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ZJJONE (loveone), 信区: Black_Soil
标  题: 是谁在骂东北人?(转载于网上) (转载)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Dec  9 20:18:17 200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lumni 讨论区 】
发信人: WZJJONE (loveone), 信区: Alumni
标  题: 是谁在骂东北人?(转载于网上)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Dec  9 20:17:46 2004)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了《笑傲江湖》,青城派出来的时候清一色的草裙。就一个
电视剧吗,其实本来没什么,但是就是被侃爷们给在民间的肥沃土壤里给发扬光大了。妖
魔四川人的运动刚有点偃旗息鼓,另外一个倒霉蛋——河南人又被拎出来遭受“民间”话
语强奸。河南人怎么样,河南人如何,话是一句好的没有,极尽讽刺挖苦的能事。到最后
导致河南籍的著名作家刘震云要给河南人做形象代言人。热闹的还没完事,为了满足“民
间”的偷窥欲和看热闹心理,继续把“民间”妖魔化运动继续下去,肯定还有继续推出本
期明星。那么本期的焦点人群是谁呢?欢迎东北人!倒霉的东北人。
  上面第一段我一直用“民间”这个词,其实是为了防止具体的有所指。但是不把这层窗
户纸捅破,让人觉得心里憋屈。至于指的是谁,大家都很清楚。各种流言和蜚语的肇始地
都来自我们伟大祖国的首善之区——了不起的北京人民。首都人民想象力丰富,既然想调
侃调侃谁,那肯定要给倒霉蛋一个鲜明的性格特色。那么,四川人就是“草裙舞”,河南
人就是民工,东北人就是黑社会。特点勾勒出来了,在碰到相似的人物和现象就可以直接
抄起来就侃,省着一时侃瘾上来,说的不爽。
  从对国家建设和发展起到的作用来看,娇生惯养,“嘴勤屁股懒”的北京人是最没有发
言权的。但是为什么首善之民在胡说八道的时候那么振振有辞呢?地理位置好呀。人家住
在紫禁城跟前,老话不是讲吗相府门前还七品官呢。奴才虽还是奴才,但是主子地位高,
奴才身价也跟着上扬吗。小时候看西游记,如来佛祖家的耗子吃了点灯油都能到民间为非
作歹,虽然只菌类植物,但是地理位置优越。就是这些蘑菇在肆无忌惮的成期成期的推出
被妖魔和诋毁的倒霉蛋。昨天是河南人,今天是东北人,那么明天是谁呢?
  咱们再回到对国家建设这个老问题上。东北,是中国人没有陌生的吧!第一台国产的红
旗汽车出生在长春,毛主席他老人家高兴的都不行;第一个油井打在大庆,老外说中国贫
油的破毡帽被大庆人一下子丢到了天上。这样的例子,我再举一天都不能完。成片成片的
原始森林倒下,大批大批的木材运输到全国各地;油田几乎干涸,滋养着各地汽车的油管
;成火车的煤炭运到北京,在十冬腊月里温暖着首都人民的卧室,温暖着首都人民妖魔东
北人的嘴,手里还攥着大兴安岭木材作成的铅笔。
   东北人不是在这邀功,共和国的建设和东北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
东北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从来没想到要索取。大家不妨查查经济史,你看哪个发达
国家资源的主产地是贫穷的了?这都没什么,东北人虽然粗点,不会浪生浪气的调侃,但
是大老粗至少还知道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紧要关头,作为共和国的一分子,我们不惜粉身
碎骨。东北在改革开放后是落后了,贫困了,衰弱了,但这就是被人嘲笑的原因?经常说
:“仓檩实而后知礼节”,东北这个巨大的原材料心脏在向全国努力的供给最后一点血液
后而显的有点心肉乏力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成为被营养滋润的鲜艳无比的嘴唇的嘲笑对象
?东北被吃干榨净之后,是不是可以再成为谈资和笑料?这难道也算是东北对全国人民做
出的最后一点贡献吗?
   上面的“民间”讽刺还闲来的不够狠,在众多所谓有点知识的侃爷就开始在历史上挖掘
点东北的劣根性。什么东北都是难民潮来讨生活填充的,人群素质低下是来这的不是盲流
就是穷鬼,本地的少数民族本来就是被封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夷”类,再加上自然环境
恶劣,所以繁衍而生的东北人就是彪悍,粗鲁,野蛮等等,讽刺贬低的词语可谓是铺天盖
地。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好好的研究一下历史,我觉得在胡说之前真应该好好翻
阅翻阅相关书籍,也对得起你“首都人民”这几个字。
   黑龙江省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1
0个世居民族,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土著。其中建立北魏政权,留下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就
是从大兴安岭走出去的鲜卑人,至于后来佛教在中国可以发展的如火如荼,以至于最后发
展为“儒、释、禅”三宗的重要一支起到的文化进步作用是不能估量的。这说明黑龙江的
“夷”类不开化和野蛮?满还用说吗,从阿城入关,直导山海关,直到定鼎中原,康熙乾
隆把满汉文化融合的有如天衣。这点历史即使不看书,我想也被闲的没事的侃爷从电视里
的辫子戏温习而熟悉的象别在后腰的大蒲扇了吧。对了,满清的入官给京城的民间带来了
一个恶劣的习惯。后来八旗的子弟没落之后,纨绔子弟的恶少习气没改变,寄生虫的生活
还要继续下去。自己是没什么本事,只能靠变卖祖宗宝贝和炫耀我爸爸以前很富裕而生活
,这直接成就了大家所说的“嘴勤屁股懒”,当然这是题外话。当有人反驳的说这不是纯
正北京汉人的时候,别忘记往自己家后院瞧瞧,看看你鸟笼子里的鸟是不是该换水了。另
外作为皇帝家后院的子民,我觉得连点优越的感觉都不至于有。战国的时候,燕是六国里
面的蕞尔小邦,人家陕西人不穿盔甲,光着膀子在灭了强赵之后捎带脚就把现在房山县琉
璃河一带的燕都——蓟城给灭了。就是来个文化认祖也没什么可炫耀的呀。
   东北在走出去对中华民族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种群之后,迎接来了现在比较固定
的居住人群。早期文字狱和政治斗争倾轧而产生的牺牲品一般被遣送到黑龙江,这只是其
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真正的移民大潮开始于1644至1667年。是年,清廷颁布《辽东招民
开垦条例》,文件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 。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
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后来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
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消禁。这也是为了保持龙城腹地独特的民族气质。到了19世
纪末20世纪初期的时候,为了抵御沙皇俄国的威胁,清廷才半推半就的向流民敞开大门。
根据统计,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人口共1841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
、河南省先后自发涌入的流民,而山东人占据其中的大部,约800万。好事者肯定又回抓住
这点大做东北人素质低下的文章,流民吗。按照一般惯例,被调侃的对象一般要有个鲜明
的特征,那么孔子肯定是毫无争议的靶子,是不是把自己的文化祖宗也捎带着骂上呢?
   对某某地域人群的污蔑是一种非常弱智的表现。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文化,中国都是个
严密的整一体,同为一国国民,发达地区对相对滞后地区的污蔑本身就是一种粗鲁和野蛮
的现象。我不否认有个别的东北人在首都作奸犯科,违法乱纪,但是这些败类毕竟只是少
数中的少数,什么也代表不了。如果说只是因为个别人的劣迹就否定整个东北,是一种野
蛮的强盗逻辑。这就好比我夏天在西单的胡同看见一个京城的“膀爷”,我就由此论断出
北京不管男女老幼都有出门半裸体的习惯一样。
  此文发乎于愤,止乎于理。大篇幅的论证无非是证明:东北人不仅仅不野蛮,恰恰相反
,一直是中国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最沉默耐劳、坚韧容忍的一部分。在文化根源上
,东北也不是什么出刁民的穷山恶水,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是不能估量
的,是博大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一极。恶毒的攻击也好,管中窥豹的拆解历史也好,在不了
解真相之前不要百犬吠声。另外北京话中充满了投巧和欺善的两端性,当然,这个是另案

   现在对东北的污蔑尘嚣日上,我想到了制止这种愚蠢的地域歧视的时候了。尿地盘的行
为是非常可耻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