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ge (网事如疯·春心萌动), 信区: HITComment
标  题: 读研,究竟值不值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Dec 26 18:32:23 2000), 转信

http://edu.sina.com.cn2000/12/2510:18 南方周末

  
敢问考研值不值

  “不知道到底是应该考研还是准备工作,也许找工作并不是很好的事情,但
是再读三年的研究生是不是意味着还要再浪费三年呢?谁也说不清楚!真希望自
己有时间学点自己喜欢的东东!”

  “如果认为是浪费的话,趁早退出吧。动力没有,信心没有,努力没有,侈
谈考研。”

  --某高校BBS上的真实对话

  2001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将于明年1月13日开始,此前有人预测此次全国参
加考研的人数会超过50万。高校林立的北京这次有4万余人报名参加考试,比去
年增加了近15%。考研规模之浩大,声势之磅礴,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出国热以及
今日的“寄托”(GRE和TOFEL考试)热。

  热潮滚滚之下,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参考书层出不穷,任汝汾、林代昭(考
研参考书的两位著名作者)这样的名字成了整天挂在嘴边的流行语,英语、政治
和专业书变作了一日三餐。不管你是刚刚毕业还是工作已久,也不管你是为改变
生存环境还是要追求学术真谛,总之一旦下了考研的决心,就意味着今后至少半
年的时间你必须苦中作乐,坚忍不拔。这样的考试,也许只有高考可以与之相比。
有人曾戏作打油诗一首,细数考研历程,虽说都是大白话,却也颇能代表一大批
人的心态:“考研好,可以拿学位。读书之时写论文,毕业之后挣大钱。能不去
考研?考研苦,最苦是熬夜。书山累累寻捷径,题海茫茫苦作舟。何时是尽头?
考研苦,其次数压力。背水一战辞了职,就怕到头一场空,何日得轻松?”

  四顾茫然,心中惴惴,于是乎“考研值不值得”自然成了大问题。早有人提
出“考研”的形式要变,高中生都素质教育了,研究生还得“一考定终生”吗?
提议虽由来已久,改变却迟迟不见发动。想考研的,还是一律的背诵大法加题海
战术。

  然而考试形式的问题却还只牵涉到了表层,其实“考研值不值得”的潜台词
是“读研,究竟值得不值得”?

  读研的好处自不待言,没看见那么多的单位都抢着要高学历的,连落实户口
都是学位高的优先。这是最现实的好处,当然各人期望不同,看中的东西自然也
不一样。然而读研可能会让人失去的却几乎是一样的--时间。青春易逝,三年的
时间无论对谁来说都弥足珍贵。一旦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可能这一生也无法修
改回来,毕竟不再是初进大学的18岁了,岁月的脚步已经催促着那些20到30岁之
间的年轻人要赶紧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来。

  念研究生,拿硕士或者更高的学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然而未来的学习究竟能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究竟值不值得用最宝贵的三年时间
去交换,这是他们所犹豫的。让人担心的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的确不是那么让人
放心的,BBS上连篇累牍的牢骚早让人看了心寒,历年来少数名校门槛踏破而其
他院校乏人问津的现象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参差不齐。也许你可
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选择环境、改变环境,但是,值得冒这个险吗?于是相比之
下,去国外念研究生成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学制短,英国一年,美国两年;无需
考试;还能掌握一门外语。这理所当然地吸引了不少人。

  但更多的人仍然选择了考研。他们知道自己将会面对的未来,那可能是又一
段无所事事的时光,但同样也可能是认真的奋斗和灿烂的成果,一切在乎自己的
努力,这不是冒险,他们觉得这是考验,一次成人的考验。

  确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是一次成年人的考试。从做出第一个选择开始,
你就必须独立地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我们不再是18岁的高中生,值得还是不值得,必须自己决定,也只能由自己
决定。那是一个成年人该做的决定。(张彦)

  
免试者说那一场风花雪月的试

  11月中旬,北方已下过第一场雪。

  我千里迢迢赶赴燕园,亲手将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报名表交到北大中国经济研
究中心。为了获得这个免试直研的资格,我所经历的考试,恐怕是全中国最为风
花雪月的一场。

  考试是以“2000全国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名义进行的,从全国200
多名申请者中选拔出的33位经济学相关专业学生齐集北大,赶赴一场经济学的盛
宴。一场接一场的讲座,林毅夫、海闻、陈平、易纲、汪丁丁等等处在经济研究
最前沿的师长,就这样高矮胖瘦真实地出现在眼前,引导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
景、WTO、中国金融改革、网络经济学等话题展开讨论。还记得汪丁丁先生讲完
课,我们围着他提问的时候,正是北方夏日悠长明亮的黄昏,风吹着梧桐树的叶
子沙沙地响。立在志趣相投的人群中,从每个同学的提问和汪丁丁的回答中获得
启发,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事后我才知道,这样的讲座与讨论之时,每个
老师都有我们33个的长名单,他们凭着我们标有姓名的胸卡,对我们进行着评判。


  夏令营的高潮是最后的presentation(陈述)。每个同学就所关心的话题建立
经济模型进行分析。于是我们从腐败治理的成本收益分析说到自来水公司的政策
性亏损是否合理,从职业女性走向社会的内在动因谈到北大食堂收费程序的设计
问题。就像江小鱼和花无缺的最后一战,参战的、旁观的,都了无遗憾。风花雪
月的一场试,我至此已根本不在乎输赢。

  如此这般风花雪月的一场考试,向我展现了无限魅力。经济学工作者一生都
在探索使经济运行更为有效的游戏规则,这一套美妙的游戏规则令我赞叹、折服、
着迷。

  数月后,当江南的梧桐树叶将落未落,我获得了直研本校或者北大中国经济
研究中心的资格,你知道,我的选择一定是后者。(小秋)

  
重返校园者说读研为什么?

  读研究生值不值得?对于20出头的应届学子来说,这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但
一个年近而立、已有事业基础的人回答起来却不是那么爽快。牺牲了几乎所有的
既得利益,而这些以后还能回来吗?会更多吗?

  在出版社工作四年后,我成了社里最年轻的科长,再往上提拔也不是遥远的
事情。但我还是选择了放弃,并为此而奋斗了整整两年。

  辞了公职,退了110平米的新建集资房,得到一张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
还有一份不得不签的自筹经费协议书。因为总分差一分,三年得交27000元,没
有补助,没有医保--老天知道,比起应届生来,我们这些人考研困难要多多少,
时间要少多少,但不会因此就多给我们一分。我把这一切都抛在了脑后,踏入了
我心仪已久的名校校园。

  在为新身份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体味到了一些落差,比如实习。在单位里我
是实习生的指导老师,之前读大专时就当过实习生,现在又来做同样层次的事,
自己都觉得好笑--这些当然早在意料之中。大都市人才济济,有经验又怎样?来
自名校又怎样?即使毕业以后,也必然还是要从跑龙套的做起。我时刻提醒自己,
“I'mNobody(谁都不是)”,就是现在的定位。

  回想读研动机,虽然有许多功利的成分,但在更深层次还是为了一种理想。
追求丰富多彩的生存方式?向往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生活?渴望为自己普通
的年轻岁月画一点异彩?大概都有。无法忍受在一个地方度过整个宝贵的青年时
期,也无法想象到了30岁还处在父母的照顾下。只有初中文化的妈妈一直支持我,
想让独子离开自己,去打造外面的世界。相信和我一样,许多在职考研者所看重
的并不只是将来更好的工作和更多的收入,他们是一群全新生存方式的追求者。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条直线,总是螺旋式的上升,我想人生的发展也
是如此。有文章说网络时代成功的年龄极限是35岁,我对这一“极限”深表怀疑。
读研让我一切又重新开始,但却是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广人)

  
准考生说考研的微观经济学

  还有一个月就要走进考场了,现在再来探讨考研的意义,所有逻辑清晰的句
子要么用在启航时说服自己,或者放到很久之后传授给别人,但是此刻,不妨假
设我们是在做一道微观经济学习题,事情会简单得多。

  成本大致是这样构成的:考研的资料费及补习班费,念书三年的生活费以及
可能会颇为高昂的学费,三年工作的收入及晋升(机会成本)。收益就可以量化成
高学历下未来工作得益的折现值。然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便是任何一个经济类
本科生都烂熟于心的运算原则了。既然选择考研,那就意味着对未来收益有着相
当高的预期,并且认为连续读书是一种可以使成本最小化的选择。

  真遗憾,简单并富有效率不是一种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的境界,因为我们的
结论并没有解释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预期”还有“认为”。因此,这些无
法量化的东西可能就变得很必要了:为了考研,需要从早晨8点半到晚上10点半
的区间里都基本不离开自习教室,需要随身背着相当分量的考研书穿梭于寝室和
教室之间,需要把过去三年里每逢期末考才拿出来的劲头坚持至少半年,会眼看
着自己的身形迅速瘦削下去……更痛苦的是有太多指导性的声音在身边飘来飘去,
却又统统缺少了一张诚恳到足以倚赖的脸,这种缺失会让一个人在前行中无时无
刻不感到茫然与惶恐,而又注定了要在数量惊人的考研大军中杀出重围,只能努
力告诫自己要坚定一些,再坚定一些,慢慢地就把生活拉成了一种抗拒的姿势,
不太愉快的样子。用一段苦日子对一个不定的未来,这样的天平足以令人青睐吗


  有趣的是,这一切也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在仅有1~3门课要上
的大四生活里,在空洞得可以听见时间流走的声音的日子里,给自己一个理由,
去认认真真地念念书,体味着一种充实的满足感,过一种有重量的生活--能这样
安静读书的日子越来越稀少了。如果说考研的奔忙其实是一个交换,用它来替换
找工作的种种喧嚣与焦躁,换来一段干净的校园时光,又会不会让人怦然心动呢


  现在我们必须引入“偏好”这个概念,这个不理性的要素经常起着最具决定
性的作用,只有它才能最终判定一路以来的胜负成败。它在问:“你要的究竟是
什么?”

  也许是一纸文凭,也许是一场热闹,也许是别的什么,但必须是最真心渴望
的那一个,这样,我们才能拿到一个最接近正确的答案。(董)


--
☆ 来源:.一塌糊涂 BBS ytht.net.[FROM: xxxmail]
※ 修改:.bage 于 Dec 26 18:32:19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4.2]
--
※ 转寄:.一塌糊涂 BBS ytht.org.[FROM: 202.118.224.2]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age.bbs@ytht.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