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oonvalley (月光), 信区: HITNews
标 题: 中国科技的盛世危言(5)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Apr 25 15:11:03 1999), 转信
呼唤全民族的科学意识
谈到写作此书的目的,杨晓升说,这本书是想尽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一
份良知和作为记者的职责,为中国科技、为科技人员、为科学家奔走呼号。
更重要的,是要在国人的心头敲响警钟,吁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和探求中国
科技的振兴之路。作为一个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纪实作家,也借这本书呼
唤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全民族科学意识的加强。杨晓升略显沉重地说,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科学意识的国度,能够科学地管理社会并使其高效运
转;同样难以想象的是,一个缺乏科学意识的国家,能为科学的振兴创造
良好的环境。
今天,埋头苦干的科学家越来越鲜为人知,科技“明星”星光黯淡;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3%,而美国、欧共
体国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比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
人口比例分别高出23倍及15倍;伪科学在中国国土上疯狂肆虐……这一切
都告诉我们: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还很欠缺,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程度尚需
加强。
杨晓升更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民族科学意识非常欠缺,直接威胁到国
家各项事业的成败和民族的前途。1958年的大跃进就是极其惨痛的教训。
他认为,科学意识是一种求真求实、尊重客观规律的精神。直到今天,不
尊重科学的表现在我们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为了
赶时间不顾质量的“献礼工程”,比如缺乏效率的“企业办社会”的模式,
都是明显的不尊重科学规律。杨晓升在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三峡工程上
马,许多城镇需要迁移重建。在某个县城新城选址问题上,县领导与专家
意见相左。于是,县长便组织全县400多名对地质、土建一无所知或知之
甚少的干部投票表决,以压倒多数否决了专家意见,开始在一个地质构造
不稳定的地方开工建设,直到后来施工中多次出现滑坡塌陷,无法进行下
去而被迫下马。但这时,已经有6000万元扔进去了。
杨晓升最后告诉记者,虽然他在采访写作中更多的是感觉到忧虑和悲
伤,但是,当他看到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在忘我地工作,看到我们国家在
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他也感到了希望所在。特别是,江泽民主
席近年来多次强调基础研究、知识创新、高新技 术的重要性,为我国的科
技发展指出了方向和目标。朱镕基总理在1998年3月召开的9届人大会议上
已郑重承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表现了中国政府发展
科技的无比决心。就在此书问世后的半年时间内,一系列振兴科技的措施
已开始陆续制定和实施,如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在中科院
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等等。这一切刚刚开头,但是我们对明天
充满信心。
BTW: these articles are from http://www.hr.hl.cn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e1.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