国术游艺大会,虽然连输了两场被淘汰,但敢上去已属不易.至于很多人为
什么最后练到太极拳上来,并不是因为太极拳有多么突出的技击作用,而是因为太极拳是个
研究道理的拳,更是个适合老年人修身养性的拳.所以拳术家上了岁数后多转练太极.其实,
我本人也是个练了一辈子太极的,我举几个例子是想告诉人们不要迷信太极拳,不要听信那
些不切实际不合事实的有关前人的传闻.
3. 李雅轩书中的那个说法是3分实7分虚。所谓3分实是李雅轩确实考入过中央国术馆
。所谓7分虚,第一,杨澄甫从未做过中央国术馆的教务长,也不可能被张之江请去做教务
长,因为那时中央国术馆还没有教务长这么的职称。中央国术馆成立时设有少林门和武当
门,没有设教务处也没有教务长。后来馆内闹起了门派冲突,而且愈演愈烈。于是在1928
年底取消少林、武当两门,设立教务处,教务处处长是朱国福。第二,杨澄甫在世时很少
与门外人比武。杨澄甫教人多强调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当时杨澄甫吃的不是技击这碗饭,
而是健身这碗饭。说杨澄甫是技击名家,这种说法当时很少听到。杨澄甫曾先后在江苏国
术馆担任一等教习和浙江国术馆担任过教务长,时间都很短。原因就是杨澄甫基本不与外
人比手,而在国术馆与人比手是天天都少不了的。杨很不适应。杨澄甫在江南的名声主要
靠两个人的宣传和抬举,一个是陈微明,陈微明为杨澄甫著书,使杨家太极拳产生了很大
的社会影响。另一个是黄元秀,黄元秀通过练杨家太极拳治愈了他的肺结核,黄元秀在军
政界颇有些影响,杨澄甫能去浙江国术馆当教务长便是黄元秀力荐的,黄元秀是浙江国术
馆的董事,在浙江影响很大。
纯阳叙述:
4. 褚桂亭是李存义先生的徒孙,褚桂亭的师傅是姜玉和,姜玉和的形意拳师承李存义.
褚桂亭生于1893年死于1977年,终年84岁.褚桂亭一生轶事颇多.褚桂亭虽拜在杨澄甫先生门
下,但杨澄甫并不喜欢他,因为他不会捧场.杨最喜欢的弟子是陈微明,武汇川和董英杰.其中
陈微明与杨最交厚,他们是半师半友的关系.杨家的太极所以能够普及,实得力于陈微明先生
的宣传与研究.杨门内多推崇武董二人,而实际动手功夫,褚桂亭却在他二人之上.
skate评述:杨澄甫的推手功夫被李雅轩等人说得神乎其神,skate多年来一直以为杨的功
夫在当时天下无敌,现在看来大谬矣。虽然杨澄甫为一代太极宗师,其定型的杨式太极大
架如行云流水,极具观赏和健身价值,但是并不能由此证明甚至夸大杨澄甫在技击方面的
实际造诣。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