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anmu (mu), 信区: HITComment
标 题: 读“王校长谈工大未来”的几点想法,供商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9 18:41:05 2002) , 转信
读“王校长谈工大未来”感觉很兴奋,觉得王校长是个有思想的校长。
对于工大的未来,每一个关心工大的人都有责任去思索、去探究。这里
我谈谈我对“王校长谈工大未来”的几点想法,供商榷。
王校长谈话的核心,就是国际化,这一点是工大的唯一出路,即所谓的老生常谈“筑巢引
凤”。但什么是国际化?如何国际化?这是个问题。
1.筑巢
目前国内高校炒的凶的所谓国际化都集中在“引凤”上,如清华的一个“百人计划”,引
得国内其他高校竞相效之,甚至于一个小小私有学校也要引一个百万的哈佛博士,要引就
一定要引进国外名牌高校的大师级人物,且不管其实效如何,却总给人一种象前两年的高
校大合并之风。而我们拿什么来“引凤”呢,年薪10万美刀、甚至更高、大师级公寓....
..,这就是所谓的“筑巢”。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如的确是国外名牌高校的国际知名科学
家及大师级人物,他们最介意的是什么呢?以上的这些诱惑其实对他们不算什么,这些是
最起码的需求,他们在国外也可以得到(如果的确是大师级人物的话),但最重要的不是
硬件环境,而是软件环境!想想我们的行政管理水平,想想我们的后勤管理水平,想想我
们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再想想我们的学风,不用说是大师级人物,就是连
我这个在国外工作过的普通科研人员都极不适应!大师级人物来学校不是花瓶,他们要讲
学,要从是科研,要带学生,这样他们会接触到我们的管理层的方方面面,以我们现在的
管理层的工作作风是很难满足要求的。所以我说,王校长的国际化准则是对的,但我们不
能搞大跃进,我们的当务之急要首先着眼于学校内部。有些学生说:你们不要吵了,不要
让一些如体育场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误了王校长的国际化的大事,这恰恰就是我所说
的误区的一种十分典型的说法。想想我们的周遭环境连我们自己都不满意,有如何“引凤
”呢?!因此,我说,这些不是小事,而是反映我们管理层的工作作风的大事!!
2.引凤
再说说所谓的“引凤”,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引国际知名科学家及大师级人物呢?好处是明
摆着的,可我要说的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1200万人民币你能引入几个大师级人物?能持
续几年?什么是国际知名科学家及大师级人物?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如能引进国际知
名科学家及大师级人物固然好,可我们在此点上不能搞大跃进!用我们仅有的不多的钱来
达到我们的国际化目的,这是首要的。因此,我们的第一步不应是国际知名科学家及大师
级人物,而是国际化的流动!这很重要,不一定是国际知名科学家及大师级人物,但只要
他是年富力强的,只要在其自身的领域中有所建树就可以,这些人的成本不高,以访问学
者或博士后的身份来工大就行,一两年甚至半年都可以,最重要的是动起来,是国际化地
动起来,我相信用1200万人民币运作此事,要比运作大师级人物要好得多,而且会卓有成
效。我再说说什么是国际知名科学家及大师级人物,据我在国外的经验,能够称得上是国际
知名科学家及大师级人物的,除了休假的短短的一两个月外,几乎是没有任何时间故及其
他,也不可能为了年薪10万美刀而到一个他们认为比较落后的大学去兼职。那么让他们来
哈尔滨休假同时做几个讲座不是挺好的吗?可你想想哈尔滨是个休假的好地方吗?况且对
于外国人休假就是休假,不应有其他的工作。
国外的教育资源可能的确是过剩,但我要说的是过剩的不是这些国际知名科学家,而是一
些有名无实的庸才,与其引进这些人,还不如引进年富力强的年轻的科学家!他们大多都
刚刚博士毕业,但往往是工作在其领域的前沿的,我们的筹码对他们会是很有吸引力的。
所以,我说的核心就是要先国际化地动起来,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搞大跃进,只要有国际
化地良性循环,就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146.140.8.11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