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itcrazymars (水泵), 信区: Black_Soil
标 题: Re: 【又有人发三峡的帖子了,那我也转一个超级老帖】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Aug 15 13:11:52 2005)
⑹ 没想到三峡库区的污染愈来愈严重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站消息,日益严重的污染正发出警报:治水污染迫在眉睫。全国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报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情
况。邹家华指出,检查发现,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造成的害日益明显,长江流域的水环境不
容乐观。2000年与1999年相比,长江劣于三类水标准的长占总评价河长的26%,比1999年
上升了5个多百分点,上升态势明显,其中,长江沿岸排污口的排污是成污染带的根本原因
。邹家华说,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不少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根本不能适应
水污染防治的要求。随着重庆人口不断增加,全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去年底达4亿多吨
,而全市仅有3 个处理量较低的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三峡工程施工高峰期,国家环保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0》出台
。在这份也是由政府部门发布的公报里,道出了一些真情:
“由于人为活动影响,库区一些珍稀水禽已成为短暂停留的旅鸟”;
“库区农村能源短缺,薪炭林面积和薪柴量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库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增多,经济损失较大”;
“库区船舶污染事故和倾倒垃圾行为时有发生,对江水造成的污染严重”;
“库区污染治理缓慢,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几乎所有污水
均直排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大部份垃圾向长江倾倒或堆弃在江边,给大坝蓄水后的库
区水质带来重大隐患。”
这就难怪张光斗教授开始著急。在给郭树言的信中表达了他对三峡环境问题的担忧。也许
是对中国科学院同行的负罪感,这是因为当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对生态环
境方面的影响顾虑重重时,作为环保主审人的张光斗竭尽全力地说服了他们。张光斗教授
是在考察了重庆,这个占三峡库区面积75%及移民总数85%的新设中央直辖市,并与重庆市
环保局官员座谈后呼吁中央政府为三峡库区污染治理拨款3000亿人民币。令张光斗教授特
别沮丧的是,当地环保局官员对库区环境状况,污水及治理皆一无所知。而后者则抱怨他
们没有经费开展相应的工作。
原来听说三峡建坝有利于改善环境,没想到库区的污染愈来愈重,治理起来还各有各的难
处。
⑺ 没想到清库的工作如此艰巨
“三峡治污、清库刚开始并没有被重视,这从它的经费预算可看出来,只是象征性地列了
一点,”重庆市政协常委雷亨顺教授说,“而实际上它和三峡工程、三峡移民一样重要。
三峡水库淹没区的垃圾和有害有毒物质数量非常大,不清理乾净,危害将会非常大,在这
个问题上决不能赌!更不能掉以轻心!”
“这些东西不清走,对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危害太大了,后果令人揪心!”重庆市政协副主
席韦思琪说,“三峡库区库底清库工作的好坏,与水质保护、安全发电和航行以及防止恶
性传染病的蔓延等都密切相关。我国正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库区水质的好坏,不仅影
响整个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将影响中国半壁河山的可持续发展。”
“即使是一般坟墓的清理也是很难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官员说,“水库
淹没区埋葬期15年内的坟墓,原则上都要清走,由于没有坟墓档案,死亡原因不清,也
要把棺木和葬的尸体取出,运到库外烧了,坟土要翻出来晒四次,最后消毒无害才行。”
清库的另一项工作是灭鼠。“在库区的城市里,老鼠很多,特别是在垃圾场,老鼠尤其密
集。”重庆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的王里奥博士说。“主要是用捕鼠夹和鼠药灭鼠,”
市疾病预防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这些老鼠不消灭掉一定的量,水淹上来后,都往山上跑
,密集度一大,容易造成鼠疫,这在国内外都有先例。”
但最近重庆市又发现用鼠药灭鼠不是个好办法,因为毒死在洞里的老鼠和毒药在蓄水后都
可能污染水体。故通过《重庆晚报 》以优厚待遇向全国求聘灭鼠专家。
没想到小小的耗子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
⑻ 没想到文物宝贝越挖越多
正如戴晴前几天在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演讲所指出的,中国前几代专权者出身军人,
80 年代以后的领导人出身工程师。无论哪类人当权,对人类文明遗产的保护都从未放在一
个重要位置。文革中的“破四旧” 很多人记忆犹新。
即使受过良好教育的专家学者们也对三峡地区的文物保护不屑一顾。两院院士潘家铮、张
光斗均嘲笑把钱花在文物保护的做法。张光斗教授曾对三建委负责人说:“涪陵的鱼石梁
(又称白鹤梁,位于涪陵市的长江边, 因将自唐朝1200年以来的长江枯水位变化及其周期
刻于鱼形的江边岩石上而得名,被誉为世界水文奇迹) 保护,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看又怎
么样, 不看又怎么样? 对我来说,没有张飞庙 (位于云阳旧县城的长江对岸,为纪念三国
英雄张飞而建) 又有多大事呢?”
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队正在三峡地区作抢救挖掘。没想到是,三峡地区文物宝贝越挖
越多,前天发现了战国的文物,昨天报道说挖出唐城,今天又发现了宋城,有的宝贝还没
和考古学家见面就被卖到纽约的拍卖行。
根据北京新浪网今年二月的文化专题报道,在三峡考古现场的专家说,明年水库蓄水前,
三峡地区的文物只有百分之十来得及发掘,余下的百分之九十只有眼睁睁地看著被三峡水
库淹掉。该专题还设计了一个小型问卷问读者对此事的看法,笔者看了一下当天 (2002年
2月7日 ) 的投票结果:57% 的读者说不高兴见到这么多文物古迹被永久淹掉。
咱们中国人常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而自豪,但真正得到的时候,又毫无爱惜之心。
⑼ 没想到地质灾害接连不断
直到2001年5月,开工八年后,才有消息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情况:其中滑坡346
5个,崩塌和变形体1190处。另据新华社2002年1月18日消息,1982年以
来,在这一地区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就有40多起,目前仍有1500处崩塌、滑坡体。
在这些崩滑体中,有957处位于2003年三峡工程初期蓄水的135米水位线以下。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2001年7月的一份资料显示,三峡库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带有
1302处,宜昌市辖区内达202处,滑坡总面积23.1平方公里,总体积为5.1
亿立方米,需作出处理的有141处。可见三峡工程的决策者当时并不知道这些情况。
既没想到也很奇怪,这滑坡,崩塌还有地震好象故意与三峡工程的决策者和建设者过不去
,一会儿武隆云阳老县城出现滑坡,一会儿秭归兴山地震,不几天听说巴东新城建在了老
滑坡体上不得不异地重建,过了几天云阳新县城又出现巨大滑坡体,威胁了上万人的安全
,又过了几天秭归出现崩塌,这回可真的砸死了人。
从国家立马追加40亿拨款整治地质灾害来看,三峡工程的决策者已经意识到“没想到”
问题的严重性,欲加以补救。但很显然与库区垃圾的清理问题一样,他们在临时抱佛脚。
在滑坡、崩塌这些世界难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今天,拨款是不是很有用呢?
--
生生不息
灌水不已
泽被万方
源远流长
!@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