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odbus (modbus), 信区: Black_Soil
标  题: 专家估计哈尔滨停水时间可能不会长达四天 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23 08:53:36 2005), 转信

http://www.harbin.gov.cn/hrbzfw/hrb_gszt/display.php?id=41

11月22日电专业的中国水网今天说,引入附近其它河流的水对松花江的污染进行稀释等措施已经被采取,据专家估计,哈尔滨市停水时间可能不会长达四天。

  哈尔滨11月22日起将停水4天的消息,在哈尔滨市公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在业内也引起普遍关注。许多网络媒体都以头条或者专题的形式寄予了关注。

  今天傍晚,中国水网以《哈尔滨停水事件引发水业思考》为题发表文章称,据中国水网的了解并初步确认,这次哈尔滨停水的直接原因是吉林石化爆炸导致江水污染,目前吉林段已受到影响。目前哈尔滨各水厂已启动紧急预案,各水厂在停水前已超负荷在运转,尽量保证市民的饮水供应,目前水质依然没有问题。

  但这篇文章也说,22日上午中国水网致电给哈尔滨市供排水集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市民接的水依然可以饮用,并且告诉我们,显示屏上显示的停水原因依然是管网检修。

  中国水网认为,哈尔滨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作为一个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政府公告长达四天的全市停水,这在中国城市供水史上都是罕见的,体现了市政府面对水源污染制约的极大压力和无奈。

  文章援引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分析认为,江水污染造成的停水还将可能波及松花江领域的其它城市,停水所造成的恐慌和社会影响对下一步的城市供水业发展取向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哈尔滨停水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有关主管部门已经紧急通报给国务院,并提出处理措施。引入附近其它河流的水对松花江的污染进行稀释等措施已经被采取,据专家估计,停水时间可能不会长达四天。

  有关专家认为,哈尔滨停水事件反映了流域水管理和环境监管的协调性的薄弱,流域之间没有形成健全的污染控制和保障应急机制。陈吉宁教授强调,在水资源逐渐成为新的战略资源的背景下,建立流域水资源和污染控制的协调机制已经十分迫切。

  针对哈尔滨停水事件,中国城镇供水协会秘书长刘志琪认为,水源对于城市供水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城市供水简单依托单一水源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将难于支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需要建立以地表水源为主,地下水源作为备用的复合水源体系。

  傅涛认为,哈尔滨停水事件所引起的社会关注,体现了水作为公共必需品的特殊属性,即便水业的服务由企业提供,但是政府仍然负有城市水业的最终责任。城市供水行业是维系一个城市正常运转的命脉,哈尔滨停水事件为城市水业的运营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水质险情的危机应对,将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又提到了有关部门的面前。另外,刘志琪强调,供水的安全保障的建立应以日常预防为主,应急处理为辅的机制,因此,如何加强供水的日常监管,保障运营安全可靠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
 
( 来源:哈尔滨日报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21.9.40.2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64毫秒